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我国物流园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园区的企业准入制度是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对物流园区建立入园企业准入制度的必要性与经济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物流因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应考虑的因素、条件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政府主导的角度探讨城市闭环物流网络设计问题。首先构建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组成的3层城市正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然后沿着正向物流网络的逆向流动,在物流园区中新建再处理工厂,将配送中心扩建为配送/回收中心,以此来构建城市闭环物流网络;接着提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由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输费用各设施的运作费用组成,优化目标是使整个城市的物流费用达到最小,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协同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园区企业的迁移规律和建立迁移模型,对于稳定企业、协同发展及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园区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构建了物流园区的态度空间和物流产业构形,建立了园区物流企业迁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武汉丹水池物流园区为例,分析了园区聚集企业的特点和规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方法可用于指导物流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物流园区选址是其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选址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选址结果可靠性的评判标准,为此,引入贝叶斯概率方法开展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理论研究。借助EM算法和GeNie软件,构建了贝叶斯网络模型,挖掘出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内在因果和逻辑关系,量化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选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建立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引入贝叶斯判别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优化了灰色模糊风险评估模型,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相应的选址风险系数与评估风险概率,完成了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等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的物流园区选址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物流量及交通区位等多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物流园区选址结果的量化评价,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和客观数据的模糊性对物流园区选址方案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候选地点验证该选址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西安建设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系数为4.030 1,处于低风险水平,依据总体风险概率确定低风险水平的可靠性为65.50%,证实了在西安建设物流园区(西安港)风险系数较低,科学可行,且西安港风险评估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分析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面对的优势及面临的威胁,指出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从加强物流园区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支柱产业物流体系建设、推广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工程应用、普及现代物流理念、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功能布局等5个方面提出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急速加快,社会竞争环境尤为激烈,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随之加强,物流行业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开始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和布局。所以,如何合理的规划物流园区的选址,最大化物流园区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文章在阐述物流园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联盟博弈模型沙普利值法在经济方面对物流园区的选址进一步筛选并解决对投资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最佳布局方案,阐述了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条件,对比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发展物流园区的环境条件,认为珠江三角洲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在分析了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物流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物流园区布局思路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的基本方案。认为存在两种联运方式(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联运)的物流园区间距宜定为40~60km,仅有公路一种运输方式的间距宜定为30~40km。  相似文献   

8.
物流园区信息与商务平台规划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分析了现代物流园区信息建设规划的特点,运用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某市现代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和步骤,最后对物流园区信息与商务平台总体体系结构、应用系统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直接影响到物流园区未来的规模大小、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等重大问题,因此准确预测物流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学者往往都采用单一预测方法进行预测,但由于单一预测方法假设条件及适用范围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预测精度不高。提出运用弹性系数法、灰色模型法、三次指数平滑法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某物流园区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单一预测方法误差更小、精度更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物流量,可以作为物流量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风险评估及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园区建设具有投入资金大、开发周期长、涉及因素多等特点,其建设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根据物流园区建设的特点,分析了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某一物流园区的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早高峰时段对右转车辆通过十字交叉口的时间进行连续2h的观测,对获得的样本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样本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假设,运用检验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得到其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规律。基于上述分布规律,通过提出的交叉口的右转通行时间修正系数,对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进行改进,得到适用于十字交叉口处右转车的通行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配送时间可靠性已经成为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科学评价物流配送系统时间可靠性,在解析物流配送时间可靠性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道路交通状态、配送时间窗、配送路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的空间差异是决定城市物流配送时间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并从物流配送路段、物流配送路径、物流配送网络3个层次建立了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时间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以配送时间可靠性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城市物流系统配送时间可靠性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城市物流配送优化对策,可为改善目前的城市物流配送时间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描述和分析配送中心服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构建了每天订单到达数量服从泊松分布、订单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每次订货数量服从某一均值的正态分布的物流配送中心仿真模型,采用Java语言开发了仿真程序,并通过案例运行了该仿真模型,证明了该仿真系统对于评价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供需不确定条件下的预算-超额用户平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全面、准确反映随机路网中出行者规避风险的择路行为,以预算-超额行程时间作为出行者选择路径的依据,提出了一种供应及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同时考虑可靠性和不可靠性的交通分配模型——预算-超额用户平衡模型,推导了需求服从Gamma分布、路段通行能力服从均匀分布条件下预算-超额行程时间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用等价变分不等式表示的平衡模型。利用一个小型测试网络比较了用户平衡模型、基于可靠性的用户平衡模型以及预算-超额用户平衡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是有效、可行的;其平衡流量模式不同于用户平衡模型和基于可靠性的用户平衡模型;随着需求水平、可靠度以及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的增加,预算-超额行程时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5.
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充分考虑物流规划部门与客户双方利益及选址地点对路线安排影响的基础上 ,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一算例来验证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从车头间距构成的理论分析入手,考虑了跟驰时间变量和车速随机分布的特性,建立了跟驰时间模型和车头间距随机项模型,进而建立了改进的车头间距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通行能力模型,以《HCM2000》中的高速公路临界速度数据作为评定标准标定模型的参数,并计算确定理论通行能力值,该值与《HCM2000》中的通行能力值相差很小,证明该模型能够拟和实际的道路交通流情况,同时分析了最大跟驰时间和速度均方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后采用城市主干道的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经过标定后可以拟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状况,进一步说明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车道变换视点转移模型及其参数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驾驶员车道变换行程中的视点转移特性,构建视点转移模型,解决驾驶员行为监控设备布设缺乏依据的难题,采用眼动仪和人工记录的方式,分别以轿车和公交车驾驶员为研究样本,获取了车道变换行为过程中驾驶员视点停留时间和视点位置转移特性数据,给出驾驶员的眼动停留时间均值和分布规律,基于外界的交通运行环境,根据驾驶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程度,考虑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影响因素,设定其符合泊松分布,将驾驶行为分为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给出了基于6个模块的流程结构,构建基于信息满意度的视点位置转移模型并标定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rake corner system to reduc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in the brake judder problem. A numerical model for determining brake torque varia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Using this model,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for a given disc thickness variation was obtained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dynamometer test via the comparison of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loa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ad. To reduce the simulation time and cost require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duction in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determine both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and dynamometer test were mod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deformed shape of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verified to reduce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配送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城市道路存在限制大型配送车辆通行的现状,以及运输途中车厢内物品满足后进先出等装载约束能有效提高装卸效率的特点,将车辆限行和二维装箱约束加入到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中.同时考虑到车辆的使用成本和行驶成本,以车辆总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车辆限行和二维装箱约束的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SB分布函数的分布特性,发现SB分布比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能更好地表达单向偏好因子的参数,结合合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Logit交通方式分担模型和两种约束条件的SB分布Mixed Logit交通方式分担模型MIXED1和MIXED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MIXED2模型对原始数据解释更合理,且更能体现出行者对出行时间认识上的差异性,文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公交出行时间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实施公交优先后,公交客流转移量主要来源于自行车使用者。基于SB分布Mixed Logit模型不存在Logit模型的IIA缺陷,且能体现出行者对影响因素认识上的差异性,其更适合于交通方式分担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