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在铁路预制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质,优异的耐久性、较低的收缩和徐变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RPC混凝土在铁路预制梁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对今后其它工程领域应用RPC混凝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活性粉末、石英砂、钢纤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等材料的配制试验,分析并研究了石英砂在多级配骨料下不同水胶比、不同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各项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灰、粉煤灰、矿粉、聚羧酸减水剂代替特殊专用掺和料和专用外加剂配制RPC混凝土能达到客运专线RPC混凝土的验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经济性及稳定性等特点,其性能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更具优越性。目前国内RPC混凝土只用于一些小型构件,如铁路人行道步板、市政下水井盖等,在大型构件领域尚属空白。本次针对RPC混凝土应用于桥梁工程进行试验研究,在基本配合比基础上,根据试验结果不断优化调整,得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基于RPC混凝土养护温度、龄期、外加剂掺量、水胶比、砂胶比、硅灰掺量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加拿大舍布鲁克人行桥采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研制了适合我国原材料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68.6MPa,抗折强度为21.6MPa。该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由该材料制备的桥梁人行道构件已通过铁道部专家鉴定,拟用于青藏铁路桥梁的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及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建铁路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混凝土生产盖板,RPC组分包括水泥、石英砂、钢纤维、特殊掺合料和外加剂,导致了RPC成本偏高,通过研究影响RPC活性粉末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用普通河砂取代石英砂.通过试验确定RPC配合比,介绍RPC盖板混凝土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经过特定工艺条件生产出来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目前其配制技术在国内尚无成功的经验可循,也无成熟的工艺,在《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构件预制工艺及设备配置标准》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取得最佳效果的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等幅单向压缩荷载作用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特性。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破坏表现为形成单一临界疲劳主裂纹的破坏形态;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宏观疲劳损伤过程按宏观疲劳裂纹演变模式分为裂纹潜伏、裂纹稳定扩展和失稳破坏3个阶段,且各阶段分别占疲劳总寿命的15%,75%和10%,相应的纵向变形发展也呈此3阶段规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服从两参数Weibull分布,疲劳极限强度可取为其静极限轴心抗压强度的57%;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的衰减可分为平稳缓慢衰减和急剧不稳定衰减2个阶段,其比例分别为90%和10%;疲劳变形模量的极限值可以取作初始变形模量的0.5倍。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桥墩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当今世界热门研究的新型高性能材料,在未来建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应用RPC预制桥墩,可以充分发挥RPC材料的高强度、高密实性、高韧性与高耐久性,使现代桥墩结构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文章探讨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高架桥桥墩的可行性,对高架桥RPC预制桥墩的结构设计及受力进行研究,通过算例与传统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传统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设计理论与试验方法,设计2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 Concrete,RPC)柱试件,进行钢管与RPC之间界面粘结强度试验研究.考虑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造价等因素,对RPC配合比和试件养护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试件的反复推出试验,得到钢管RPC柱的荷载-滑移曲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管RPC试件的第1次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的轴心推出试验曲线有相似的规律,而其反复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反复轴心推出试验曲线的规律有差异,而且钢管RPC试件的奇数次轴心推出试验曲线与偶数次轴心推回试验曲线没有对称性;采用蔡绍怀提出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钢管RPC粘结强度与试验得到的结果相近;自然养护条件下RPC的立方体强度约为蒸汽养护条件下的88%,自然养护条件下钢管RPC的粘结强度低于蒸汽养护条件下钢管RPC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具有超高强度的特点,确定RPC梁非线性破坏模式,即受压区RPC不屈服,其应力呈线性分布;受拉区计入RPC的拉应力,并考虑其非线性阶段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行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调用ANSYS建立的结构分析模型,对高跨比为1/10,1/12,1/14和1/16,跨度为16,20,24和32m的铁路RPC T形梁进行优化计算.优化计算结果表明,RPC T形梁的经济高跨比为1/14;对优化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约束条件是刚度和RPC的拉应变,构造要求也会对优化计算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构件预应力局部影响区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梁截面尺寸等因素有关。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箱形梁进行数值计算,结合圣维南原理得出预应力局部影响区约为0.5倍梁高的结论,并按相似理论设计模型梁进行实验证明了这一结论,对RPC箱梁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铁路客运专线相关技术规范以及郑西铁路设计资料,结合郑西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桥梁、隧道等不同结构物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参数。并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为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陆平 《铁道建筑》2007,(10):26-28
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KTPZ盆式橡胶支座产品,对KTPZ支座安装过程进行较详细阐述,并指出了支座安装质量控制要点等。  相似文献   

14.
武广客运专线广州无砟轨道试验段是我国引进日本板式无砟轨道技术的试验段.以该工程为背景,根据CRTS Ⅰ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设计要求,对我国与日本在混凝土质量标准、设计理念与原材料质量标准的区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原材料优化选择,基准配合比的选定和试配以及试验室和搅拌站验证,轨道板混凝土各项技术参数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哈大客运专线沈哈段位于东北严寒地区,铺设无砟轨道面临冬期漫长、极端最低气温低、年温差大,季节性冻害和雪害等不利条件,结合沿线的气候环境特点和工程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和适应性,提出了无砟轨道的选型建议以及应用中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无砟轨道道岔用硫化垫板.该垫板的结构属压缩型,在胶料配方上以天然胶为主体,采用碳黑原位接枝改性技术,能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胶料硬度,并大幅度提高定伸应力.在产品设计上应用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确定最佳型面,并提出双刚度设想,确保了扣件系统在受到冲击荷载或超载情况下的二次刚度保护,保证道岔中扣件节点刚度与轨道刚度匹配以及岔区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7.
郑西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拌制的监控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明显高于普通铁路,从而要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以确保桥梁桩基础、承台、墩柱等结构投入运营后能够满足设计100年使用寿命内安全正常运营,重点介绍在施工中对材料质量、配合比选择及拌制工艺中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道岔平面设计参数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客运专线道岔的各种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研究了道岔渡线不同夹直线长度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针对侧向速度160 km/h和220 km/h客运专线道岔的各种平面参数设计方案,提出了动力响应较小的优化方案。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由单圆曲线组成的道岔渡线,必须设置夹直线,且长度应大于车辆的长度,而对于圆缓线型或缓圆缓线型道岔渡线,夹直线的长度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缓和曲线之间可插入任意长度的夹直线。  相似文献   

19.
胶济客运专线非饱和原状粉质黏土固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饱和度的高低是影响非饱和土固结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饱和度的原状粉质黏土进行固结试验,得到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及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应力、应变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非饱和原状粉质黏土和浸水饱和后粉质黏土的固结压缩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