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学勐 《公路》2007,(12):60-62
对"人为断桩"、"夸大了桩尖支承力"、"桩的工作条件"、"自平衡点的计算"、"自平衡试桩结果的应用"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负摩擦桩中性点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摩擦桩中性点就是作用在桩上的正摩擦力和负摩擦力的分界点,即桩土相对位移为零的分界点,是桩中轴力、应力和应变最大的截面位置,也是确定桩基负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文中介绍了几种特别是有限单元法确定负摩擦桩中性点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行桥梁基础规范的计算理论,研究了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完整桥梁桩基础模型的方法:用一系列水平弹簧模拟桩侧土对基桩的水平反力作用;用一桩底竖向弹簧来模拟桩底土对基桩的支承反力;用一系列竖向弹簧来模拟桩周土摩擦力的作用。首先,结合以前的研究基础给出了水平弹簧和桩底竖向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桩侧摩擦力产生原理,重点详细推导了桩侧系列竖向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桩基础计算的特点,对桩基础建模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说明:包括承台与桩顶的连接要求、弹性模量的折减、地面线以下桩自重按一半考虑以及桩侧竖向弹簧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填土荷载对邻近桩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桩顶边界条件和桩-土接触变化时桩基的不同性状,探讨了桩-土间土拱效应,分析了桩身挠曲、桩侧土压力和桩身轴力同填土荷载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填土荷载作用下,桩身挠曲与填土荷载成非线性关系,可以用三折线模型来模拟;桩顶自由时,桩前的土压力介于朗肯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之间,呈非线性分布。同种土中,桩侧土压力沿桩身呈线性分布,但比Ito理论和沈珠江理论求得的极限土压力都小。桩-土间设置接触单元能更实际地模拟桩基负摩擦力。所得结论对研究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以及桥台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桩承载力自平衡法的可靠性之质疑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徐风云 《公路》2004,(7):12-19
根据“自平衡法”试桩测试分析资料、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试验研究成果及桩土工程学经典理论,论证桩承载力自平衡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用此法测试的摩擦桩桩土体系极限承载力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土桩(以下简称灰桩)补强灰土基础技术是我们自1991年起即在公路养护中使用的一种新工艺,其原理是以灰桩为“骨”,撑起差的灰土基础。1灰桩的使用范围灰桩补强灰土基础适宜二级路以下的公路使用,由基础引起的龟裂、网裂、沉陷等病害公路也可以用灰桩补强的...  相似文献   

7.
张晓炜 《中外公路》2006,26(2):131-134
济洛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对两根试桩进行静载荷测试,并进行桩身应力测试。S1试桩加载试验采用“二锚一”锚桩 混凝土反力梁法进行,S2桩采用自平衡法测试。S1试桩最大加载值为36 000 kN,最大沉降为10.91 mm;S2试桩最大加载40 800 kN,经转换后的桩顶沉降量为25 mm。两根桩的Q-s曲线均呈明显的缓变型;S1桩呈端承摩擦桩特性,S2桩为纯摩擦桩。根据S1、S2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在性质相近土层中的摩阻力基本相同,说明自平衡测试法具有足够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悬浮桩复合地基,在广州—珠海高速公路灵山软基试验工程中对某涵洞的深厚软基采用悬浮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果沉降较大,超过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软基高度较大的高速公路采用悬浮桩复合地基也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路基产生的附加应力影响深度大。路基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必须考虑附近路基荷载、沉降土方荷载及复合地基边界处负摩擦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幼萌 《国外公路》1996,16(5):18-24
有关研究认为,当桩与土变形相对小时,桩表面上的负摩擦力即可发挥出来,应在所有设计中(首先是对于使用状况)予以考虑。文中提出的弹塑性精确解可对下拉力和中性面的位置进行估算。研究指出,传统的阳塑性解可能对下拉力高估达50%,并对中性面的深度估计过大。  相似文献   

10.
“荷载分离法”研究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试验的独特优势,采用作者提出的“荷载分离法”研究了群桩复合地基复杂的承载机理和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将:“群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问题层层剖析,分别得到了“承台-土-桩”和“桩--土-桩”体系的相互作用的性状与机理,讨论了附加应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特点,归纳了“群桩-土-承台”体系在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3种“削弱”与“增强”机理。比较了群桩中的一根基桩和单桩在承载性状上的区别,从而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不仅对复合地基的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也同时证明了“数值仿真试验”研究手段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2,(3):138-145
由于试驾车配备原厂轮胎各异的原因,我们最终并没有把这8台试驾车区分组别,形成对抗。只在狂风掠过的达里诺尔冰湖上,用一条靠桩桶勾画出的迷你赛道,任由它们各自施展拳脚。抉择是正确的,这些家伙们将自己的特质展露无疑,有的表现出谨小慎微:有的狂野暴躁:而有的却机动敏捷,一展灵活……总之,这次所呈现的测试全部是“原厂配备”面对冰雪所作出的对抗。  相似文献   

