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珠三角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给我们的收费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与此同时,各系统中的独立信息成了管理人员的又一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通过使用微软DNA模型实现面向信息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应用集成(EAI)提供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到汽车系统的电子化、一体化集成和智能化。并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突破汽车瓶颈的发展之路,为未来的汽车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过规范化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不少成熟的企业信息集成(EII)模型,而城市交通信息集成(UTII)方面还缺乏规范、成熟的模型。基于此,本文从流程再造、数据交互以及数据挖掘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三维模型(3D-UTII)。这三个维度的集成即为:基于流程再造的交通信息系统内部的深度集成(DDII),基于异构数据库技术的交通信息系统间的广度集成(EDII),以及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式集成(ADII)。本文对这三个维度的实施框架和具体实现技术分别做出了进一步阐述,最后使用北京市奥运交通应急系统的信息集成方案为实例对模型的实施做出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我国铁路部门已广泛地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客票预定与发售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货运站制票系统到铁路高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的办公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当计算机系统为铁路运输带来快捷与方便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港集装箱码头为实例,利用虚拟现实的方法和技术,混合使用Auto CAD、3D s MAX、Photoshop、Prem iere的技术集成,开发出了集装箱码头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并对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虚拟的动画模拟可以为集装箱码头的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港集装箱码头为实例,利用虚拟现实的方法和技术,混合使用Auto CAD、3Ds MAX、Photoshop、Premiere的技术集成,开发出了集装箱码头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并对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虚拟的动画模拟可以为集装箱码头的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  相似文献   

7.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工程建设行业中也有效的应用了信息技术,BIM技术就是当前很流行的一种技术,其是以三维信息技术为基础,对项目中每个阶段的有关信息进行集成,构建三维信息模型,进而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让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都能够在可视化下进行,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质量,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可视化施工应用。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高速船舶领域,喷水推进装置正被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螺旋桨驱动方式。由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喷水推进装置监控系统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首先对喷水推进装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PC的喷水推进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智能土木建筑技术的集成特点,阐述了智能建筑内部各个专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从智能土木建筑的关键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智能建筑的前景和展望等四个角度对智能土木建筑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典型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列车脱轨事故原因的复杂性,本文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列车脱轨事故分析领域,使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的智能方法进行脱轨事故分析.基于智能决策系统开发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开发研制了脱轨事故智能分析支持系统(IDASS),为脱轨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了新的现代化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Web Service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面向服务架构的实现方案,并结合实例对企业应用集成的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了分布计算相关技术后,针对企业ERP技术平台及应用模型所应具有的特点分别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通过对CORBA、COM 、J2EE、WebService等分布式框架中的技术及应用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比较,结合企业的需求,采用CORBA作为企业ERP的技术平台.CORBA具有跨平台、跨网络、跨语言、跨协议、跨版本、开发商中立等诸多特性,它的极强的适应性比较适合企业当前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对于应用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CORBA的C/S和B/S混合模型,此模型中的B/S部分,采用四层浏览器-Servlet-CORBA-EIS结构,对整个模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这种模型的正在企业良好运行的ERP的一个功能模块——供暖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SOA技术、虚拟化技术、组态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集成创新技术的发展,为建立一个覆盖列车和地面的完整的列车客运服务系统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本文研究提出了基于SOA与上述技术的覆盖列车和地面客运业务的列车客运服务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了系统服务模型、企业服务总线、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及公共数据交换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该系统具有灵活扩展、数据充分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的特点,可以满足客运业务管理和列车旅客服务的全面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SOA技术、虚拟化技术、组态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集成创新技术的发展,为建立一个覆盖列车和地面的完整的列车客运服务系统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本文研究提出了基于SOA与上述技术的覆盖列车和地面客运业务的列车客运服务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了系统服务模型、企业服务总线、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及公共数据交换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该系统具有灵活扩展、数据充分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的特点,可以满足客运业务管理和列车旅客服务的全面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开发、独立运行、分散管理、缺乏规划等问题,难以满足集约化、集中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文章研究了面向国内电力企业的基于SOA架构的多层次应用集成方案和技术,支持在数据层、服务/消息层和流程层3个层面进行电力行业的应用集成,所采用的集成方案和技术体系都是基于最新的服务应用集成标准和较成熟的技术体系,不仅能降低应用集成的风险,而且还能降低集成工作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保证安全、提 高效率、优化能耗、降低排放的有效手段,将以集计模型为基础的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升到以对交 通主体的精确描述为基础的新道路交通流理论。本文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作为未来道路交通系 统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探讨因此产生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用户服务中服务领域划 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构建和应用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需要的相关技术,包括由多模通 信、智能网联、信息安全和系统集成构成的系统构建关键技术,以及由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 制、仿真测试验证和自动驾驶构成的系统应用关键技术;考虑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长 期性,给出不同应用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信息共享程度和可以实现的协同功能等;针对我国智 能车路协同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指出加深对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内涵的理解,把握智能车 路协同技术实质,提升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服务体验并适度加快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规模应用,可 有效推进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总之,开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 开发和实际系统应用,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采用物联网模式开发的仓储管理系统,其中物品的信息采集采用二维码,充分结合利用PDA和Web Service技术,收发货时实现自动化和集成化,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输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铁路企业对其价值链系统进行整合.本文从提高顾客价值的角度,在对企业价值链整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铁路企业价值链整合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提升铁路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铁路企业应该构建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动态价值链管理新模式,“动态”地看待价值链的整合过程,整合范围应放眼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应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作业管理方法优化铁路企业内部价值链,运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论整合铁路与大客户的纵向价值链,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合作整合横向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运输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铁路企业对其价值链系统进行整合.本文从提高顾客价值的角度,在对企业价值链整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铁路企业价值链整合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提升铁路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铁路企业应该构建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动态价值链管理新模式,“动态”地看待价值链的整合过程,整合范围应放眼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应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作业管理方法优化铁路企业内部价值链,运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论整合铁路与大客户的纵向价值链,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合作整合横向价值链.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水平,解决行业信息分散、孤立、不透明、难追溯等问题,加强区块链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区块链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默克尔树、智能合约、P2P网络等底层技术优势。然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卡口管控、医疗物资分配、防疫物资运输三个场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作用,并构建了区块链技术系统架构,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管理和技术流程。最后,提出促进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先进技术融合、加快底层技术建设与开发及区块链技术与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块链在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