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宜万铁路施工地质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宜万铁路施工阶段的施工地质工作,对宜万铁路施工地质工作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方法和原则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要高度重视复杂山区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地质工作,以有效规避风险,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
由黔张常铁路浅谈岩溶地区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伟 《铁道勘察》2011,37(5):82-85
黔张常铁路多穿行于中低山和丘陵地区,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发育,且各矿厂采空区分布较多,地形及地质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线路的走位。由于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巨大差异,之前在西北地区总结出来的一套铁路地质选线工作方法已完全不适用。通过参与黔张常铁路初测、定测阶段的地质选线及勘察工作,针对湘西北地区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总结出一套地质选线工作方法,为类似地区的铁路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范春林 《科技交流》2006,36(4):7-10
冒天山越岭由于其特殊的地层结构,滑坡(错落)、煤矿(窑)采空等不良地质极为发育,在铁路建设工程中不多见。本文主要介绍冒天山越岭隧道在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选线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联平 《科技交流》2000,30(3):126-130,135
山区地形、地质复杂,选线难度大,地质对选线有控制作用,地质工作的质量影响着选线的成败及优劣。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西北路网地质选线的实践,论述了地质工作在山区铁路选线中的重要作用,也详细地介绍了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的组织形式、程序、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对今后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是铁路行业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从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和地质BIM技术实现方面论述地质BIM建模理论及方法;从地质专业应用和多专业BIM协同设计方面分析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应用;阐述地质BIM技术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前景分析,提出铁路工程地质BIM技术应在线路规划、项目勘测、详细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阶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可为铁路地质BIM技术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春相 《铁路航测》2000,(4):23-25,35
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测设计前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宜万铁路位于鄂西、渝东地形地质极为复杂的山区.在预可研,加深地质工作、初测及定测各阶段同步并适当超前进行遥感工程地质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测区地质构造及重大不良地质体(岩溶、滑坡、岩堆等)的判定,为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布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为大面积工程地质选线、优化线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复杂山区铁路各勘察阶段合理、有效地应用、遥感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鉴于我国铁路特别是艰险山区铁路的大量修建,建设施工的风险也增大,而控制风险的源头在于设计。铁路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更加注重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低风险性、经济性。本文研究了玉溪至磨憨铁路前期工作选线设计,提出了各设计阶段的选线思路。研究结论:(1)玉溪至磨憨铁路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风险较高,通过大量的方案综合比选,使线路从热泉低温带穿过,活动断裂对工程的影响小,隧道风险大大降低,为以后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不同的铁路项目,其选线的风险是不同的,应根据项目具体分析风险选线的原则,从设计过程分析,地质与风险综合选线在预可研阶段以宏观分析判断为主,应以区域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拟定重大风险选线原则,从而指导选线设计,可研阶段要进一步查明地质条件并对重大地质风险进行验证,有必要进行地质专题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要落实工程措施;(3)本文的研究可对其他高风险铁路工程选线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探设计前期系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采空区、崩塌、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及区域断层分布广泛。初测阶段,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既有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测绘、钻探等综合勘探方法,开展山区铁路的地质选线,对降低工程投资、控制建设成本、减少地质灾害、减轻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赣龙扩能改造工程中几处典型地段的地质选线,可供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路病害遥感调查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铁路病害的调查和防治是铁路工务工程管理中的难题,也是保证铁路大动脉畅通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调查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铁路病害遥感调查的一般方法,给出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铁路主要病害的遥感调查实例,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营业铁路病害调查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进展和效果,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勘察阶段的综合勘探在施工阶段的延续,用以解决在勘察阶段没有或不能查明的工程地质问题;(2)超前地质预报用于重点查明大型的、能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问题;(3)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内容包涵了地质素描、水文观测、超前探测等多项内容;(4)超前地质预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目的、探测方法选择、分辨率、围岩变更和时效性等。  相似文献   

13.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面介绍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施工阶段综合超前预报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工程施工地质预报技术发展现状的调研,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地质特点,确定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采用"地质—物探—钻探"的综合预报原则,选定地质素描、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深孔水平钻探、加深炮孔5种超前预报方法。首次系统构建了一套基于岩溶隧道风险分级和施工地质分级基础上的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模式,并把地质超前预报首次纳入工序管理,对宜万铁路岩溶风险隧道的顺利建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今后岩溶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对5种预报方法在现场的实施情况及技术提高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昆铁路是继成昆、南昆以后,我国西南山区修建的又一条新建电气化干线,有“铁路建设史上地形最困难、地质最复杂的铁路”之称。笔者白1995年开始参加该项目,历经各阶段设计和配合施工,对站场设计工作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选线经历工程选线、地质选线、环境选线的发展阶段。简要介绍铁路经过滞、分洪区这一特殊水文环境的选线特点、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黔桂铁路改扩建工程地处西南山区,穿越贵州、广西两省区,沿线地形地质十分复杂,线路方案选择往往受到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在该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大力开展区域地质选线工作对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消除运营隐患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地质调绘、钻探、静力触探等综合勘探方法,查明选线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质角度确定线路方案。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方案地质条件必选,最终确定了地质条件好的线路方案。研究结论:西南山区地形地质复杂,线路方案比选中应充分研究沿线地质条件,绕避复杂、严重地质不良地段。本文系统介绍了黔桂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几处典型的、成功的地质选线,概括性地总结了地质选线应绕避的重大地质问题,其选线思路、比选条件及评价意见等可作为其它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顾了50多年来滇藏铁路的方案研究与建设历程,阐述了沿线分段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本线工程地质的特殊性及脆弱自然环境提出了工程处理对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藏东南与滇西北地区工程地质选线工作经验,提出了下阶段地质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照财 《科技交流》2006,36(4):26-29
介绍了加纳铁路网概况,考察了该国铁路项目的地质情况,提出了修建铁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山区铁路选线中,地质选线与工程选线是一个互动、动态调整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梳理桥梁、隧道和路基在地质选线阶段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地质工程师尽快找到合适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巨小强 《科技交流》2006,36(4):11-14
通过对尖干山越岭地质选线的介绍,总结了在复杂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