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晓红 《家用汽车》2013,(9):173-173
特斯拉股票下跌了。在中国也引起了一片声音。那些当初挺特斯拉而薄比亚迪等国内电动汽车的人,如今都闭了声息,觉得有打嘴的嫌疑;而那些当初对电动车整体不看好的人全都得意地说:看看,没戏吧。其实,这一切跟中国电动汽车有什么关系?记得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说: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有,不要跟人比,你只跟你自己比,自信的人,从来不跟别人比。可是中国人却总是什么都跟别人比,好的比成不好的,不好的就更差了。没有自信到如此地步,只能邯郸学步,哪里会有明天。何况,股市本来潮涨潮落就是常态,股票今天落了,未必就意味着这个企业,这个行业不行了。  相似文献   

2.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7):150-153
2011年的一场大火让电动汽车安全进入了公众的视线,2012年的一场大火让电动汽车安全又置于风口浪尖,少一点冷眼和打击,多一点冷静和支持,纯电动汽车安全之路漫漫,我们一路同行。风波再起任何一件事情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都要经历曲折,汽车在发展的初期也曾受到歧视和低估,也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如今这条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车也遭遇到了磨难。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咨询,买辆电动汽车怎么样,可基本被鼓励完的朋友都转身去买了传统燃油汽车。所以每每总让人觉得电动汽车的春天要来了,可就是不见开花。那些没买电动汽车的人,起初是有购买意愿的,可当他们了解完情况之后,大多在纠结中放弃了。顾虑一:公共充电桩数量过少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9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201 1年,北京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中国年度家用汽车新能源车组入选车型,之诺1E在续航里程上并不占优势,不过作为首款高档纯电动汽车,之诺1E在用户体验上可以说完胜一些并不便宜的自主纯电动汽车。但在充电体验上则让人有苦难言。外形讨巧虽说之诺1E一直在努力摆脱X1的影子,但依据X1打造而来的之诺1E,与宝马X1最大的区别恐怕还是发动机和后排座椅中央的鼓包。与X1扯上关系又不是什么坏事,  相似文献   

5.
<正>别让电力阻挡电动汽车能够达到的地方,别让你的心阻挡对自由的渴望。在拿到宝马i3电动车的那一刻,我脑袋里就冒出一个奇妙的想法,不如让它带着我们去滑雪吧,一般来说,只有运动型的车或者偏旅行功能的车才会和滑雪搭在一起做选题。开着一辆电动汽车去滑雪,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很不搭"。进一步讨论,发现所有人的问题都集中在,"电动汽车会没有电"以及"装不下滑雪的设备"这两个问题上。好吧,面对质疑我只能用上面的一句话来反驳,"别让电力阻挡电动汽车能够达到的地方,也别让你的心阻挡对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6.
<正>和Telsa的理念类似,Fisker也致力于让小部分人先开上先进的电动汽车。Fisker是首批获得美国政府新能源产业支持无息贷款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得到充足的资金后,Fisker Karma终于能正式投产,预计11月份开始接受预定,价格比Tesla Roadster稍微便宜一点,为8万美元。量产版本的Karma看起来比概念车更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环保节能,用电比用油省钱,然而在推广上面临阻力,其中续航里程以及性能的稳定性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款液晶显示器在电动汽车仪表盘上的应用方案。以LM3S811为控制核心,介绍了PCA8538液晶显示屏在仪表盘信息显示。使用I2C驱动PCA8538,给出了语音电路和矩阵键盘接口电路,最后通过VC设计了调试PCA8538的界面。该仪表盘比传统的电动汽车仪表盘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多的显示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稀有。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全球的新能源技术专家在技术方面,让纯电动汽车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1.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毛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解决了车一路、车一人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功能体现在:①智能防盗,为日常出行的市民提供车辆防盗、导航、定位、保养提醒等功能,让出行变得更舒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分析问题,根据电机的测试数据,建立基于Simulink的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纯电动汽车动力性指标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动态建模仿真方法比传统的动力性计算方法更方便更有效,能反映纯电动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负载突变状态下整车的动力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小小的一个充电桩,原本该是新能源车的动力源,现在却越来越像是一道门槛。去哪充电?最近关于电动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北京市的电动汽车不限行了,不限行、100%中签,这无疑又增加了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诱惑。纵观现在的电动汽车私人消费市场,车型不算少,政策又好,应该是大热才对,但是人们购买的热情还是不够高,这道最后的壁垒是什么,业界虽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买一辆电动汽车,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是去传统的4S店,然后会有人说,也可以网上选购,现在又一种答案出现了,去电动汽车超市。电动汽车消费模式的多元化,正代表了电动汽车私人购买市场的逐步成熟。6月份,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秦卖出了4000多辆,让每一个电动汽车厂家都眼红不已。在传统汽车销售量大幅下滑,4S店积压库存,汽车市场不景气的今天,新能源汽车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新能源车型不同于传统汽车,从  相似文献   

