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2.
有话好好说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摩友,如今相当一部分已过不惑之年。记得八十年代,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梦想着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摩托车。时过境迁,如今要是骑着摩托车上街,往往得到的不再是路人艳羡的目光,而是飞来的白眼。骑台好车吧,人家说你神经病,有钱怎么不买汽车;骑台破车,人家说你穷得只能骑车了,见到警察都可能要被多问两句。我觉得一部分国民对摩托车的偏见,相当程度是由于社会舆论的导向造成的。连前两年春晚的小品都有这样的台词:"怎么不买汽车啊!没听过那句话吗,要想死得快,就买用脚踹!"摩托车俨然成为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两年前街头的一次偶遇让我走进了这个摩托车世界。说句内心话,我很喜欢贵刊,因为它给予了我丰富的摩托车知识,并培养了我对摩托车的良好兴趣。下班回家抑或是周末闲暇,我都会捧着一本《摩托车信息》细细地品味其中每一个段落。虽然,我也是一个十足的汽车爱好者,但是我很反对“摩托车产业是一个夕阳产业”这一说法。因为,汽车和摩托车作为交通休闲工具是并不冲突的,正是因为摩托车那种人车合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驾驶乐趣和集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为一体的风  相似文献   

4.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被评选为"中国三轮车工业40年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我倍感荣幸,也略表惶恐,毕竟在中国摩托车行业还有许许多多可获得这一殊荣的同志们,在此我对主办盛会的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以及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中国摩托车界的各位元老以及同行们,才能在摩托车行业发展40年后的今天,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和见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达  亚萍 《摩托车》2012,(12):29-35
ATV解读ATV是All Terrain Vehicie的缩写,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意指"全地形车辆"。ATV不是汽车,但传统的越野汽车具备的功能它都有;ATV不是摩托车,但就发展渊源上与摩托车又不无关系。ATV演绎到今天,已经拓展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庞大族群,与汽车、摩托车的"边界"并不清晰。由于国内对ATV的认知和接触较晚,  相似文献   

6.
经常骑车的摩迷都知道,合理的保养有利于延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想让车骑得长久,日常保养非常重要。维修通常都是在摩托车出现故障时进行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日常保养则是在摩托车无故障的状态下进行的,爱车的人一有空闲就鼓捣车,手懒或不太爱惜车的车手十天半月也不会收拾一下。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在大街上见到两种摩托车:一种从里到外干干净净,让人看着心里舒服;一种则灰头土脸,让人一眼都不想多看。与汽车相比,摩托车除了少了两个轮子和驾驶室之外,汽车有的摩托车也基本不缺,像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操控系统等都具备。对汽车来说,定期维护保养是每一个驾驶员都清楚的事情,同为交通工具的使用者,摩托车驾驶员在这方面却没有这样自觉。其实摩托车的保养比汽车简单多了,很多方面车手自己就能解决,也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参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举办的这一活动。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销量达到了1300万,全国人民都在为之欢呼,其实这种光荣的事情,摩托车行业在17年前就办到了,中国摩托车自1993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产量第一,而且已经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所以摩托车行业发展是非常好的。  相似文献   

8.
玩家范儿     
我喜欢骑摩托车,这也许和我的工作和性格有关。重庆忠县是我的老家,在主城打拼的这几年,主要从事市场深度调查工作,一有空闲就带着女朋友骑车旅游。市场调查靠双脚效率低,有了摩托车就不一样了;休闲旅游可以到大自然里放松心情,汽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可以,事业、旅游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它们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有张有弛,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4,(7):20
<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摩托车都是公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几乎所有摩托车骑士都对这一点有所体会,并且会随着其摩托车生涯的延续而越来越深刻。汽车受到其钢铁外壳的"全面武装",我们确实"惹不起";而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随意穿行的行人、电动车及其他非机动车,摩托车骑士也总会在惊慌之余大吐苦水,因为他们是在法理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同样惹不起。那么我们的摩托车生涯是否就会伴随着各种担惊受怕而度过了呢?别担心,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来应对。近年来,摩托车加装行车记录仪已在国际上形成趋势,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摩旅爱好者在摩托车上或者头盔上架起微型摄像机,一方  相似文献   

10.
梁书安 《摩托车》2003,(8):29-29
我是一个具有八年摩托车驾龄的摩迷,骑摩托跑了8万多公里,从125mL到150mL先后更换过两次摩托车,现正酝酿更换第三辆车,这一次应该是250mL的车或车速更高的公路跑车。同时,我还是一个具有多年汽车驾龄的汽车爱好者,曾驾驶过多种型号的汽车,安全行驶5万多公里。但两者相比,我还是更偏爱摩托车一些。 此外,我还有两个与摩托车有关的业余爱好,一是驾驶摩托车外出野钓,二是驾驶摩托车长途旅行。平时,除了自己的爱车之外,只要有机会,朋友手中不管是什么型  相似文献   

