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从有限的观测信息中较准确地获取导弹运动状态信息,针对反舰导弹末段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突防方式,利用参数辨识模型动态适应机动目标运动模态变化的特性,实现反舰导弹机动弹道的拟合。通过仿真计算可知,参数辨识模型对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运动模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算法收敛较快,可为高精度跟踪反舰导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立红  郭鑫 《舰船电子工程》2013,33(2):35-37,44
针对舰炮武器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需求,分析了目标机动的原因,给出了空中典型机动目标运动的数学模型,重点阐明了舰炮武器系统在机动检测、滤波、跟踪和攻击等四个方面应增加和强化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武器系统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和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带碰撞角比例导引律的跃升俯冲攻击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在三维空间从不同角度跃升俯冲攻击,对比例导引律进行改进,同时引入俯仰角和偏航角限制条件,提出带碰撞角偏置项的三维比例导引律(3DBPNG/AC).根据跃升俯冲攻击样式的特点,在导引律中加入控制规则函数,使弹目距离满足条件时开始跃升机动.相对于传统的跃升俯冲方案,本文所设计的方案只需要指定碰撞时俯仰角、偏航角及跃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潜艇攻击机动目标难的问题,构造了潜艇针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系统,建立了目标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并将UKF算法运用于潜艇对机动目标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可靠,较好地达到了跟踪机动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作战条件下,潜艇所要跟踪和攻击的目标多数情况下应认为是机动目标,然而,许多潜艇装备主要都是针对等速直航目标的。这种装备与实际应用背景之间的不匹配必然会严重影响潜艇作战的能力和效果。按照机动目标为常态目标状态的理念,对潜艇装备满足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提出的要求及若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潜艇作战的主要设备—目标探测传感器、指控系统和武器如何分担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的职责进行了梳理,对它们需要强化的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功能,以及如何强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机动目标跟踪一直是雷达目标跟踪的重点难点,论文建立了一种当前统计模型的目标运动模型,给出了概率密度以及非零均值目标加速度随机过程数学表达式,结合基本Kalman滤波,建立了基于该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自适应算法.最后针对实际目标机动情况,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
建立合适的机动目标运动模型是目标跟踪的基础.概述几种机动目标模型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弹道模型,结合其控制指令及机动性能,给出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模型,并构建机动频率函数对机动频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优化了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的系统参数.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适应能力强,能有效提高"当前"统计模型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160-163
在末端防御中,光电跟踪难于获得实测的末端导弹姿态信息,以进一步提高精确机动检测的跟踪精度。本文建立了导弹弹道的三维六自由度模型,在仿真导弹多种弹道的基础上,模拟舰艇光电跟踪器采集图像,对来袭导弹进入导引段后的姿态进行可视化仿真,为末端防御来袭导弹运动规律研究,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某舰载导弹的轨迹最优化设计,建立发射架动力学模型,并将其与轨迹优化模型相结合,得到导弹一体化的轨迹优化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编程计算,得到发射架动态跟踪轨迹。计算结果表明,导弹在跟踪动态飞行攻击目标时,液压缸伸缩位移变化平顺,速度与加速度变化不大,并没有出现强烈的冲击现象,能够保证导弹外弹道的稳定性,提高其轨迹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焊缝跟踪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埋弧焊(Submerged—Are Welding,SAW)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用于焊缝跟踪的仿人智能控制算法。该方法根据专家知识和操作人员的经验,给出了基于规则的仿人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通过比较模糊控制算法和仿人智能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仿人智能控制算法在焊缝跟踪中是可行的,且与模糊控制算法相比,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且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仅使用槽道推进器提供横向推力的动力定位船舶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建立慢变环境干扰影响下的非线性船舶数学模型,设计带有自适应干扰补偿的反步控制算法来消除环境干扰的影响。