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1975年10月,日本日立制作所有限公司派该公司车辆技术部长等叁名技术人员来我国进行有关机车车辆用牵引电机技术座谈。从10月14日至25日与我国有关专业人员座谈十二次。在座谈中,日方着重介绍了该公司牵引电机产品的特点,新型绝缘材料的应用,提高牵引电机可靠性和减少维护量的做法、措施;同时,还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公司机车车辆及其主要电气部件的特点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在机车车辆的各种生产技术中,焊接接合技术是最基本的制造技术之一。本文前半部分论述了机车车辆转向架的典型焊接工艺,从制作顺序、侧梁及横梁的组装到转向架的组装,介绍了新型电弧焊接法在转向架制作中的应用。后半部分主要阐述机车车辆焊接接合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电弧焊、电阻点焊等熔焊在不锈钢车辆制造中的应用、摩擦搅拌焊(FSW)在铝合金车辆制造中的应用以及为适应列车提速,铝合金蜂窝板车体结构在轻量化车辆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机车车辆变流器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其冷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在机车车辆变流器中常用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种类、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着重阐述了电力半导体器件冷却技术、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对我国机车车辆变流器冷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关注人物     
《世界轨道交通》2007,(4):53-53
唐克林,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内燃机车专业,历任铁道部机务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处长、处长,现任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机车车辆技术的管理工作,亲自主持并参与了轨道交通装备尤其是提速、高速及重载机车车辆的系统研究、开发、试验及运用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近日在上海召开了产品研发信息化工作会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班,正式启动机车车辆虚拟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工程。虚拟产品开发平台应用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集成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对虚拟的产品原型进行设计优化、性能测试、制造仿真和使用仿真。机车车辆虚拟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工程实施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国债投资项目的机遇,保证CAD/CAE/CAM/CAPP/PDM等方面软硬件投资,扩大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成果,使中国北车集团每个所属企业基本建成虚拟产品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6.
主动控制振动技术在机车车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对主动控制技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并把这一技术应用于改善铁道机车车辆的横向振动性能.用ADAMS/RAIL软件建立了机车仿真模型和全主动悬挂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并计算出最优反馈矩阵.将MATLAB软件与ADAMS/RAIL软件相结合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全主动悬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的观点.本文还对半主动悬挂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半主动悬挂也可以比较有效地改善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但是比全主动悬挂的效果差一些,而由于半主动悬挂的结构简单,成本和维护费用较低,在机车车辆主动控制振动技术的应用研究中也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机车车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对机车车辆维修的重要性。提出了机车车辆测试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对于3种诊断方式(人工诊断、应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和应用机内检测系统进行诊断)及其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机车车辆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诊断技术、声诊断技术、红外线诊断技术、润滑油分析技术和性能趋向监测等)及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落实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我刊就“我国牵引动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主题,采访了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小刚同志;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谢维达同志和原郑州铁路局机务处副处长汪志章同志,请他们从技术管理、研究开发及运用维护等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960年BBC公司开始在机车车辆和船舶上采用电子功能单元来改进设备的工作性能和操作条件,提高系统功率。应用的范围和数量逐渐扩大。1973年以来发展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构件系统,形成了以IC-V(IC-集成电路,V-交通运输)为标记的现代BBC交通电子装置系列。这种电子装置系列包括大量各种各样的电子功能单元。从应用内容来说,除了交通运输设备控制、调节和功能监视的信号处理装置外,还有输入和输出装置;从结构上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随着中国铁路高速重载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日益提升,新的车型也被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有的车型运营时问不长,而有的车型已进入第一次大修期,从开发到应用的过程必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交流,在新造厂家与各铁路局机务段、车辆段、地方铁路公司及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客户间搭建起产品应用桥梁,提供借鉴经验,现向全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应用部门征求新型机车车辆、地铁轻轨车辆技术应用及维修方面内容的稿件,择优录用,从快发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