12.
汕头海湾大桥北引道工程地处冲积平原 ,地表以下 2~ 18.5m基本为流塑淤泥或厚淤泥层夹层。桥梁下部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 ,先在桥台软土地基进行砂桩结合堆载预压处理 ,减少了由于软基沉降对桥台桩基产生的负摩擦力 ,达到消减负摩擦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径较小百长度很大的桩基础(简称“细长桩”)的施工特点,通过几座桥“细长桩”的施工实践,总结了“细长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桩截面分条计算方法对“人”字形柔性桩结构现场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了“人”字形柔性桩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和轴力的变化规律、桩截面应力分布及桩身组成材料的荷载分担特征。结果表明:柔性桩结构的桩身弯矩分布具有明显的结构整体承载特征;桩身轴力受周围岩土介质等影响,其分布变化比较复杂;桩身轴力值一般比桩身弯矩值大一个数量级,说明“人”字形柔性桩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桩体材料性能;柔性桩截面内力主要由其中钢筋提供,即提高配筋率,可显著提高柔性桩截面内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平衡法计算大直径长桩承载力可疑之处,结合“湖南法”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合理地阐明了承载力与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和ADINA有限元程序,分析了打桩完成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然后结合荷载传递函数法,编制计算程序,对某一具体工程桩周土体重固结引起的在挤土桩上产生的负摩擦力及其时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在3个月内基本上完全消散,桩周土重固结沉降在挤土桩上产生负摩擦力;在沉桩完成100 d后负摩擦力占桩基设计值的23.8%;所得结论为该工程桩基间歇期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修正密度法分析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路基主要失稳模式为绕流滑动,除路基整体剪切滑动稳定分析外,还应进行路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基于混凝土桩主要通过桩帽反力和桩侧摩擦力提高路基稳定性的特点,对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路基绕流滑动稳定分析提出修正密度法。该方法将路堤和地基土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改进HEWLETT法确定桩帽荷载,按照格栅挠度等于桩土沉降差的原则计算格栅向桩帽转移的荷载,然后按照桩间土荷载率对桩帽顶面以上路堤密度进行修正。根据混凝土桩底刺入破坏时竖向受力平衡条件确定用于绕流滑动稳定分析的中性面,然后将桩侧正、负摩擦力换算到桩间土密度中。对桩帽反力和桩侧摩擦力经上述等效处理后,可利用现有路基常规稳定分析软件分析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路基的稳定性。滑塌路基实例证明,修正密度法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钻孔灌注桩由于它的先进性和经济性比较突出,在全国各类土建工程中均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有它自身的特点:桩径大、抗弯刚度高、配筋率一般较低,因此,计算桩基的承载能力,自应有适合其特点的理论和计算公式。 桩受荷后,基土与桩是相互起作用,土的特性控制着桩的性能。各地土壤因其组织成份不一,松密不同,含水各异,因而反映桩的性能就千差万别。特别是桩受水平力和弯矩作用时,对桩身内力和变位的计算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尽管当前已提出《K法》、《M法》或《C法》等几种计算方法,而三种方法同属“基床系数法”一类,都是以弹性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传统桩基础荷载试验的缺点,引出一种可测得桩端阻力、桩侧土摩阻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静荷载试验新方法——自平衡法。介绍了自平衡法的测试原理、加载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等关键点。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自平衡法结合其它测试元件确定桩侧土体摩阻力、桩端阻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依托柳(州)南(宁)客运专线工程试验段,开展现场全尺寸监测试验,监测了短桩桩网复合地基在填筑期和放置期的地表桩土沉降和桩土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桩顶和桩间沉降的地基表面沉降横向分布逐渐从“W”型趋向“^”型,最终分布比例趋于一致;桩土承担荷载比例逐渐降低,格栅承担荷载比例逐渐增大,路肩格栅增大比例大于中心处;桩土合力在横向上按“W”型分布,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合力呈正比例关系,桩土合力增大,桩土应力比增长速率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