13.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4,(4):188-189
在电动汽车发展的热火朝天之时,不要忘记还有混合动力技术,也为环保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几年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随着各地方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推出,有人甚至说2014年将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元年。国内外的电动汽车厂商也都从摇摆不定的观望派成为了实干派。这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了,因为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家政策上没有享受到经济上的补贴,在推广上面也很少得到明确的鼓励,发展混合动力车型的企业似乎成为了被冷落的角落,好在这些发展混合动力车型的企业自己并不甘寂寞.仍在默默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90元,来电     
<正>几十元就能租到一辆车,安全环保,还不用考虑油费,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但如果这个车是电动汽车,那一切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提起购买电动汽车,很多入依旧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这并不奇怪。虽然电动车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的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对于私家车市场而言,电动汽车仅凭目前的技术手段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达不到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分庭抗礼的地步,特别是对目前还没有汽车的家庭或是并不限制牌照的城市,电动汽车车更是难以成为人们的购车首选。于是租一辆电动车代步成为了另一种替代性选择。在一牌难求的  相似文献   

15.
纯电动汽车生命周期3E评价及微型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能耗、排放、经济等角度的分析,对燃煤发电和电动汽车为基础的电动汽车与传统汽油汽车相比较,普通电动汽车和超微电动车比常规汽油汽车和微型汽车的能效、排放、经济性都具有相对优势。以超微电动汽车为产业化突破口的市场发展策略,将促进我国从微型到常规的电气化交通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纯电动汽车发展中受到的一些技术上的制约 ,指出混合电动汽车是当前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切实可行的技术之一 ,论述了混合电动汽车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 山东省临沭县孙某与表弟李某合伙在临沂市罗庄区做二手汽车生意。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2人好吃懒做,生意状况一直十分冷淡。2人冥思苦想之下,终于发现了一条"来钱快"的捷径。因孙某略懂汽车修理技术,而李某对电子技术也较"在行",他俩便发挥各自强项,先是从黑市上购买GPS定位跟踪装置,安装到收购来的二手电动汽车较隐蔽的位置,再给电动汽车配备好备用钥匙,最后故意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这些被做了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温升特性分析及液冷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升发热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及过热现象,根据电池的热物性参数及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内阻,建立电池包生热分析模型;测试采集并拟合电动汽车的母线电流,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车速下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温升情况;进行典型城市工况实车试验,测取不同车速下电池包内温度测点的温升数据并拟合成温升曲线,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的热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双进双出的液冷散热管道结构方案,分析在1C放电倍率下该液冷散热方案的散热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锂电池在高温(50 ℃)下,内阻仅为13.9 mΩ,而在低温(?30 ℃)时,内阻却达到了21.5 mΩ;电动汽车在新欧洲行驶工况(NEDC工况)和匀速工况(40、50、60、70 km/h)下的最高温升分别为1.8、2.6、3.6、5.3、8.0 ℃;所设计的U型结构液冷管道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池包温升,提高电池包的温度均匀度.   相似文献   

19.
高地 《交通与运输》2011,27(4):46-46
近年来,国际汽油价格不断高涨,价高时比价低时要高出几倍。在高油价和低碳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被各国提上重要议程,电动汽车由此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充电问题。因为汽车充电站还很少,不像加油站那么方便。日本多家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电动汽车,开始在日本的3座城市自建充电  相似文献   

20.
姚思宇 《家用汽车》2014,(11):191-191
最近,关于购买电动汽车后无法安装个人充电桩的新闻不绝于耳,飞线充电的、没了车无法安装充电桩的、好容易协调好了物业,结果安装费用需要一大笔的……总之一个充电桩,几乎难住了所有热情的电动汽车车主。过去,我们提到发展电动汽车,一直认为电池技术是阻碍电动汽车走向私人消费市场的最大阻碍,然而通过上述几个案例来看,充电桩问题才是困扰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