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2021,(9)
正对于资深骑手来说,雅马哈YZF-R7是一款不可取代的跑车——这款亮相于1999年的跑车,搭载了液冷、DOHC 20气门、汽缸排量749m L的并列四缸发动机,专为比赛而生!为了满足竞逐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和铃鹿8小时耐力赛的规则,当时雅马哈推出了500台市售版YZF-R7,可谓是凤毛麟角,被视为摩托车发烧友和收藏家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雅马哈发布了旗下经典轻型运动街跑车型YZF-R3和YZF-R25的2021款全新配色,并宣布于2021年1月15日起在日本上市销售。雅马哈R3和R25均以"每天都能乘坐的超级摩托车"为理念开发,除了运动造型和行驶性能之外,还兼顾了日常使用的方便性,广受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中心的顾客层的支持与喜爱。空气动力学三角骑乘姿势根据人体工学设计,新车经过调整后无论在油箱夹持或压低身躯加速时,都能获得更舒适的骑行体验;搭配前挡风板,更易感受到破风而行的赛道快感。  相似文献   

3.
正雅马眙在1998年推出的第一代YZF-R1,到2015年已发布了七代作品。回顾第一代YZF-R1在1998年初推出时,以600级身驱藏着1000级发动机作为卖点,二轮超级跑车的定义又再改写,厂方把它称之为:"不妥协的超级运动机器。"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雅马哈YZF-R1 SP。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是雅马哈走过的第60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年份,雅马哈发布了60周年纪念版YZF-R1和YZF-R6。60周年纪念版车款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整车黑白格搭配明黄色的复古涂装。随着2016款YZF-R6的发布,R6的变款迷局暂时得以澄清。历史上最长时间没有改款的R6还将延续生产,这也打破了之前关于R6即将采  相似文献   

5.
正它,是为速度激斗而生的"好战分子"。自问世以来,雅马哈YZF-R1以强悍的动力、强大的车架性能、灵活的操控以及优雅的设计著称于世。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YZF-R1不断融会更多、更先进的赛车技术,演进得越来越战斗、越来越犀利!时至今日,YZF-R1已经叱咤江湖20年。让我们做个简短的回顾,作为向这款经典战车的衷心致敬!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5,(5)
<正>在国内150m L级街车领域,雅马哈的"劲豹""劲虎"系列摩托车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车系,至今仍为广大车迷津津乐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车迷需求的增加,从前的经典车款已是力不从心,所以,2015年4月9日,车迷们期待已久的YS150正式上市。强悍之"芯",实力打造YS150是以雅马哈全球同步车款FAZER150为蓝本而全新开发的,与之前上市的YS250属于同一车系,因此被车迷称为"小飞致"。但  相似文献   

7.
赵飞英 《摩托车》2015,(2):46-49
雅马哈推出的轻型跑车YZF-R125,以较轻的质量、操控灵活的车架、激进的跑车造型以及较低的价格,受到了很多年轻骑手和入门骑手的喜爱。随着驾驶水平的提高,不少骑手提出了新的要求:能不能让这颗124mL的"动力心脏",迸发出更多能量,从而让骑手获得更多乐趣和刺激?2015年,雅马哈给出了超出期待的回答一传闻已久的YZF-R250并没有亮相,更加犀利的YZF-R3强势登场!  相似文献   

