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深入的分析我国某地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上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所存在的车辙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该路段中的混凝土出现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可以有效的避免高速公路路段中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重交通量及渠化交通车辙病害较严重的问题,结合实体工程,分别从沥青选择、抗车辙剂掺量、混合料配合比、沥青用量、室内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施工现场检测等方面对改性沥青抗车辙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掺入坦途牌LR-Ⅱ型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增强了路面抵御车辙变形的能力,对延长公路平交路口的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区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抗车辙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承德市山区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出现日益严重的车辙病害,分析了长大纵坡路段车辆荷载作用特点和车辙病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和掺加抗车辙剂两种措施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并制定了四种路面结构形式在平青乐二级公路中修筑试验段,来验证抗车辙剂沥青稳定碎石路面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辙病害严重路段,文章选择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EME14作为中面层,路用性能试验表明,复合高模量EME14混合料具有很好的抗车辙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能够延缓路面车辙病害产生,增强路面使用性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黑龙江省大齐高速公路某路段车辙病害情况进行调查。对车辙严重路段进行现场钻芯取样。通过对芯样的厚度、密度、沥青含量等指标分析,大齐公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段的低温压实或者路面施工的变异性导致的沥青路面面层的压实度不足而产生压密车辙。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向着山区推进,连续陡坡路段的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尤为突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改进沥青胶浆性能的途径可实现混合料的高模量,从而增强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路面养护大中修实体工程,对沥青混合料掺加抗车辙剂前后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XR型抗车辙剂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对其抗水损害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路用性能检测表明: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其车辙深度及增加幅度均小于未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依托宁高高速公路改造工程,采用低标号沥青颗粒与70#道路沥青复配而成高模量沥青胶结料,采用法国EME设计方法对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路铺筑,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研究.研究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减少路面车辙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设计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层状体系基础上的方法,根据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对所结构层材料所发生的疲劳破坏原理进行验算后;通过使用年限决定路面结构层的总厚度,同时具备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亦称为耐久性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稳定性系指在夏季高温(通常路标温度60°C)行车条件下,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推移波浪、拥包等病害的性能。车辙是路面行车道轮迹带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形成的永久下陷变形积累的结果,除了影响行车舒适外;还对交通安全有直接影响,车辙内的积水产生高速行车水漂或低温结冰,在恶劣的条件下制动距离无法保障,是路面质量的严重病害及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向着山区推进,连续陡坡路段的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尤为突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袁明,通过改进沥青胶浆性能的途径可实现混合料的高模量,从而增强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复损坏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营运状况。对上三高速公路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上坡路段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反复试验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节约了养护成本,提高了营运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09,(22):39-39
成都鑫利公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PS(Pave—Strong)路面强力剂应用于工程中的案例: 1.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治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治中修项目中,在K9+869~K48+800路段路面下面层(10cm基质沥青ATB-30)和上面层(5cmSBS改性AC-16)混合料中,  相似文献   

13.
选取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段K14+890-K33+148路段做为铺设天然岩(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试验路段,进行了天然岩(湖)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各项使用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天然岩(湖)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增加、耐久性提高。经过近3a的通行验证,该试验路段未出现开裂、车辙、沉陷等病害,明显优于其它路段,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主要是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在自身结构以及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变形.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路面表面车辙.目前随着超载车辆的增多和渠化交通的形成,车辙已经成为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导致沥青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合理确定抗车辙剂的含量,试验研究不同含量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使用抗车辙剂的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等具体性能等技术指标的提高比例,从经济效益和性价比角度合理确定抗车辙剂最佳含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路段路面结构,阐述了橡胶沥青路段路面结构的特点,针对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段路面结构进行试验研究,采用CAVF试验方法设计出适合的路面表明层、中面层以及下面层。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段路面结构与材料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橡胶沥青路面铺设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路面结构保护作用,使用周期长,能有效预防路段病害,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建设项目。该路段重载车辆多、交通量大.温度变化大,极易出现车辙,拥包等路面病害,因此路面结构的中、上面层及主线坡度大于1.5%的上坡路段,下面层全部采用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型(简称SMA-16),并采用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交通技术》2013,(6):76-76
由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负责的"国省干线公路交叉口改造工程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应用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评审,经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课题组针对国省干线公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推移病害严重等问题,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和使用性能观测的基础上,对国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路面改造工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关键性能指标、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成果,并应用于实体工程,  相似文献   

18.
从路面结构及组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组成,交通条件,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渠化交通中车辆在加速、减速状态下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以期在公路设计、施工、养护中为有效控制车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是交通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面的行车舒适度、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出现坑槽、沉陷、松散、波浪、车辙、水损害、路面网裂、路面裂缝等病害,降低路面质量。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探讨了其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限超载,使公路大部分路面出现了裂缝、车辙、松散、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通行质量及使用寿命。经过近些年对沥青路面的养护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施工经验,现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预防措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