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轮轨空间动态耦合关系,对现有不同车轮踏面和钢轨型面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进行了不同轮轨型面匹配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最佳轮轨型面匹配建议。  相似文献   

2.
车轮与钢轨在运用中相互作用引起磨耗,在曲线区段轮轨磨耗尤为严重。本文以大量现场检修数据为基础,经过统计整理,得出机车轮缘及曲线区段钢轨型面磨耗演变规律。基于现场实测轮轨型面数据,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曲线区段磨耗后车轮及钢轨进行弹塑性接触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检修数据相互验证。经过分析可得:机车车轮磨耗按轮缘磨耗速率不同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磨耗速率最低;圆曲线区段钢轨磨耗稳定期型面与磨耗后车轮型面接触性能最好,根据接触斑的变化可以得出曲线区段钢轨磨耗后型面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轮轨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接触问题,根据Melan定理从理论上对轮轨接触应力问题进行了安定性分析,并得到了轨头内残余应力可能存在的形式,同时,应用三维非赫兹动接触应力的计算软件CMEE,从数值上对轮轨接触应力问题进行了安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测轮轨型面数据建立高速铁路轮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轮轨型面匹配的接触斑状态、轮轨接触应力以及轮对横移量、荷载工况对轮轨接触应力的影响.采用现场切割的标准60 kg/m钢轨、60N轨及磨耗车轮试件,在轮轨接触试验台上试验研究不同轮轨型面的匹配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轮对横移量下,与标准60 kg/m钢...  相似文献   

5.
轮轨接触问题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军  吴昌华 《铁道学报》2000,22(3):16-21
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针对不同的轮径、轴重、牵引力和摩擦系数的各种工况分别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得出了轮轨间接触状态和接触内力的分布情况,并对其随各种参数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改善机车粘着利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轮轨接触温升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轮轨接触的接触温升。结果表明,在正常接触工况和较大滑滚比条件下,轮轨接触温升可达到可观数值。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网格自适应技术在轮轨接触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有限元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在轮轨接触应力分析中的运用进行了尝试,并以vonMises(冯.密赛斯)等效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为网格自适应加密准则,根据实际轮轨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强化曲线,对轮轨接触问题进行有限元弹塑性分析,实现了在轮轨接触中的应力集中部位单元网格的自适应加密,提高了轮轨接触应力分析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动车组的动力学试验中发现,车辆在跨线运行时构架横向谐波振动显著增大,该现象通常与车辆轮轨关系有直接的关联.通过对钢轨和车轮踏面进行测试来研究动车组实际轮轨接触关系,并基于不同线路钢轨和车轮踏面廓形存在的差异,分析轮轨接触关系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为0~3 mm范围内的等效锥度水平较大是造成车辆异...  相似文献   

9.
接触问题的余能原理及其在轮轨滚动接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变分和应力虚功的概念推导一般有限线弹性体接触问题的余虚功原理,并分析其在轮轨接触研究中的应用,将轮轨接触问题分别看成无限半空间和有限体接触这样两个具有特殊边界的弹性力学问题,为进一步从数值方面精确分析轮轨接触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肖乾  高雪山  昌超 《铁道学报》2021,(2):125-133
为研究不同钢轨打磨处理和轮轨型面匹配对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影响,以国内某型号动车组和CRTSⅢ无砟轨道板为对象,基于车辆-无砟轨道-路基耦合系统动力学,借助于Ansys和UM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速度下轮轨型面匹配对轨道板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型面磨耗会对接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从单点接触变为多点接触,等效锥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地铁车轮出现的异常磨耗问题,对上海地铁3号线车辆车轮踏面DIN5573出现的磨耗进行测试,获得2种磨耗车轮踏面。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了地铁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未磨耗、凹形磨耗、沟槽状磨耗3种车轮踏面与TB60,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对横移量,将其输入到用ABAQUS软件建立的轮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轮轨型面匹配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均匀分布在轨顶和车轮踏面中部,等效锥度基本稳定;在半径350 m的曲线上,与TB60钢轨型面匹配相比,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最大接触应力最多减小384.9 MPa,钢轨、车轮最大Mises应力最大减幅分别为40%,35%。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地段较多,采用60N钢轨型面可以明显降低曲线外股的接触应力,减少轮缘磨耗和钢轨侧磨,从而降低钢轨疲劳伤损。  相似文献   

12.
轮轨外形及接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新近研制的轮轨踏面外形设计和分析软件系统WDesign的原理、功能和应用例子。主要功能包括采用接触角函数法CAF的踏面外形设计、条状法STRIP的轮轨接触应力分析、圆弧曲线拟合法计算接触点的曲率、任意离散点法的轮轨几何匹配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微缩试验台对轮轨蠕滑力进行的试验,重点介绍了试验设备、方法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轮轨接触几何特性,采用数值优化技术,设计车轮外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动车组车辆在运行中出现的晃车及加速度异常情况,对磨耗后钢轨型面进行打磨,并通过仿真分析以及跟踪测量对打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打磨后轮轨接触点对分布较打磨前更窄,分布于滚动圆附近,轮对发生横移时滚动圆半径变化较小,但由于其较小的接触面积导致接触应力较大,易产生较大的垂磨;打磨后钢轨匹配时由于等效锥度较小,对车辆运行稳定性及车体振动起到改善作用;打磨后钢轨的磨耗位置居中,磨耗面积小但垂直磨耗大,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轮轨接触光带会缓慢增大。因此,钢轨打磨缓解了车辆运行过程中构架横向加速度异常的情况,虽其滚动圆处垂磨较大,但其总磨耗量较打磨前小,且降低了对钢轨的损伤,有利于延长钢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欧洲、日本等国家在钢轨滚动接触疲劳和减缓措施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研究和解决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挡肩裂纹是双块式轨枕预制的一项严重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轨枕报废,若控制不到位,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广宁轨枕预制场双块式轨枕施工为例,从脱模机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分析了挡肩裂纹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措施,为以后双块式轨枕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丁军君  李芾  黄运华 《铁道车辆》2011,49(8):1-3,35,1
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和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计算车轮踏面上的磨耗深度分布,并采用小波滤波、滑动平均和傅里叶变换平滑3种方法对踏面磨耗深度曲线进行平滑。结果表明,小波滤波的平滑效果优于滑动平均和傅里叶变换平滑方法;更新磨耗深度越大,对磨耗行为和轮轨几何接触关系影响越大。因此,建议在最大磨耗深度达到0.1 mm时对仿真计算用的车轮型面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