8.
中量级运动摩托车一直占据着极高的市场份额,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竞争最为剧烈. 1987年,世界摩坛刮起一股强势"飓风",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这就是本田首次推出的"飓风"CBR600(Hurricane 600)."飓风"最大功率63.4kW,干质量却只有182 kg,400 m耗时仅为11.7 s,最高车速可达229.3km/h.多年来,本田600mL中量级运动摩托车随着科技、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而发展,已经进化为锋芒锐利、威慑力极强的跑车.但是1999年自雅马哈推出强大的YZF-R6后,本田忽然发现世界已经不属于自己,更轻捷、更霸道的YZF-R6压住了CBR600的风头.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5,(11)
<正>2001年,当雅马哈首次推出TMAX时,就在踏板车市场掀起波澜——这辆踏板车一举颠覆"乖乖仔"的形象,动力充沛、操控灵活,从而开启了踏板运动之先河。经过十余年的进化,到2015年最新一代的TMAX IRON MAX,造型变得更激进,动力更强劲,车架更运动,已经完成了从"绵羊"到"饿狼"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0.
马文龙 《摩托车》2024,(4):50-55
<正>由于欧洲国家实施比欧V排放标准更严格的欧V+标准,雅马哈决定,从2025年起,将停止欧洲市场的YZF-R1/R1M销售,部分车型将只供应给赛道竞技之用。这意味着,已经进化了26年的“阿姨”,将在欧洲市场率先按下暂停键!联想到2021年YZF-R1刚为雅马哈拿下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冠军,联想到YZF-R1令人热血沸腾的极速飙驰,联想到YZF-R1为骑手创造的激情体验,这个消息确实令人惊愕!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17,(11)
正目前国内250m L级别车款已经相当丰富,并且有向多缸发展的趋势,如果现在还有一款单缸250m L街车面市后希望大卖的话,那这款车或者很便宜,或者就真是一款高性能、高度娱乐化、运动化的街车。春风250NK,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横空出世的新车型。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国产小排量踏板车,更多人的印象是省油、实用、经济环保,并不会和运动有太多关系,这也难怪,因为国内125m L~150m L级别的运动踏板车型屈指可数,尤其是大陆地区,踏板车的运动文化并不盛行,这也间接影响了厂家生产的产品取向。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则恰恰相反,小排量运动踏板层出不穷,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款来自三阳的FNX 150运动踏板车。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5,(12)
<正>2013年,川崎赛车队的骑手汤姆·赛克斯在赛道上表现神勇,勇夺WSB世界冠军奖杯;2014年,赛克斯尽管8次登上分站赛奖台,但仍然憾负阿普利亚骑手塞尔文·朱因托利;2015年,川崎强势回归,骑手乔纳森·雷驾驶全新改进的ZX-10R,以总分高出第二名132分的绝对优势,再次夺冠!同时,赛克斯又占据了季军位置,让川崎如愿以偿坐上了厂队冠军宝座!自2015年起,超级跑车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动力大战,雅马哈YZF-R1、阿普利亚RSV4、杜卡迪Ponigale 1299等,都齐刷刷地挺进了"200马力俱乐部"。最新一代的"忍者"当然也不例外。NINJA  相似文献   

14.
雅马哈生产的YZF-R1是一款让许多车迷望而生畏的机械怪兽,1000毫升级的强劲动力使其具有非同一般的加速性能.进入2001年,雅马哈以R1为蓝本,推出了FZS1000,车迷称其为R1的“瘦身版“.……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10,(1):62-62
<正>JS150-3"R6"是建设集团联合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公司,在雅马哈SRZ150发动机平台基础上,继承和发扬SRZ150"劲豹"的鲜明特点,打造的一款新型时尚动感街车。相比"劲豹","R6"在外观上保留了经  相似文献   

16.
<正>排量只有300mL,净质量仅为150kg出头,轴距不到1400mm……毫无疑问,YZF-R3就是不折不扣的轻型车。可是,这台并列双缸发动机的超强的运动性能,让所有竞争对手,都不敢轻视这位轻量级跑将!2019年,YZF-R3再次进化—超过30kW的峰值动力、高规格的倒立式前叉、长摇臂设计的车架、降低了7%的风阻系数、提高到190km/h的极速……这些高性能的指标,让YZF-R3更加出类拔萃,在公路上霹雳飙行、追风逐云!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信息》1999,(5):40-40
1998年9月15日至20日在德国慕尼黑隆重举行了为期6天的’98国际摩托车贸易展览会。近800家摩托车、零配件及其它配套用品生产厂家参展,规模空前。在此次展览会上,雅马哈推出了瞄准’99欧洲市场的新款运动车YZF-R6和美式太子车XVS1100 Drag Star。另外还展出了参考样车新750ml(YZF-R)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YAMAHA终于将YZF-R3(简称R3)引入国内,算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作为一款定位偏运动的车款,首秀自然要在赛道中展现自己的运动实力,所以YAMAHA将试驾活动安排在了高规格的珠海国际赛车场举行,并且请来了冠军车手李郑鹏亲身指导。同时活动也创新的模拟了真实比赛的赛程,安排了练习赛、排位赛和正赛,让大家的参与感更强,也更能体验R3的运动基因。R3"好"大家都知道,但此次引进的R3到底好在哪呢?  相似文献   

19.
张华  戴祖念 《摩托车》2022,(12):60-70
<正>39800元的售价,将小排量进口街车的最低价再次刷新,售价从之前的4开头来到了3开头,让广大车友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进口品牌街车的乐趣,这款懂车友的新车就是雅马哈MT-03。这一次雅马哈不惜冒着“打压”自家YZF-R3的风险,将MT-03的售价定在了4万以下,要知道发布之后降价容易加价难,所以雅马哈这次是下了狠心。除了对于市场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谁能历久弥新,长久熠熠生辉?雅马哈YZF-R1超级摩托车就是不错的例子.魅力四射、叱咤风云的YZF-R1自1997年9月问世后,世界上第一辆速度最快的超级摩托车诞生了,全世界无数摩托车迷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家园.1998年该车荣获"世界十佳摩托车".但雅马哈公司并未以此满足,短短7年间,YZF-R1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改进,不断给车迷带来新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