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伴随着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以及出行距离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出行总量迅速攀升,对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生活环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首先从城市交通复杂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和城市交通问题频发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然后以城市交通安全为切入点,从城市交通事故、城市交通违法和事故成因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道路及设施、交通宣传、交通执法、绿色交通出行和交通环境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芳 《综合运输》2003,(5):40-4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交通阻塞、交通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可持续交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指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相容的交通,其实质是使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首先交通内部要实现可持续性,即交通资源能够得…  相似文献   

3.
郑芳 《人民交通》2021,(21):72-73
文章立足于城市道路建设的交通组织基本原理,首先从施工道路现状调查获取有关数据、针对占道路施工进行设计、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来分析城市道路建设方案设计;接着阐述了城市交通建设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后还从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此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路怒症"(Rode Rage),是指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这类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违法查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城市交通执法管理总体呈现出,非现场执法查处率高、针对"容易取证"的违法行为查处率高、针对机动车违法查处率高等"三高"特点,以及现场执法查处率低、对于"取证困难"的违法行为查处率低、对于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查处率低等"三低"特征,并探讨了造成这种特征状况的原因。从执法威慑力、交通安全、交通运行效率、通行秩序,以及城市文明形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交通执法管理特征对城市交通治理产生的影响。从城市交通执法管理工作任务流程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城市交通治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交通治理始终是我国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挤和阻塞的现象,交通事故率位居世界前茅。根据交通综合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中的机动车数量不算多,交通量也不算大,形成了交通拥挤和堵塞的主要原因,不是交通量过大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交通混乱所致。可见,当前治理交通的方针应是治乱而不是治多。并且要在当前治乱的基础上,为以后治多创造良好的条件。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交通治理的基本经验,对城市交通治理做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的大型体育比赛通常要求举办城市具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因此对城市交通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北京奥运会等赛事对交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大型运动会举办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现代化进程,而且有效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秩序整治和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同时,培育绿色环保有序的交通文化和社会公益意识,并成为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朱广宇 《综合运输》2006,(11):50-54
本文根据北京城市交通和交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重点任务,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智能化为核心,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综合信息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政务等几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述芳 《综合运输》1996,(11):20-22
<正>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变革的驱动下,强化了城市的功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需求猛增,原有的交通供给不足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是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增多,运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出现,保证城市交通顺畅,对信息通信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究,提出ZigBee、传感器等多项通信技术方法,并且对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通信系统建设思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针对智能交通系统需求,采用ZigBee、传感器等多项技术结合成一个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多元化交通信息分析,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 城市交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构成和提高城市功能的主要要素。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交通是否便捷、畅通,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将产生深刻的、决定性的影响。而城市交通状况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交通基础是否完善、交通结构是否合理、交通管理手段是否现代化等因素。城市交通运输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两大类。由于城市的特点是建筑物高度密集,人口高度集中,因此,城市交通主要是客运交通与城市功能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迅速、安全、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广州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到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法规不健全、城市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规意识淡薄等,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人为本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促进队伍建设和全民交通意识的提高以及加速发展公共交通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城市交通发展状况至关重要,本文从城市交通综合发展状况和交通供需发展状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首先,考虑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机动化、公共交通、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等指标,构建了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指数模型,用以从城市交通供需情况、交通秩序程度和交通安全状况等方面定量化衡量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其次,选取了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汽车保有量作为城市交通需求指标,城市建成区面积、道路里程、公共汽电车数量和轨道交通里程作为城市交通供给指标,构建了城市交通供需发展指数模型,用以从城市交通供需平衡角度定量衡量城市交通供需发展关系。最后,选取我国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指数和交通供需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城市交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是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城市交通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与提高等大事。为此,本文拟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提出如下一些构想: 一、制定和完善发展公共交通的经济、技术政策,优先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 随着城市的发展,其交通问题日趋突出。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均在不断地制定修改、探索实践着处理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5.
7月20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切实加强客运车辆源头管理,公安机关将建立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向交通运管部门通报有多次交通违法行为记录的客运企业、车辆和驾驶人;对一年内有2次超员20%以上或1次超员50%以上违法行为记录的驾驶人,当年不得再驾驶客运车辆;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驾驶员2年内不得驾驶长途客运车辆.被列入"黑名单"的驾驶员信息将载入全国联网的公安信息平台中供民警查询.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不仅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为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泛在网络、智能终端等在城市交通中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城市交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针对城市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认为,立足国情、运用新技术手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将是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以及由城市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寄希望于仅仅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等工程性措施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有限的,交通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更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研究城市交通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城市交通的适应性就是指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管理的十大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交通意识概念的界定以及交通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提升全民交通意识的必要性。从城市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定位意识、交通目标整体改善的系统意识、交通行为规范化的路权意识、交通行为文明化的道德意识等十个方面进行论述,为我国交通系统中"软环境"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的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快速交通运输系统,目前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迫切要求,也是成都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少飞  关可 《综合运输》2007,(11):53-56
<正>在世界诸多城市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大力影响和我国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国内交通界和各大城市开始把快速公交系统(BRT)推到了缓解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