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BJ-130汽车探讨多品种生产的背景BJ-130汽车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着手设计,1966年试制出第一批样车,到现在已经生产十多年了。由于较切实用,一开始就受到普遍欢迎。每年产量由几十辆提高到七千辆的水平。由于工艺性适合中小批量生产,国内许多省、市也在生产同一车型,目前BJ-130汽车已成为我国基本车型之一,在短途和零星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能够如此,其重要原  相似文献   

2.
双周要闻     
10月汽车行业产销平稳库存偏高 据机械部汽车司提供的统计资料,10月全国汽车行业产销总量保持中等水平,产销总量相对平稳,库存仍然偏高。 10月份全行业共生产汽车13.63万辆,销售13.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19%和7.28%。汽车产销率为99.33%。汽车生产企业库存截至10月底为1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0.10%,与上月库存基本持平。 分车型比较,轿车、微型客车产销同比保持高速增长;轻型载货汽车、微型载货汽车同比销量略有上升,产量下降;中型载货汽车、大型客车同比产量增长,销量下降;重型载货汽车,中、轻型客车同比产销量均为下降。 从主要车型具体完成情况看,轿车生产4.37万辆,销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野马T70 C-NCAP碰撞试验完成2015年9月22—24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野马牌SQJ6460B型多用途乘用车(野马T70精英型)的3项碰撞试验以及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这款车也是2015年度第4批测试的首款车型,同样是按照《C-NCAP管理规则(2015年版)》进行评价。这是C-NCAP首次测试野马品牌的车型,在更严格的新规  相似文献   

4.
我厂于1971年开始用稀土—镁球铁成批生产福建牌FJ130型汽车的后桥壳、减速器壳、手制动蹄等十余种产品,装车1千余辆,使用情况正常。在这基础上,于1972年4月份起我们又试制、生产了稀土—镁球铁汽车悬挂系零件(见图1)七千余件,它们包括:前钢板弹  相似文献   

5.
动态     
C-NCAP:比亚迪S6碰撞试验完成2011年10月18—20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C-NCAP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比亚迪牌QCJ6480S型轿车(S6)的C-NCAP碰撞试验。S6是比亚迪近期推出的首款SUV车型,作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XJ型汽车是美国AMC公司1984年推出的新车型,该车型于1983年9月正式投产。1984年原计划产量为5万辆,但由于84年初在美国三家杂志分别举办的几个国家生产四轮驱动型汽车评选活动中均获得第一名,因而销售量大增,根据这一市场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4,(8):103-103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实施计划,经C—NCAP管理中心研究确定,由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众泰牌JNJ6460型众泰牌多用途乘用车(T6001.5T手动豪华型)作为2014年C—NCAP第三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已经购置完毕,  相似文献   

8.
最早生产的5吨载重汽车是CA—140型(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70年、1971年生产827辆),拟作为解放牌CA—10B过渡车型,因一些薄弱环节未能彻底解决,因而没有继续生产。杭州汽车厂于1973年开始试制钱塘江HZ—140型5吨载重汽车,1978年年产量达到527辆。生产设备较为先进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实际上是在1977年才正式生产EQ—140型5吨载重汽车的,1978年的实际生产量为5050辆,这为我国5吨车的生产开创了广阔前景。为缓和当时汽车产量供不应求的国内情况,全国各地的一些厂家也曾先后研制或仿制了5吨车,但因条件限制,质量和产量大都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共有六个企业,其中凌源汽车铸造厂、凌源汽车发动机厂、凌源汽车组装厂三个单位直接参加汽车生产。一九六九年开始试制CA10 B型凌河牌汽车(原名辽宁1号),到一九七七年累计生产21770辆,平均年增长33.6%。一九八○年计划生产5000辆。凌河牌四吨载重汽车,除驾驶室和车箱是自行设计外,其余全部按照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CA10B型汽车图纸生产的。一九七九年,我们以原四吨车为基础,对老产品进行了设计改进,研制成115马力汽车发动机和四种变形的五吨载重汽车新产品。经过试验,各项技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月14—16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由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雅阁牌HG7242AAC4型轿车(第九代雅阁2.4EX豪华版)的3项碰撞试验及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这也正式拉开了C-NCAP 2014年度测试的帷幕。该款车能否继上代车型之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2011,(11):108-108
2011年10月11-13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现代牌BH7201DAY型轿车(新索纳塔)的C—NCAP碰撞试验。该车型的同平台车型K5在之前的测试中获得了5+级评价,而从其3项试验情况来看,新索纳塔也完全具备冲击高星级评价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四)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延安区大庆路。南京汽车制造厂解放前系华东特纵修配三厂,解放后从事汽车大修、汽车改装和汽车配件生产。1958年开始试制并成批生产了跃进牌 NJ130型2吨半载重汽车。1963年开始生产跃进牌 NJ230型1吨半级越野汽车。到1966年已发展成为年产4,000多辆汽车的汽车制造厂。该厂厂区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4,000多台,现有职工13,000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6,(11):129-129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福迪牌NHQ6480F5型多用途乘用车(揽福2.4L汽油两驱豪华版)作为2016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已经购置完毕。  相似文献   

