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华 《中国船检》2013,(10):68-70
随着银行贷款在航运融资中的退避三舍,航运产业基金逐渐成为船舶融资的外援。然而,资金市场向来纷繁复杂,航运下行五年,危机冲击了整个航运基金业,德国老牌KG航运基金溃不成军、无力抄底,而场外基金却可在低谷突然发力,斩获良多,机会与风险如影随行,那么,如何抓住机会,又将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才能踏准市场的节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异常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国造船业正在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被各大银行看重。在次贷危机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形势下,造船市场将何去何从?金融机构相应政策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3.
李若谷 《世界海运》2009,32(4):32-32
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异常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国造船业正在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被各大银行看重。在次贷危机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形势下,造船市场将何去何从?金融机构相应政策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5,(10):44-49
德国KG基金是国外比较成功的船舶基金之一,该基金的成功得益于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开拓船舶及海工产品融资租赁市场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效仿KG基金模式,充分利用KG基金模式的优势,以达到既降低出租人融资租赁成本,又减轻承租人赋税压力之目的。通过分析KG基金模式的优势,研究KG基金模式下船舶及海工产品融资租赁的法律风险,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为中国企业以KG基金模式开展船舶及海工产品融资租赁1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华 《中国船检》2014,(1):28-30
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作为支持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开发银行如何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推动中国船舶工业良性健康发展?为此,记者近日对国开行船舶融资中心(下称船舶融资中心)专职副主任顾安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欧债危机如第一枚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爆的连锁反应让船舶融资雪上加霜,各大银行忙于招架,自顾不暇。面对欧洲银行撤出留下的船舶融资缺口,谁将继欧洲船舶金融银行后来填补这巨大的缺口?  相似文献   

7.
徐华 《中国船检》2013,(12):58-60
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多家企业签署协议,以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信贷条件吸引境内外船东在国内造船企业订造高端船舶,该系列框架协议及融资协议涉及金额近40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力支持国内骨干造船企业争取高端船型订单,并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那么,在船舶行业去产能化与深化发展的艰难变革之中,政策性资金是如何选择资金的投向?投放的时间窗何时打开?窗口又会向谁打开?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将为船舶、航运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上海航运金融服务现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与新型的船舶融资方式,其次进一步分析船舶基金的三种国际典型模式,最后结合中国船舶产业基金,分析了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问题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08,(3):35-35
正当西方银行收紧船舶融资信贷政策,船东贷款越来越困难时.市场出现了重大转机。意大利航运公司破天荒地向中国银行机构进行融资活动.融资条件是船舶必须在中国船厂建造。这意味着.在美国次贷危机扩散及中国银行业“水源充足”的双重影响下.欧洲船公司.船东与中国造船厂、银行的合作机会与层次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在第四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期间,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助推资源整合主题论坛于6月10日下午在天津举行.主题论坛上,船级社、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船舶企业,金融机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船舶基金发展机遇,以及利用这一平台来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融合,积极推动航运、船舶制造、货主物流等产业链资源整合.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在论坛上作了主题为"船舶行业欢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言.本刊记者据此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船舶融资市场上银行业为规避风险正大幅缩减市场投入,船舶租赁、证劵市场等融资方式占据市场份额较小,无法弥补银行撤出所造成的融资缺口,资金紧缺将依旧是今年市场的主调。那么,中国船舶资本到底将如何迎接世界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资资本时代到来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船舶融资的发展变化非常大.50年代是以欧洲特别是英国的资本为主,当时采用内部融资方式的比较多,以英国船东为代表:60年代是以日本、中国香港为代表的融资租赁方式;70年代泡沫经济的高峰,使融资租赁达到了高潮,这个阶段也是日本造船工业发展和其资金产业链形成的一个高峰时期:8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了投融资规模急剧下降:90年代随着航运业的恢复,出现了政府贷款,船舶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韩国最现代化的LNG船型的发展,就得益于或得助于船舶基金,特别是国际船舶基金对它的支持,推动了韩国造船工业在这方面的发展:21世纪头十年,融资规模剧烈震荡.  相似文献   

13.
邢丹 《中国船检》2014,(6):8-12
与国外船舶融资租赁业相比,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属于典型的后来者。但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以及船市的持续低迷,世界船舶融资开始出现“西退东进”趋势,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也因此迎来一波发展高潮,而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更是给了国内航运和造船更多的猜想和期待。那么,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迅速崛起的背后,经历了怎样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未来的发力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11):I0019-I0019
日前,德国的Fondsresearch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警告称,德国船东的财政困境和KG基金模式下的船舶公司的状况还在持续恶化,德国利用KG基金建造的船舶普遍都存在流动性和债务问题。在其数据库中的837艘船舶中,有355艘船舶正在进行资金重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银行在融资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总体上收紧了船舶融资,尤其是在欧元区,涉足船舶融资业务的银行数量也在减少。另外一些常见的船舶融资渠道,如债券和公开募股也被极大地限制了,但是大多数私募基金却一直在船舶市场上等待出手机会。  相似文献   

16.
徐华 《中国船检》2013,(7):62-65
如今造船业与航运业,东边日出西边雨。当航运市场还在低位徘徊之际,造船市场却悄然出现了反弹。市场中,资金无形的手已经悄无声息地将形势逆转。希腊船舶金融咨询公司Petrofin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些西方银行的数据显示船舶融资贷款有清晰的回升迹象。一直寄希望于中国资金来填补的船舶融资空白,似乎又要物归原主。这一华美的资金盛宴是否只是短暂的南柯一梦?来不及舔舐伤口的银行业如何起死回生,喜从天降的造船业又将如何享受这饕餮盛宴,而更加伤痕累累的航运业又将如何消受这过剩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业融资决策系列研究之三──国际航运业船舶融资资金的来源(下)邵瑞庆三、权益资金国际航运业船舶融资的权益资金来源于航运公司的营运利润与资本利润留存。其中资本利润由出售资产或发行股票和股份而产生。(一)股赐市场在80年代初,船东通过股票市场增加权...  相似文献   

18.
殷毅 《中国船检》2008,(6):30-35
近年来,伴随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融资风生水起,两者水乳交融,共同成长。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风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业,特别是作为船舶融资龙头银行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如何因时而动,创新服务产品,继续为中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扯起“金帆”。  相似文献   

19.
杨莉 《中国船检》2011,(9):24-24
2011中国(大连)船舶融资研讨会于9月7日至9日在大连举行。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印度ESSA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中远船务工程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中船基金围绕船舶融资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袁媛 《水运管理》2011,33(5):15-16,19
从船舶类产业基金运营的实际操作出发,探讨其对于产业联动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各参与主体的具体分析,认为借助船舶类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造船、航运、物流等实体经济的相关产业与金融企业在基金运作的各个环节可以展开密切的合作,一方面有助于解决资金层面的融资平台、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可在业务发展的层面提升基金操作的专业度,并就具体操作环节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