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战术数据链是数字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典型应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是数据链里面的核心技术。针对战术数据链网络中传统时隙分配算法无法适应战场多变环境,时隙资源浪费严重,无法动态分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调度策略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利用OPNET仿真平台设计实现基于此算法的舰艇海上通信仿真系统,对应用系统进行了详细网络规划,并对系统网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RFID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自动识别技术,本文将其应用于船舶识别和终端控制系统中。在RFID技术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防止碰撞算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构建系统的架构,然后通过改进的动态帧时隙算法进行电子标签避碰,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通过吞吐量的判决可以保证帧长度不变,从而有效对标签的帧长度进行估计,从而实现船舶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TDMA动态时隙分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帧结构的不同对现有的时隙分配算法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参考美军Link-22的现有资料和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ink-22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并设计了帧结构与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Turbo编码的交织长度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简化的Turbo编码MIMO-OFDM系统模型。研究了最大期望(EM)算法在这种简化模型中的性能,并提出了一种EM算法与Turbo软译码相结合(EM-Turbo)的反馈迭代信号检测算法。比较了不同交织长度以及不同的信号检测算法情况下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简化系统模型中,反馈迭代信号检测算法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计AIS系统实现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AIS系统的关键技术-STDMA数据链通信技术,针对系统可能发生时隙冲突的问题,利用概率分析理论,推导了发生时隙冲突概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这对AIS技术的发展和保障海上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用自动识别系统的SOTDMA通信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来船舶通信导航系统中(AIS)采用的SOTDMA数字通信技术为基础,介绍了SOTDMA时隙预约算法和帧结构图谱,简化了SOTDMA数据链系统协议,提出了PC机运行环境下的时隙预约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7.
SOTDMA在船载AIS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自组织时分多址接续(SOTDMA)技术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中的应用。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SOTDMA的时隙划分、时隙同步和访问。  相似文献   

8.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性能可靠、效率高的信息采集和识别技术,其非接触式识别方式在医疗、物流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容易发生射频卡与数据存储器的信息交换冲突,而基于时隙的算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冲突。本文在二时隙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船舶通信网络中的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射频识别标签防碰撞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Winsock的AIS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如何应用Winsock对AIS系统进行仿真的具体实现进行了阐述,且对实现过程中如何解决时隙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的这套仿真系统可以为今后AIS相关技术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AIS采用自组织时分多址通信方式,AIS终端加入网络时,当工作在基站服务区内的船载AIS或航标AIS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候选时隙重叠,造成时隙冲突。此文通过实时采集AIS基站数据,获得时隙占用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在线监测与评估,给出了各种时隙数占用概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并对AIS时隙占用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船舶交通密度比较大、AIS航标大量布设时,时隙冲突必然存在,将影响AIS信息的播发和接收,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机叶轮射流尾迹与蜗舌产生的动静干涉流场的特性,研究风机内部动静干涉流场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某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蜗舌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叶轮出口长度对应的蜗舌展向长度范围内开槽,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开槽结构的槽宽、槽深和间距等参数对离心风机的气动特性和风机内部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开槽蜗舌有助于改善风机的运行效率,减小尾迹对蜗舌前缘的冲击,延缓蜗舌下游边界层的流动分离,削弱叶轮与蜗舌之间的动静干涉作用,抑制蜗壳壁面的非定常压力脉动.  相似文献   

12.
高效率、高转矩密度特性使得永磁电机已被广泛应用于舰船推进领域,然而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却降低了电机的性能。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受多个电机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与电机齿槽转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参数优化来削弱齿槽转矩成为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研究的重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永磁电机齿槽转矩优化方法,该方法选择对齿槽转矩影响较大的极弧系数、永磁体厚度和定子槽宽度3个参数为优化变量,以齿槽转矩峰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在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解析模型进行变形和简化的基础上,使用粒子群算法对解析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该优化方法优化后,电机的齿槽转矩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船配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合理的箱位分配,它对保证集装箱船装载后的航行性能及其码头装箱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及待装船箱量的增加,该问题的求解较为困难.结合集装箱船配载中箱位分配的实际操作特点,提出了利用与禁忌算法相结合的混合蚁群算法来求解集装箱的箱位分配问题.仿真模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影响装箱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集装箱装船后船舶的航行性能.  相似文献   

14.
船用离心风机叶片开槽对气流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船用离心风机叶片开槽处理技术,以改善叶轮通道气体流场。利用商用CFD软件,分别对某型离心风机原始叶轮和开槽叶片叶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详细对比分析了2种叶轮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开槽处理可抑制射流-尾迹现象进而减小由此引起的叶片尾缘漩涡,并减弱通道内漩涡,从而提高通道内流场稳定性,增加通道流通面积,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叶轮性能。  相似文献   

15.
阻力性能是双断级滑行艇水动力性能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FD模拟的优化方法,结合艇底斜升角、断级高度、断级总长等因素对某双断级滑行艇进行了静水阻力优化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CFD计算值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各因素对艇体阻力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断级高度和断级总长的增大一定程度地增强了双断级滑行艇的滑行效率。优化研究实现了双断级滑行艇阻力系数R/▽低于0.25的技术指标,验证了基于CFD的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指导轮缘推进器(RDT)水动力学设计,借助CFD方法,对RDT各主要几何特征对其水动力性能影响开展研究。首先,验证CFD数值方法分析RDT水动力特性的有效性;然后,基于CFD研究RDT水动力性能的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长径比、扩散比、导管收缩比和桨叶梢径比。结果表明:RDT最佳长径比随载荷系数递增,并趋于一极限值,相比于导管扩散比和收缩比,导管长径比因素更能主导RDT的设计优化;RDT最佳扩散比随载荷系数递减,并趋于一极限值,最佳扩散比随长径比递减;RDT的收缩比对水动力性能影响不及扩散比和长径比显著,最佳收缩比随载荷系数呈线性递增,随长径比递减;RDT的最佳梢径比随载荷系数递增,无毂RDT比有毂RDT具有更小的最优梢径比。研究结果可为轮缘推进器的水动力学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Market concentration on the major container shipping route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contestability, impede effective competition and, as a consequence, inhibi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development could also hamper the ability of economic regions to realize their respective competitiv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 framework is used to analyse liner shipping dynamics in the transpacific, Europe-Far East and transatlantic trade routes. The analysis finds no conclusive evidence that either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lot capacity or the attempts by shipping lines to boost potential slot capacity (mainly through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lead to improve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espite high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among carriers on each of the trade routes analysed, these markets remain contestable.  相似文献   

18.

Market concentration on the major container shipping route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contestability, impede effective competition and, as a consequence, inhibi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development could also hamper the ability of economic regions to realize their respective competitiv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 framework is used to analyse liner shipping dynamics in the transpacific, Europe–Far East and transatlantic trade routes. The analysis finds no conclusive evidence that either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lot capacity or the attempts by shipping lines to boost potential slot capacity (mainly through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lead to improve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espite high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among carriers on each of the trade routes analysed, these markets remain contes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