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板弹簧的生产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40年代起,采用多片钢板弹簧;7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变截面钢板弹簧;80年代中期,国际上首次采用了新型材料制作的板弹簧.  相似文献   

2.
单面双槽钢板弹簧用在汽车悬挂上,比一般平扁钢制的弹簧要优越得多. 钢板开槽后,打破了原来的应力分布对称状态.使拉应力减小、压应力增大.不仅改善了结构强度,提高了承载能力,而且还延长了疲劳寿命.单片对比约35%;总成达15~20万公里. 文中还详细介绍了这种钢板弹簧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道路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28MnSiB是制造钢板弹簧的一种新型材料。在弹簧板片热处理淬火时,发现其侧向变形严重,几乎95%的淬火板片侧弯超差。如某钢板弹簧第一片长为980mm,淬火后侧向弯曲6~12mm,超过标准偏差(≯1.5mm)4~8倍。针对此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和多次实验,得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使问题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汽车钢板弹簧涂装质量,解决由于特殊产品结构引起的早期锈蚀问题,通过试验从钢板弹簧氧化层处理、涂装工艺和涂装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氧化层的去除以及降低钢板弹簧表面粗糙度是影响钢板弹簧涂装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单片电泳+总成面漆、单片粉末+总成面漆、单片喷漆+总成面漆这3种涂装工艺适用于钢板弹簧涂装,可以满足钢板弹簧涂层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采用FRP制造板弹簧的依据和条件: 迄今为止,为汽车所配置的悬架弹性元件——板弹簧绝大多数均由优质合金钢制成,其在车体自重中所占比重较大,均为1/(10)~1/(15),无论在弹簧制造和汽车行驶使用中,均存在耗能较多的缺点.近几十年来在汽车钢板弹簧的发展上紧紧围绕着轻量化、乘座舒  相似文献   

6.
考虑片间接触的汽车钢板弹簧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钢板弹簧的仿真精度,提出了一种考虑片间接触的多片钢板弹簧动力学建模新方法.首先建立钢板弹簧各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将所得的各片钢板弹簧的mnf文件导入ADAMS中进行装配,然后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反求出钢板弹簧片间接触参数,得到确定参数的钢板弹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重型载货汽车通过凸块的平顺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某型号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最大承载力,并对采用模压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样件进行了性能测试.计算与试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设计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合材料板弹簧可比钢板弹簧减重约63%.  相似文献   

8.
广州标致504/505车用离合器系我厂引进法国Valeo公司技术,结合我国工业现状,消化吸收生产的膜片式弹簧离合器。它不仅具有膜片弹簧离合器一些通用特点,而且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方面既考虑到汽车工业大批量、高技术起点的生产要求,又便于生产中采用高效简便的工艺过程。 1.盖及压盘总成采用翻卷边结构联接,代替通常采用的铆钉铆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压盘内部金相组织,压盘表面加工以车削代替磨削,减少了工艺步骤且压盘呈微小斜度,保证压盘面与摩擦片大端面接触,更宜传递扭矩。 2.改进膜片弹簧设计,增大分离指接触受力面积,使槽口错落有致,整体热处理后,分离指端无需高频淬火或镀硬  相似文献   

9.
我厂采用冷挤压工艺生产的汽车零件有四十余种,现选一部分简介如下:一、后内轮螺母冷挤压工艺(一)产品零件:见图1。技术要求:1.球R22对内螺纹的摆差不大于0.5毫米,外螺纹对内螺纹的摆差不大于0.25毫米;2.氰化处理:氰化层0.15~0.30毫米,硬度HRC58~63;3.二级镀锌;  相似文献   

10.
“前进牌”短型气门芯是吉林省公主岭气门芯厂的一个老产品。1951年建厂迄今,已有30年的生产历史。经过1963年企业整顿,该厂自力更生,群策群力,改进设计,更新设备,改革工艺,使气门芯产品具有结构先进,工艺先进,性能良好,价格合理等项优点,扬名中外。产品基本特点:1.前进牌气门芯(短型)系内弹簧式结构,采用密封圈和密封垫密封。2.互换性好,适用于国际、国内各种规格的汽车拖拉机及兽力车轮胎。3.能在0.5~15公斤/厘米~2压力下,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并能在高低温-40°~  相似文献   