14.
吉普车是指载重量1吨以下、4×4驱动型式的轻型越野汽车。北京汽车制造厂早在1963年就开始批量生产北京牌BJ—210型吉普车了,1965年开始转产为BJ—212型汽车,到70年代初就形成了万辆台份的年生产能力。除北汽外,吉普车产量较大的厂家还有:天津汽车厂(1965年开始生产天津牌TJ—210型汽车)、武汉长江汽车厂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正>C-NCAP:黄海旗胜碰撞试验完成2010年9月14-16日,C-NCAP对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海牌DD6470型轻型客车(旗胜)进行了碰撞测试。这是C-NCAP运行5年来第一次测试该公司车型。  相似文献   

16.
我厂在1973年上半年试制成功汾河牌F H341型倾卸汽车,经过试验以及实际使用,证明能满足设计要求。现介绍该车型举升部分的一般结构及主要计算。汾河牌F H341型倾卸汽车是利用我厂生产的汾河牌4吨载重汽车的底盘加装液压举升机构及钢结构车箱而成。液压举升机构基本上是根据上海市运输公司修理厂所生产的60型倾卸汽车的举升机构的图纸,作了部分修改。车箱部分是参考几种国外自卸车自行设计的。其  相似文献   

17.
杨光第 《汽车情报》2005,(11):24-26
一、2005年1月回顾,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200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507万辆。MPV多功能汽车和其它车型一样也是倍受业内人士关注的车型之一,2004年MPV多功能汽车年产销量双双超过14万辆,接近15万辆。进入2005年后的1月,全国汽车行业除中型客车产销量为负增长外均全线上升,MPV多功能汽车也不例外。1月份产量为11689辆,与2004年12月份的11347辆相比增长342辆,增长幅度为3.01%,实现了首月开门红,为2005年的汽车市场打开了良好的开端。MPV多功能汽车历年1月份产量情况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正>据统计,2015已经有了62个品牌的218款电动物流车入选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几批新能源物流车车型目录中,纯电动物流车占100%,分别是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纯电动邮政车、纯电动货车等几类车型。据统计,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0%和230%。2015年前三季度纯电动物流车累计产量达7225辆,相比上半年2536辆的产量,仅第三季度产量就达4689辆,接近上半年产量的近2倍。物流车总是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那么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发展如何?据邮政局统计,今年1-9月,邮政企业  相似文献   

19.
EQ140型五吨载货汽车于1975年由国家定型,1978年7月正式投产,至目前为止,累计产量已超过十二万辆。它与第一汽车制造厂现生产的解放牌CA15型载货汽车同为我国中型载货汽车的骨干车型。EQ140型汽车的最初二轮设计是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我厂的设计人员共同协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实施计划,经C-NCAP管理中心选定,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野马牌SQJ6460B型多用途乘用车(野马T70精英型)作为2015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已经购置完毕,所购车辆相关信息如下:车型:SQJ6460B生产企业: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证编号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