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花了大价钱积极推进,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核心原因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故而,在企业明确了经营战略和管理思路后,着手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以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制度的方式将其固化下来,形成不断自我成长的机制,才是完善企业管理的全面工作。所以,业务流程重组是全面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经营国际化、业务多元化、规模复杂化的趋势,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大型海运物流企业在发展中建立高效、协同的管控体系,提升管控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战略管控型模式着手,探讨纵向、横向维度管控建设的路径,以强化服务和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对大型海运物流企业的管控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在企业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采集、管理和提供利用。它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求分析是前提,规划建设是基础,人才队伍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应用是核心。我们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全面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规划是解决分散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集成化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是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成功实施信息资源计划的保证。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充分认识到要顺利、持续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规划(IRP)必须先行,而开展信息资源规划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海运业发展,分析影响世界海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基于世界海运业现状阐述其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对我国海运业发展提出建议: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制定促进我国海运业发展的阶段性计划;积极参与世界海运规则的制定、修订,促进各国海运市场的开放;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业务运营;建立全球化海运业务网络合作联盟;积极与其他物流运输企业合作;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扩大国内外海运市场;强化海运金融支持,壮大海运船队;绿色化运营管理,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和企业档案工作的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缺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何弥补“缺位”,进而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构建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档案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提高我国港口理货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调查分析港口理货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港口理货行业实际与业务特点,探讨港口理货企业新业务拓展的必要性,认为理货企业应开展诸如信息咨询、内陆理货、集装箱分流理货、理化检测、仓单质押理货、国际海运货物供应链监管与保安、新船出口理货、集装箱验箱、国际货运代理等新业务,并采取如下措施拓展新业务:掌握客户需求信息、加强理货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各方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 绿洲公司作为典型的船舶配套企业,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技术进步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动力,也感受到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根本源泉.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部分,投资和实施都需要很大成本,如何看待和规划、组织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技术进步对企业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倾向是大家把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环境方面,而对目前急需解决的档案信息的著录问题不够重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比大家十分关切的计算机硬件等方面更加应当引起注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以及《CAD文件管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一批与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发布与实施,表明包括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运输环节上1%的缺陷,可以带来海上运输100%的失败。今天,许多海运企业都以“船舶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人员更健康”作为企业新的方针,各大公司也都在打造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海运企业的安全需求越来越高。本刊从第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有关货物运输安全。海上航行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系列文章。通过案例剖析,凭借专业角度和专家视角,破解海运安全难题,走出安全生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的顶层规划,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组织、制度和规范,推进数字化档案室建设,研究改进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档案工作方法,提供信息化服务,严守安全保密底线等措施与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开展档案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航运企业管理要走向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运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既有与一般企业相近的共性需求,又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本文从当前航运企业信息化建设出发,探讨其特点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1):38-38
韩政府拟对亏损大于可援助规模的海运企业进行清算,同时金融机构将以经营资料为依据,对海运企业进行评估后再予以援助。据悉国土海洋部计划,如果《船舶投资公司法》修正案得到国会通过,将创立船舶基金,由国内金融机构买入待售船只,而后租给海运企业,以此方式实现对海运市场的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4.
《机电兵船档案》2010,(6):23-25
2009年以来,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整体协调发展”的档案管理要求,我公司档案工作在总经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以档案体制机制建设、基础业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三条丰线,充分发挥档案实体保管利用和业务监督指导两种职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海外档案业务的整体发展,形成了档案工作“四大支柱”——培训、检查、考核和通报。  相似文献   

15.
高建国 《中国水运》2006,(12):52-53
河北目前从事国际海运的航运企业3家,船舶运力300余万载重吨;从事国内海运的省际航运企业26家,船舶运力40余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企业56家;国际海运集装箱中转站6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9家;国内船舶代理和海上货运代理企业146家;国内船舶管理企业5家;全省内河运输除廊坊市以外,其他10个区市均发展了航运业务,营运船舶拥有量2800余艘,2.7万个载客位。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格局在河北省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港口》2006,(7):49-51
港口行业概述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与日俱增,进而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原材料、能源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海运来完成。据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的Andrew Symon研究表明,海运市场和石油贸易经历了为期3年的高速发展,预期港口吞吐能力相对于需求增长的滞后将导致“瓶颈”效应。受对外贸易等相关业务高速发展的驱动,我国港口信息化一直处于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前列。如果从普及率、贡献率和集成率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熟度可分为三级,而中国港口信息化成熟度已经达到中级阶段,正在向高级阶…  相似文献   

17.
褚英双 《集装箱化》2013,24(11):14-16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超越企业IT部门自身提升阶段,上升至企业整体流程重组和利益再分配阶段,并要求在企业治理层面建立IT治理体制机制。IT治理是企业治理体系的有效补充,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体制机制推进信息化工作,规避IT风险,实现业务战略目标。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企业高层逐渐意识到应将IT治理上升到战略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航运企业的必由之路是从海运开展综合物流,根据航运特点初步探讨了开展物流的共同思路,并建立以航运为依托的三种物流模式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于泓  王在凤 《世界海运》2003,26(5):24-25
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国际海运企业需要CRM为其解决营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理念特点和技术特点的CRM能够帮助国际海运企业完成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徐亦平 《中国水运》2013,(12):78-7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海运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直接决定着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和其未来的发展。船员是整个海运企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竞争优势。文中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海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期促进海运企业的可持续进步,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