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等截面连续梁桥顶推施工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湘 《公路》1994,(11):20-23
应用三弯矩方程和力的叠加原理,研究等截面连续梁桥在顶推过程中由箱梁自重、悬臂端部分箱梁和导梁所产生的力矩作用下的受力计算和主梁的日照温差影响。并导出同跨径、等截面连续梁支点弯矩的计算表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PC组合小箱梁顶推施工的可行性,指导顶推施工设计,以吉安市深圳大桥为背景,对顶推施工中结构性能及顶推施工设计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该桥为(61+8+61)m波形钢腹板PC组合小箱梁桥,小箱梁分3段,每段采用分块预制组拼顶推施工,钢导梁由第一段小箱梁的波形钢腹板、纵梁、大横梁、加劲肋等组成。采用有限元法模拟顶推施工过程,分析主梁弯矩和应力以及导梁前端挠度,研究导梁刚度、自重以及临时墩位置等参数对主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顶推方案,主梁受力性能满足要求;施工时需将导梁设置预抛高,确保其安全通过临时墩;导梁刚度和重量均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且在满足导梁刚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减轻导梁自重;设置临时墩可以减少钢束用量、简化导梁构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时墩应靠近跨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以长沙市湘府路湘江大桥跨京广铁路联为工程背景,将该联顶推施工钢导梁试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该联的平面杆系计算模型来模拟整个顶推施工过程,得到钢导梁在顶推过程中在导梁与主梁连接处的最大弯矩的最不利工况,并确定钢导梁试验方案;然后针对钢导梁试验实施过程中主梁与导梁连接处梁体出现裂缝的现象,建立该联的空间实体模型分析顶推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情况,探讨钢导梁试验重要性,并进行相关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一致,计算得到在梁体出现裂缝位置处(即主梁与导梁连接处腹板的下部)存在较大拉应力。  相似文献   

4.
以舟山市富翅门大桥富翅侧引桥的7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桥梁专用计算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步履式顶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箱梁顶底板混凝土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顶推过程中主梁局部受力安全,且施工过程中主梁总体变形量不大;在顶推过程中主梁临时墩及各墩旁托架位置处均未出现负反力,即顶推过程中不会出现支点脱空的现象;施工过程中钢导梁的前端竖向位移较大,施工时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处理措施,同时应注意对钢导梁与主梁的相对横向偏位进行及时的纠偏,防止钢导梁因扭矩过大而发生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5.
顶推施工中导梁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仲初  张华平 《世界桥梁》2005,(4):41-43,47
导梁的长度、刚度及重量在顶推施工阶段对顶推主梁的内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合理配置是全桥顺利顶推的关键。从顶推施工阶段主梁的内力分析入手,并结合某大桥利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了导梁结构参数对主梁内力影响的敏感性分析,为顶推施工中导梁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沩水大桥为六孔3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全长240米,分为四孔一联和二孔一联。上部构造采用多点顶推法施工,为了减小顶推过程中箱梁的悬臂弯矩,采用在箱梁前端设置钢导梁方案。本文就导梁设计与施工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南汊主航道桥为(100+102+148+938+148+102+100)m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边跨主梁采用钢箱结合梁,即钢槽梁+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截面。边跨主梁采用先顶推架设钢槽梁,再在其上安装预制桥面板,最后施工湿接缝完成体系转换的总体施工方案。边跨钢槽梁顶推采用步履式顶推,钢梁在工厂制造完成后船运至墩位,利用浮吊吊装至桥塔墩墩旁托架,焊接完成后由中跨向边跨方向顶推。对边跨钢槽梁顶推架设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指导顶推施工中墩旁托架、临时支墩、导梁等大临结构设计,并采用三节间钢梁顶推技术、支架应力应变监控、大行程多点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实时动态纠偏等关键技术,保证了边跨钢槽梁架设的工期、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验证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2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并将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均偏小,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66.0%、85.4%及88.3%,其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降低幅度最大;再生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按照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方法,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大25%左右,而跨中挠度计算值较试验值小10%左右,即公路桥梁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值大于试验值;公路桥梁规范关于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不直接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利用国内外既有典型试验数据,分别对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验证。修正后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分别用于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某拱形连续梁进行分析,通过与同等跨径连续梁桥的受力状态对比,结果表明,拱形连续梁的主梁在恒活载作用下正负弯矩较连续梁桥大幅减小,结构刚度也更大。对拱形连续梁结构的矢跨比进行参数化分析,说明矢跨比对拱形连续梁的内力、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解析方法对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两种体系进行了受力及变形分析。刚构体系由于主墩对主梁的约束作用导致墩顶转角减小,结构刚度明显增加,跨中挠度、主梁墩顶及跨中弯矩减小。经过分析可知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下挠与恒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基本成正比,因此刚构体系相比连续体系跨中下挠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本文解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运输业竞争的加剧和商用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应用在牵引车(主车)和挂车上的电子控制系统广受业界关注.近年来,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的引入,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应用于挂车的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和空气悬架电子高度控制模块(ELM)的原理、安装和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拟将支座设置4支点形式改成3支点形式,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高架、弯、坡、斜桥,为确保板梁安装质量提出了新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专用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对专用车的品种要求越来越多,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施工中,集料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在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集料加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提出通过控制集料加工质量来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思路,并从集料的分级、加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提出集料加工标准化技术,研究成果可为规范集料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编制新技术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一高速公路试验路路面性能数据为基础,结合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的Solver求解器建立路面性能指标曲线的指数回归方程,并通过拟合的指数回归方程计算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再根据已知的初始路面状况概率分布,得出某一时间的路面性能概率分布,最终达到预测这一时间路面性能的目的。经分析知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建立马尔可夫模型不仅方便、操作简单,且具备很高的路面性能预测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TBM弧形步进的滑槽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孝福 《隧道建设》2011,31(2):252-255
为提高施工进度,以西秦岭隧道为工程实例,从施工进度、弧面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TBM弧形步进滑槽的快速施工方法。事实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最高日进度160m的记录,保证了TBM组装和步进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导了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公式 ,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例 ,分析了用悬链线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差别。通过比较 ,认为对大跨度斜拉桥 ,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 ,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柴油机高压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喷射压力不断提高,使高压油管的承压能力也相应地提高.德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发了适用于各强度等级的高压油管材料,并研发出提升燃油管耐压性能的各种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高压油管的材料和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推导了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公式,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例,分析了用悬链线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差别.通过比较,认为对大跨度斜拉桥,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JSAE Review》2001,22(1):23-27
To cut development time and cost of design process, demand for CAE is increasing. To develop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ique for crush analysis, JSAE set up a working group to select benchmark problems and perform simulation trials among members. Several tensile and compress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train rate and tempera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tic material. Then, crush tests of a specimen (plate with ribs) made by rubber toughened polypropylene are carried out to prepare benchmark data. Through trial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benchmark data, several key parameters of crush simulation are f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