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深圳地铁7号线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结合经验计算公式,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后期施工隧道对先期施工隧道的影响。基于实际工程中存在的5种工况,对比分析隧道在不同空间角度和净距下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以及后期施工隧道对先期施工隧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了我国电力机车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从引燃管到交直交机上的历程,反映了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牵引发展的影响,对电力机车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交-直-交传动技术应用于机车动车具有明显的优点,70年代以来被世界各国铁路广泛采用,已形成一种趋势,本文简要地叙述其优势,并就减轻机车重量、高粘着、高动力学性能和改善通风等机械部分的设计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与转差闭环控制相比,矢量控制可使异步电机获得更好的动态响应,显著提高机车性能,文章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电压解耦型矢量控制方案和相应的脉宽调制规律,并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单片机的双微机控制系统,以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地铁荷载作用下叠交隧道长期沉降的半解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软土中隧道结构的长期沉降分为三部分:一是隧道底部土体蠕变变形引起的沉降;二是交通荷载长期循环作用引起土体累积变形产生的沉降;三是交通荷载引起土体累积孔压的消散产生的再固结变形导致的沉降。采用Mesri蠕变模型,可考虑土应力历史循环累积变形和累积孔压模型,并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相应模型中的应力计算参数,同时利用软土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获得相应模型的试验常数,运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隧道沉降,提出一套叠交隧道长期沉降的预测方法,并对上海西藏南路隧道与地铁8号线叠交段长期沉降进行计算预测,计算结果接近于地铁实测长期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7.
8.
交-直-交电力机车PWM调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适合于交-直-交电力机车的脉宽调制(PWM)方案,针对逆变器开关频率低的特点专门设计谐波优化SPWM调制方法,提出中间60°过渡方法,实现了异步SPWM、同步SPWM、谐波优化SPWM以及方波工况间的平滑过渡.该系统完全由单片微机实现.  相似文献   

9.
石岩 《上海铁道科技》2012,(3):11-12,10
针对2012年上半年以来南翔编组站日均产生交换车数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写实、调研等方法对交换车流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减少系统间交换车流的对策措施,以期达到降低车站重复改编作业、提高运输效率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制式TDCS的结合有2种方式:D/D结合方式和交叉互控方式。就这2种结合方式的目的、结构、原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根据在成都铁路局应用的经验,实际比较了其优缺点,旨在为同类系统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实际生产中下料问题的建模过程,提出了利用LINDO求解一维和二维的下料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结合预处理和三维谱回归(3DSR)方法进行三维人脸识别的算法框架,提取有效的判别特征来克服3D人脸图像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噪声、表情和姿态等的影响。首先通过预处理步骤,从输入的人脸图像提取面部区域进行三维数据的匹配,克服大姿态变化的影响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整个3D人脸识别性能。为处理大的表情变化和数据噪声,引入谱回归的概念,改进的三维谱回归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局部统计信息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并避免通常方法中密集矩阵的特征分解问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中使用包含大姿态和表情变化的CASIA三维人脸数据库。实验结果显示算法有效、鲁棒、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地铁线路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有助于快速实现三维视景仿真。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线路路径点的坐标计算方法;采用Unity3D和C#程序,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读取与路径生成;采用线渲染器组件和生成Mesh网格的方法,实现了轨道、道岔等模型的创建;并通过Douglas–Peucker算法,实现对轨道三维模型的简化,有效提升了画面渲染速度和帧率;运用碰撞检测、消息广播等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漫游和列车运行模拟。基于该研究开发的软件可快速构建地铁线路模型并进行驱动,为地铁运营场景仿真提供三维视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阐述车车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利用列车在RBC中的注册数据(车次号)及同方向列车在区间内相对固定的运行顺序,在RBC端加入列车通信管理单元协助列车完成身份识别,并对特殊情况下的列车通信管理单元的布置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利用D2D技术实现车车之间的信息互通,在结合C3线路列车的运行特征与D2D技术的模式特征后,选择D2D基站中继模式建立前后行列车的通信模型。在车车通信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故障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可靠性满足目前铁路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二维和三维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接触网模态、接触压力、接触线抬升位移、弓头振动加速度及其频谱特性,分析了两种模型在弓网耦合动力学仿真中的区别;采用三维弓网模型分析了接触网在横风作用时,接触线风振位移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二维和三维弓网模型获得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弓网横向相对运动对其垂向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小;三维模型适用于横风条件下的弓网动力学仿真,横风载荷对弓网接触压力具有显著影响,导致弓网受流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7.
魏鸿亮 《铁道车辆》2008,46(4):18-20
介绍了D45型落下孔车的主要用途、主要结构、性能参数和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8.
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机车车辆厂研制的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是以240/275ZJD系列柴油机为动力的一组机车的统称。240/275ZJD系列柴油机采用合金铸铁机体,可提供全纤维锻钢曲轴,配备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和增压设备。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采用交直流牵引主传动装置,主发电机采用TQFR3000E型系列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直流牵引电动机为ZD109B型鼻悬式或ZD106A型全悬挂的电动机,主整流柜由ZP2000 32型硅整流元件组成,机车配备电阻制动装置。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也有采用交直交电传动装置的机型。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走行部的新技术有:滚动抱轴轴承箱、25°压力角的牵引齿轮;适应高速机车的高圆簧和全悬挂装置;适应小半径曲线机车用的径向转向架。机车广泛应用单元制动和弹簧停车装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D2D (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的列控系统车车通信(T2T,Train to Train)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产生的干扰问题,考虑在保证车车通信用户和车地通信用户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车车通信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图论的加权二部图建立信道分配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KM算法(IKM,Improved Kuhn-Munkres)为车车通信用户分配信道,最后对功率进行调整,使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列控系统车车通信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的干扰问题,既满足列控系统通信需求,又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列车智能运维领域,列车外观异常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到采用线阵相机2D成像图像识别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智能巡检要求.基于2D成像的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解决人工巡检速度慢和因疲劳导致漏检等问题,但在与成像平面垂直的第三维度上出现的异常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2D/3D成像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避免了在2D成像过程中由于光照、水渍、灰尘等原因造成图像像素值变化过大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地铁列车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