11.
正1月8日,中国摩托车行业2021年的开年盛会——"2020中国摩托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典礼"在摩都重庆隆重召开,行业众多重量级人士齐聚一堂,见证并表彰2020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突破与成绩,共同展望2021年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这是一场目前行业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大规模的盛会,由中国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专业、影响力的媒体——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和摩信网主办,得到了重庆市经信委、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相似文献   

12.
Emao 《中国自行车》2008,(2):13-15
第九届印度国际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展览会于2008年1月10~18日在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是亚洲最大的汽车专业展览会之一,受"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称号的诱惑,我奉命踏上了这条"神秘"的参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X-BOW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弩或者弓箭,而在汽车界它是一款基于赛车理念而打造的一款街车,对于热爱驾驶卡丁车的我来说,能够获得这次试驾机会自然非常兴奋。KTM是奥地利摩托车厂商,鉴于我对摩托车的有限了解,我在这里只能说它们生产很多种车款,有越野车有赛车,仅此而已。而X-BOW则更像是高层脑子一热而生成的想法,不过好在这个主意并不差,况且会做摩托车厂家的对于如何打造一辆驾驶乐趣十足的汽车都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也是一个摩托车运动的爱好者,工作之余,经常骑着我的爱驹出去旅游,摩托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拥有摩托车的我对于能给予我摩托车带来安全感的"防盗器"有着特殊的情结!结婚那年,家里人买一台铃木GS125摩托车送给我们。我对这台车非常爱惜,除了作常规保养之外,还加装了防盗器和一把上好的防盗锁。心里才稍有点安全感。因我家住在六楼,摩托车经常停在一楼,所以在家吃饭都经常从阳台上探出头看一下爱车是否还在,连吃饭也不放心。  相似文献   

15.
一个雨天     
《汽车生活》2008,(2):160-160
我在考取汽车驾照前,18岁便先考获了摩托车的驾照。摩托车的购置成本低,停车费油耗也低,当年我在念书的时候,下课后拼命地打工,赚到足够的钱便买了一台二手的YAMAHA摩托车,是250cc排量四冲程的半跑车设计。有了这摩托车之后,天地突然间大了很多,人生也好像加速起来。开过摩托车的人都应该知道,摩托车的速度感绝对要比轿车强烈得多,那股狂风刮在身上的感觉,无论你穿多少衣服,仍然是清晰感觉到的。而且,人在驾控摩托车,感觉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台超级  相似文献   

16.
王晓岚 《摩托车》2003,(6):24-24
如果说我对摩托车的钟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丝毫都不过分,且深恐招来“玩物丧志”之嫌,因为这十几年来,一天看不见摩托车,美酒佳肴也淡而无味;一天不骑摩托车,深夜的梦境中也会驾车狂飙…… 我对摩托车的痴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从我第一次试骑“嘉陵50”时起,我的生命就与“摩托车”这三个字紧紧地系在一起了。 1993年2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把现在与我朝夕相处的伴侣——幸福XF250D摩托车“迎  相似文献   

17.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18.
李志强 《摩托车》2005,(8):30-30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过去一直靠公共交通工具来旅游,常常是白天观景点,晚上乘车赶路,景点玩完以后,印象却不深。由于喜爱旅游,我便为之而学骑摩托车,因为摩托车具备汽车和自行车的优点,别人是先爱驾车后爱旅游,而我则与他人相反。1998年41岁的我开始学骑摩托车,一个月后拿到驾照,我很快就买了一辆长春铃木AX100型二手摩托车。从此,这辆车跟随我跑遍了云南的许多地州,行程近一万五千公里。这几年,云南修了几条高速公路,95%的进滇汽车选择了高速公路,而原来的省道国道则空旷了很多,摩托车行驶的空间大了,行驶的安全性也增强了。从2000年起,我…  相似文献   

19.
难舍难分     
宋发远 《摩托车》2005,(2):30-30
笔者酷爱摩托车,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摩托车,尽管那时所见的摩托车都是一跑一"留"烟(就是现在的二冲程摩托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也要拥有一辆人见人爱的摩托车。正是这份决心,注定了我将与摩托车结下不解的情缘。从小学到中专毕业,从课堂到社会,从工作到生活,摩托车已成为我魂牵梦萦的两轮"情人"。 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朋友家里第一次看到了《摩托车》杂志。我为书中精彩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入浅出、实用通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读者和车迷朋友们: 你们好!很荣幸能在"博士信箱"栏目里与大家相识,在此,我谨向<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和车迷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通过近几年的交流,我深深地被你们的求知欲望所感动.我也是一名摩托车驾驶者,这辆坐骑也会出故障,因此,你们的急迫之情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