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海事》2010,(8):24-25
为了呼应和实施世界海事日"船员年"的主题,今年的"郑和航海贡献奖"确定为"杰出船员奖",十名船员获奖。同时,本届航海日"郑和航海贡献奖"还专门设立了两个"特别奖",分别颁发给翟墨和朱毓林。  相似文献   

2.
杨槱 《上海造船》2005,(2):31-35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的学术研究方面存有不同的声音.只有认识历史真相,才能古为今用.为了求得真知和丰富学术内涵,作者针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同业界商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外交、经济、外贸、文化、宗教、军事、航海、天文、地理、民俗、建筑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业绩,同时作者从郑和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是印度洋的首批探险者;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最后实现,拥有郑和的一份功劳;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航海活动;郑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五个方面,首次系统地论证了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上拥有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5.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郑和航海活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与进步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因此,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能够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借鉴与启示,而且能够进一步宣传我国"和谐世界"的传统思想,对我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活动为中国地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提供了相对精确的亚非地图,而且首次把当时中国人还知之甚少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详细、准确、生动、完整地介绍给了中国人,这种贡献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05,27(4):10-10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采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阵列中,有一艘舷号为“81”的军舰,它就是纪念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  相似文献   

10.
11.
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邻近今上海市北境,但在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两地的作用却完全不同.刘家港是郑和航海的发祥之地,而近在咫尺且一度繁荣的上海地区却无所作为毫无表现.文章就两地的这种历史反差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梁富伟 《航海》2007,(4):4-4
以"弘扬郑和精神,发展航海事业,促进海洋和谐"为主题的2007郑和航海经济文化国际论坛于7月10日,在青岛举行。举办此次论坛,旨在学习、挖掘古人创建的留给我  相似文献   

13.
周永峰 《中国水运》2007,(7):F0003-F0003
本刊讯(记者周永峰)7月10日,2007郑和航海经济文化国际论坛在青岛举行,我国和国际航海界资深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都围绕着"弘扬郑和精神,发展航海事业,促进海洋和谐"的主题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4.
曹忠喜 《中国港口》2005,(7):9-10,8
郑和下西洋是历史上闻名中外的远航壮举,也是世界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盛事。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友谊:扩大港口在社会上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5.
胡一民 《航海》2004,(6):14-17
1405年郑和首下西洋,比哥伦布探险活动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116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无论在船队规模、船舶载重吨位、航海应用技术领域均领先于欧洲同行。15世纪以后,我国逐渐丧失了业已确立的远洋航海优势。从表象看,大航海活动的终止是源于大明皇朝的禁海令,其实质是我国科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全面地评述了郑和时代东西方两位杰出的航海家、中国郑和与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远洋航海活动及其历史贡献,并对郑和时代后葡萄牙和中国航海活动兴和衰的结局进行历史反思,试图从中引出一定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初叶的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惟其惊世骇俗,对其动因极易引起不同解释;加之永乐帝乃“篡位”之君,又为其涂抹上神秘色彩。而对远航动因的不同理解,又直接关系对其历史价值和意义的评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已有一些成果,但仍存歧意,因此很有进一步加以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卫太夷 《航海》2005,(1):16-19
邓小平同志1984年10月22日《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讲话》中论述:“因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侯,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9.
郑和船队的海上航行活动,与低纬度地区的季风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1)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出发港选择在福建长乐,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的稳定影响地区;2)郑和下西洋船队,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这个特点主要是由船队选择的特定航线和航行中需要利用的不同季风的转向时间决定的;3)郑和船队航程中的候风点有“斯鲁马益”、“苏门答剌”;4)分地点有“苏门答剌”、“古里”;5)主船队与各分支船队的合地点在“满剌加”。郑和船队在选择航线,确定候风点、分点、合点时,充分考虑了低纬度地区季风的变化特点,反映出当时中国海员深谙低纬度季风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远洋航海的高超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纪念航海先驱郑和的“航海热”在中国大地涌动。在荡漾着“航海热”的氛围里,“郑和”的名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世人耳熟能详,七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次次让人热血激荡。7月8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海内外众多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引来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的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