11.
红岩汽车弹簧厂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化龙桥。始建于1937年,具有40余年生产钢板弹簧的历史。是国内专业化生产汽车钢板弹簧最早的一座专业化工厂。全厂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59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人。拥有生产设备158台套,具有年产汽车悬挂钢板弹簧万吨和重型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500只总成的生产能力。生产80多种不同车型,180多种不同规格的汽车钢板弹簧产品,年产值1500多万元,是机械工业部直属重点企业。该厂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以为用户提供质量优良的汽车钢板弹簧产品为宗旨。产品畅销国内27个省、市,并出口南亚等地区。深受用户好评,享有“红钢板”的信誉。该厂自1978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大庆式企业”以来,年年荣获“重庆市先进单位”称号。该厂近年来由于加强了技术管理,提高了工艺水平,进一步健全了规章制度;针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商用软件平台,利用共轭传热分析方法,针对汽车用复合材料板弹簧的模压热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板弹簧模压热成型共轭传热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以整体加热效率和受热均匀性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加热系统不同进出油口组合方案的优劣,并就串联和并联两种导热油路设计的差异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在模具内部布置热电偶和在分析模型中设置温度监测点,对采用该分析方法模拟复合材料板弹簧模压热成型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所述计算模型和结果为复合材料板弹簧模压热成型工艺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金木 《汽车工程》1996,18(5):301-308
本文应用余能原理和δ函数推导出两片阶梯形轮廓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一组计算公式,为完善多片渐变刚度板弹簧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多片钢板弹簧组成的汽车悬挂,一般约占汽车自重的5~10%,为了节省能源与减少燃油消耗,促使悬挂系统轻量化和提高乘坐舒适性,国外采用少片断面弹簧,即锥形弹簧的已越来越普遍。例如从1974~1978年的四年间,美国四家汽车公司的大型汽车上采用的少片变断面弹簧从12~58%英国钢铁公司从1967年为福特汽车制造第一套变断面弹簧起,到1976年时已生产了一百多万套。八十年代初另两家弹簧厂也已分别  相似文献   

15.
汽车悬架装置中的重要弹性元件——钢板弹簧,我国以前一直采用等截面多片(6~18片)结构,虽有坚固、可靠、耐久性强等优点,但本身重量大,耗料多,不利于节能和使汽车自重轻量化。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研制少片(1~4片)变截面(在片的长度方面上中心较厚向两端逐渐减薄)钢板弹簧,此后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展开对此种产品的研究。初期只用于挂车和小客车悬架装置中,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及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用于中重型载重车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弹簧厂建厂于1937年9月。现有职工5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人。厂房面积9427平方米。生产能力4000万件约合3000吨。产品品种有:各种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卡簧、鼓形弹簧、锥形弹簧、发条弹簧、碟形弹簧、恒力弹簧、螺纹丝套等。该厂生产历史悠久,系我国生产机械弹簧的较为闻名的一个专业厂。40余年来,以优良产品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为弹簧工业,及国内外用户服务,并获得良好信誉。该厂生产的“三环”牌弹簧广泛使用于汽车制造,汽车维修及其他机械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一、离合器弹簧失效 摩托车在行驶途中打滑,检查判定是离合器弹簧失效,一时找不到弹簧更换.如果离合器弹簧弹力不足,可在每个弹簧的末端安装一片厚度为1mm~2mm的垫圈,以增加其弹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简要叙述了汽车采用无石棉乳胶密封板代替石棉橡胶板的必要性.阐述了抄取法生产无石棉密封垫片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用抄取法生产无石棉乳胶密封板的工艺、材料、性能及可满足汽车各总成使用要求的产品类型,并列举了主要产品系列能达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