引入平行目标接近(CB)导引算法为跟踪控制生成期望速度矢量信号,通过与所提出的自适应反步控制算法相结合,得到不受船舶驱动特性限制的全速度范围动力定位船舶导引跟踪控制算法,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跟踪误差渐进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导引算法参数可以调节船舶跟踪过程表现,并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载体动态性所引入的多普勒频移给导航接收机中的载波跟踪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对比分析了载波频率跟踪(FLL)和载波相位跟踪(PLL)环路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FLL/PLL相结合的载波跟踪方法,以充分发挥FLL动态性能较好、PLL的跟踪精度较高的优点,实现动态环境下快速、精确地载波跟踪;并以相位跟踪环路为例分析了热噪声及载体动态性对环路的影响。得出了环路设计的最佳带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精确地实现载波的跟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高灵敏度的软件接收机,提出了一种基于UKF的GPS L1 C/A码微弱信号跟踪算法.该算法使用UKF实现了微弱信号的L1 C/A码和载波跟踪.通过构建模型,建立方程,并通过采用仿真噪声干扰下的微弱GPS C/A 中频信号对该算法进行实验性能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UKF算法可以实现对载波相位跟踪、载波频率跟踪以及码相位跟踪性能的改善,并且大大简化了计算的复杂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灵敏度和精度,是一种适合软件接收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论文针对雷达间隙辅助红外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跟踪算法。该算法由跟踪误差与精度指标的大小来选择雷达的开机时间,从而构成了一个闭环的跟踪系统,解决了在给定的跟踪精度指标下雷达的开机时间选择问题。其思想为:在内层通过引进高、低门限,根据跟踪精度与门限的大小,自适应地选择交互式扩展卡尔曼滤波(IMM-EKF)或交互式粒子滤波(IMM-PF);在外层将基于雷达量测的滤波结果和红外量测的滤波结果进行交互;从而实现了两层交互式自适应滤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跟踪精度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实现了雷达间隙开机下对目标稳定的跟踪。  相似文献   

16.
针对欠驱动船舶航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船舶动态不确定性、未知时变外部扰动和速度不可测的情况,将输出重定义方法、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和动态逆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欠驱动船舶航迹跟踪控制律。输出重定义方法用来解决系统欠驱动问题;构造ESO,估计由船舶动态不确定性、未知时变外部扰动以及船舶各自由度运动状态变量间的耦合构成的总扰动和船舶速度;基于上述,采用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航迹跟踪控制律,使欠驱动船舶跟踪期望航迹,并保证航迹跟踪闭环控制系统所有信号最终一致有界。以一艘欠驱动船舶为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航迹跟踪控制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采用C/S(Client/serve,客户机/月艮务器)体系结构和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了机动目标跟踪系统仿真软件,利用剧情生成模块模拟雷达探测到的目标运动数据,通过跟踪算法对目标实施跟踪处理,估计目标运动状态,实时地在演示界面上显示目标运动信息和跟踪性能评估结果,为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搭建了一个具有较高可信度的、直观的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8.
张广法  刘毅 《船电技术》2013,(11):33-37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就是对监控范围的视频序列中目标进行有效实时的跟踪,针对当前跟踪方法在光照突变、部分遮挡情况下的跟踪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进行视频目标跟踪的新算法.该算法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引入量测的模糊性来克服特征信息的不确定性,并建立一个基于背景建模技术的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和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跟踪算法(sequential Monte-Carlo-based).在新算法的指导下,针对静止摄像机在光照条件改变以及目标发生部分遮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多种模糊量测技术的比较和应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多个目标精确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19.
海况条件较差时,基于水下单点GPS定位系统的潜航器实时定位有较大测量误差,不利于潜航器的轨迹跟踪与航向预测。针对误差服从高斯分布的水下单点GPS定位系统,提出基于改进型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GPS跟踪方法和基于回归分析算法的航向预测方法。通过测试与仿真,对定位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算法显著提高了轨迹测量精度与航向跟踪能力,准确绘制出了潜航器的实时航行轨迹与航向预测线,可应用于潜航器的轨迹跟踪项目中。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机动目标跟踪的多模型(MM)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方法——最小子模型集切换(MSMSS)算法。这种算法从总模型集中自适应确定最小子模型集,用来进行多模型估计。仿真结果显示,和标准的交互式MM(IMM)相比,MSMSS算法在具备同等跟踪性能的前提下计算量很小,在计算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