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边坡稳定分析时得到精确上限解的方法,以无重边坡极限承载力问题为例,依据滑移线场确定破坏机构,推出一个上限解公式,并采用算例与能量法和有限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依据滑移线场确定破坏机构所得到的上限解公式与经典滑移线法承裁力公式相同;依据滑移线场确定破坏机构得到的上限解的结果略小于能量法和有限元方法的结论,属于3个上限法中的最小上限解;且能量法和有限元方法最终搜索出的滑面也和滑移线吻合。可见依据滑移线场确定破坏机构的上限法正确、可行、简单、有效,说明以滑移线作为破坏机构的分块模式合理,可得到较精确上限解。  相似文献   

2.
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能量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问题,根据能量法原理和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岩质边坡平面滑动的屈服机构.在刚塑性假定条件下,视岩质边坡的滑体为刚体,没有内能耗散,视滑面为塑性区,能量耗散主要集中在滑面上,根据能量法可以得到简化后的虚功率方程.综合考虑作用在岩质边坡上的后缘裂缝静水压力、沿滑面扬压力、重力、水平地震惯性力、锚固力等外力,按照强度折减法,推导得出了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能量法上限解.通过典型算例,将能量法上限解和刚体极限平衡法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轻型客车噪声较大的问题,尝试使用统计能量法进行能量流分析.找出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的部位,并采取较为经济的措施,得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
谢涛  田野  何云  孙庆东 《桥梁建设》2004,(Z1):24-27
富民桥主桥为折线形双塔独柱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针对该桥单索面、折线形塔的特点,通过运用能量法对成桥后塔柱的横向稳定问题进行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就任意变截面单排柔性墩柱的屈曲稳定临界荷载问题,用能量法推导出其计算公式,并编制了PC——1500机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6.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上位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建立两辆汽车组成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基础上,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理论及时间-能量最优理论研究了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上位控制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将LQ法及时间-能量最优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上位系统控制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在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
改革气体渗碳工艺,解决渗速慢、渗层浅、能耗大和能量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合动力城市物流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安全与效率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建立了载荷估计和质心位置解析模型,使控制策略适应各种载荷变化。控制策略以制动安全性和能量回收性为优化目标,以制动力分配系数和电机制动力矩比例系数为控制变量,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基于模糊控制器的理想解决策法得到决策解。驾驶循环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制动安全性和更高的制动能量回收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Radau伪谱法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法,利用全局插值多项式对系统中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进行逼近,由插值多项式的导数近似动力学方程中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将最优控制问题(OCP)转化为待优化变量的非线性规划(NLP)问题进行求解。以加入惩罚因子的电池寿命模型为目标函数,将复合电源电动汽车中的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可循环次数)与单一电池能量源在NEDC循环工况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伪谱法优化的复合电源可减小电池组的安时流通,缩小电流、功率波动范围,其电池组功率、超级功率均与需求功率出现了分段的线性关系,且复合电源中电池等效寿命较单一电池能量源提高25.61%,本文中为复合电源的能量管理策略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的优化方法,为匹配最优系统参数奠定基础,还可作为其他优化策略的评估基准。  相似文献   

10.
程海潜  旷新辉  宗伟  李清  沈力 《公路》2021,66(11):193-195
现行规范对高大支架稳定计算采用半经验法,通过稳定荷载控制支架设计.从能量守恒准则出发,通过变分法介绍了节点半刚性假定下压杆稳定承载力的简易计算公式.通过与规范JGJ300、规范JGJ166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能量法公式计算简便,结果介于规范与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值之间.将其用于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节点抗弯刚度、截面惯性矩、布置步距,稳定荷载随架体高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IIR滤波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中能量函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利用HOPFIELD的能量函数来解决IIR滤波器的稳定问题,只用了一个人工社网络电路就可完成,而且计算速度快,避免了复杂性,可应用于快速变化信号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地震荷载作用下,桥梁伸缩缝处的碰撞反应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线性计算方法(等效能量阻尼法),从随机理论的角度推导出简化计算公式。并对一座实桥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此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泥稳定基层产生收缩裂缝难以避免,并容易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故在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摊铺后养护的1~3d内,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其产生网状细裂缝,避免产生宽或长的裂缝,形成了理想的裂缝分布模式.采用内聚力模型对裂缝分布模式进行模拟,并对预裂缝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与间距大、数量少而宽的裂缝相比,间距小、数量多的细裂缝引起反射裂缝的可能性要小很多,预裂缝技术释放了早期水泥稳定基层内部由于干缩和温缩蓄积的部分能量.根据能量最小原理,系统的能量越小,系统越稳定.基于能量法的内聚力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裂缝,解释了预裂缝技术的本质机理,为预裂缝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块极限平衡法的边坡抗滑稳定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极限平衡条件出发,结合目前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即分块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进行抗滑稳定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函数。利用一次二阶矩法确定边坡抗滑稳定可靠指标,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斜拉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考虑几何及材料非线性的能量方法分析了斜拉桥的极限承载力,主梁、斜拉索、塔及外荷载的势能均被考虑进入能量方程。该法计算简单、精度高、便于实用。  相似文献   

16.
土质隧道施工变形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质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会遇到初期支护收敛变形大围岩难于稳定的问题。在设置二次衬砌后还会出现衬砌开裂现象。文章结合一工程实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斜拉桥的纵向稳定性,研究了两个重要问题:(1)在充分论述了平衡法处理梁柱稳定问题的可能性之后,提出了等效弹簧刚度的概念,借助于该概念和公式(3)以及几何方程,成功地使平衡法得以应用于斜拉桥稳定问题的研究和计算。它比能量法有其独到方便之处。它不像能量法那样要求寻找有时难以找到的变形位移函数,对于不对称情况尤其难找,而且数学演算较繁。(2)上述成果,使我们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斜拉桥的纵向压屈与荷载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斜拉桥主梁的纵向失稳不一定发生在布满活载时,而很可能坍塌于局部承受活载的情况下。这就改变了人们的通常观点。这里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有时,局部承受活载时的压屈荷载,与布满活载下的压屈荷载相差无几;有时,局部承受活载时的压屈荷载,比布满活载下的压屈荷载还要小。  相似文献   

18.
王伟  高星  刘孝卫 《隧道建设》2019,39(8):1239-1246
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浅层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和地震波法超前探测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地质结构的反演结果,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也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介绍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最大振幅法、能量比法、STA/LTA(长短时窗比)法和AIC(峰度赤池信息量准则)法,利用云南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1组地震数据,对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LA/LTA算法拾取的初至时间更为精确,AIC法、能量比法次之。进一步利用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几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能量法对钢主梁双伸臂梁受横向荷载时的稳定承载力进行研究,推导了双伸臂梁受横向荷载时的临界弯矩近似计算公式;同时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双伸臂梁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弹性弯扭屈曲分析,将其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推导的临界弯矩近似计算公式满足工程所需计算精度;分析了双伸臂梁稳定承载力随荷载比、简支跨跨度、悬伸比及荷载作用位置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7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β相平面鞍点位于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的分界处和初始稳定相点集合对应稳定域的性质,确定了稳定域边界函数,而将能量相平面方法应用于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对典型转向制动工况下有/无ABS时的方向稳定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β相平面和能量相平面可定量评价制动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