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李群 《交通工程》1997,(2):9-15
本文研究并提出了车辆停车基本特征参数及停车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全面调查苏州古城区机动画停车状况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城市机动车停车绩效,为城市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矩阵的概念,构建了城市机动车停车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法以及优化理论建立了机动车停车数学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绩效综合评价。采用平均加权法对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得到机动车停车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对宁波市机动车停车绩效进行实际验证,比较真实地反映其停车绩效状况,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停车诱导系统(PGIS)诱导效率的评价问题,对停车诱导产生的效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评价的基本模型,介绍了评价算法,并通过VB编程语言编制仿真程序,分析了诱导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涉及到诱导信息分层及停车区域划分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划分的方法,将F综合评判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可较好地进行停车小区划分方案评价及选择,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停车特征调查是进行停车设施评价、规划所开展的调查项目。介绍了停车特征调查方法和后期数据处理,并对其中的问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给出了可行的问题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停车诱导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日益严重的停车问题,而在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涉及到停车诱导区域的划分问题。文中提出了划分的方法,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停车诱导分区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定量地对停车诱导区域的划分进行研究,能更好的进行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停车设施规划方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析城市停车设施评价指标出发,深入研究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矩阵的标准化以及综合的多指标决策评价方法,不仅可用于评价城市现状停车设施总体状况,而且为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年停车方案的比选提供良好的辅助工具,算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停车场的规划与评价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市中心路边停车和路外停车场停车存在相互竞争的区域内的路边停车价格,提高城市停车系统的综合效益,考虑停车收费价格、停放时间、路边停车位搜索成本、路外停车场至停车者目的地的步行距离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停车用户均衡模型来研究停车者路边停车和路外停车场停车的方式选择问题,并对大量存在的路边停车巡游车辆和因此而造成的通过性车辆的延误成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停车方式选择的路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结合Frank-Wolfe算法进行了模型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不考虑综合效益时的路边停车收费定价相比,系统总花费减少18.8%,通过性车辆的延误成本减少37.4%,路边停车位停车需求分担率减少55.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从停车诱导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智能交通系统,讨论停车诱导系统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提出停车诱导的策略。就停车诱导系统规划时将遇到的对象区域分区的必要性、分区的基本原则、停车诱导系统服务停车场规模和停车诱导信息的设置标准等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讨论诱导信息分层以及诱导信息板设计的有关问题。结合国内外调查,提出停车诱导系统的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停车诱导系统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停车特征调查是进行停车设施评价、规划所开展的调查项目.介绍了停车特征调查方法和后期数据处理,并对其中的问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给出了可行的问题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途客运车辆的增加以及法定节假日高速不收费政策的推行,高速公路收费处拥堵现象经常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开始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文章分析了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势所在,对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阐述其实际应用情况,探究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停车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会对周边人员和设施的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为评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停车环节风险,在系统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基础上,建立了由风险边界评估和整体风险指标评估2方面构成的停车过程风险评估体系.应用安全检查表法、定量风险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估方法,建立了具体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对停车场地不同场景的风险程度进行了对比评估,提出了针对性的降低风险措施,为企业进行风险管控、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提供了实施依据,也验证了停车过程风险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路内停车合理规模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峻  张辉  梅振宇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20-124
分析了影响路内停车需求和限制路内停车泊位供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确定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泊位总体规模的方法:利用城市规模、经济水平等城市宏观指标对路内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同时,考虑路网容量,在路网饱和度允许的约束条件下以出行者的广义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而来确定与路外停车相匹配的路内停车泊位供应规模;然后,比较路内停车需求与路内泊位的供应能力,在尽量满足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再考虑管理、周转率等因素。给出建议的路内停车总体规模,为城市中心区的路内停车规划提供依据。文章最后给出实例估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路边停车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边停车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停车方式,而停车到达和停车出发对路段交通流造成的延误,目前还尚未有明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针对双向两车道的道路采用路边垂直式停车方式的情况,本文建立了计算停车到达和出发导致路段交通流延误的模型和公式,就这一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索。路段交通流延误的分析计算可用于为评价路段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根据具体路段受干扰的程度,为是否允许路边停车提供决策依据;在进行交通分配时,确定更合理的路阻。  相似文献   

15.
以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停车规划为例,分析了郑东新区CBD停车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经验,探讨关于CBD地区停车标志的设置,分析了停车诱导信息标志与其他指路标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CBD停车标志牌提供的内容和设计形式。最终,得出适合CBD地区停车诱导信息标志的设置方案:根据区域主要车流方向和停车设施布局综合布局停车诱导标志;停车诱导标志和其它指路标志距离严格控制在60m以上;诱导标志采用三级分类方法,选择蓝底白字图案。  相似文献   

16.
孙伟  冯贺平 《专用汽车》2023,(10):75-77
为进一步解决“停车难”的现实问题,围绕一种实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构架,结合智能停车的实际过程,从全局考虑把智能停车场停车诱导系统、车位预定、不规范停车监测等系统综合起来,实现以最佳方式共同开发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以期为智能停车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路内外停车设施合理分布,减小停车成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保证城市动、静态交通的整体效率,从路内外停车设施的关系出发,比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车辆停放特性及泊车者的停车行为特性,得出路内停车行为发生的特点;并且通过分析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建立了离散和连续的延误评价分析模型。假设停车需求与路外停车场已知,在综合考虑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绕行距离、步行距离及泊位供应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层次、多目标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路外停车场协调设置路内停车带,不仅能满足停车需求,而且能使平均绕行距离和平均步行距离分别减少80%和65.5%。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停车问题已成为诸多城市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供应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停车设施供应与停车需求关系模型以及停车设施供应与路网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对如何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量进行了探讨,并在浙江省台州市滨海工业城启动区块的停车设施供应规划中得到应用,可为我国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设施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路内停车率的动态决策方法,优化路内停车容量,以实现城市中心路内停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路内停车供需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出行成本函数中引入了油耗成本,并对路内停车容量与路内停车流率进行综合考虑,以社会剩余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在短期(容量既定)情况下,给出了停车费作为内生变量时的路内停车次优流率的求解方法;进一步,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长期(容量不定)情况下,给出了路内停车次优容量的求解方法,得出了路内停车容量随停车需求及停车时长的变化规律。通过考虑路内停车容量上限,对路内停车次优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数值算例有效地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从而在容量上限较小的情况下对Arnott路内停车容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在停车活动活跃时,综合考虑道路条件及过境车辆的影响,将一定需求下的路内停车容量控制在较佳的水平下,可以有效提高平均停车时长范围内的城市中心路内停车效率,使得城市中心的道路边缘空间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城市中心频繁的停车行为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中心路内停车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于车道控制理论和技术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案模糊自评判综合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智勇  陈峻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105-109
采用模糊数学和自评判模型从综合评价决策的角度研究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备选方案的优劣。先应用模糊聚类的相似系数法确定6项评价指标;对选定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其中难以直接量化者采取模糊相对赋值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以1~9标度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使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通过标准化处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定义隶属函数,建立起模糊自评判模型。然后以东莞市为例,对近期停车设施规划方案综合排序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