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邱兆文  魏朗  王生昌 《汽车工程》2008,30(4):326-329
提出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控车用催化转化器工作效率的方法.首先,对三效催化转化器进行传质传热分析,分别建立催化转化器内气相与固相的能量守恒及质量守恒方程,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然后,建立了在稳定工况下催化转化器工作效率的模型,因而从理论上证实,通过监控催化转化器出入口温差来判断催化器老化程度是可行的;最后进行了试验,其结果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应用双温度传感器监控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工作效率的可行性,依据所提整体转化效率概念,对汽车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进行了量化处理。进行了整车稳态工况下催化转化器出入口温度的监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速与催化器出入口温差是影响催化转化器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文中所用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的监控模型。  相似文献   

3.
方茂东  李军  冯屹  王益民  马杰 《汽车工程》2000,22(6):393-396
本文指出了快速老化和评价试验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利用某国产催化转化器和SANTANA200Gsi轿车试验,研究了快速老化试验时间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采用超燃温度、CO/NOx交点处转化率以及装在汽车上按照工况法试验时的转化率等指标的变化来描述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快速老化约30h时性能具有较强代表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辉 《天津汽车》2002,(1):20-22
对催化转化器设计过程中关键技术(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催化转化器内部空气流速,流场分布特性,温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等,并对催化转化器设计过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孟良  李洧  詹兴泉 《汽车工程》2003,25(2):142-146
运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特性,利用道路(天津市)状况下特定车型的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分析和研究了道路车辆排放性能;通过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道路车辆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测量车辆排放并与ECEl5工况所得到的结果比较、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道路下的车辆实际排放要多于实验室测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简述了评价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样车对 催化转化器净化性能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催化转化器认证时指明其适用车型的必要性,建议任选转化效率或汽车排放量来评价催化转化器装车时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STAR—CCM+,建立了某4缸汽油发动机的歧管式催化转换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运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催化转化器载体的内部流动,对催化转化器的稳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发动机不同气缸工作时气体流动分布、流动不均匀性和排气背压进行数值计算。从CAE的角度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进口端面破损及进出气端颜色不均的原因,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超  王军  王宏大  邹凯  叶志伟 《客车技术》2014,(2):27-29,33
利用FIRE软件对某催化转化器进行CFD分析,计算出其载体入口废气流动均匀性系数。针对造成流动均匀性差的部化进行优化满足其均匀性评价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孔介质模型中添加压力降曲线町以准确地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内部流动;利用CFD软什对催化转化器进干亍数值分析是催化转化器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某催化转化器载体单孔道二维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在FLUENT软件中,采用层流有限速率湍流模型,对其起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载体内温度、流速、压力及尾气各气体组分的变化过程,基本上反映了催化转化器起燃过程的实际情况,所得到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布图趋势均正确合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载体参数对催化转化器起燃特性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载体入口速度和温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尾气各气体转化率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入口速度增加时,尾气各气体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对某款车用三效催化转化器进行了内流场和热应力分析.首先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效催化转化器内部流体的离散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CFD分析,得到发动机高转速时催化转化器内部流体的压力、温度与速度场和湍动能分布.然后建立三效催化转化器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其温度场分布用ANSYS软件进行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圆弧端锥时相比,催化转化器采用斜面端锥时内部流场的湍流区域更小,流动能最损失更少,壁面热应力更小、更均匀.  相似文献   

11.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流场分析与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芳  刘伯潭  程魁玉  卢珊 《汽车工程》2007,29(12):1066-1069
建立了某带有氧传感器的歧管式催化转化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该歧管式催化转化器内部流场结构。计算描述了氧传感器周围的典型涡流结构,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歧管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氧传感器周围流场得到较大改善,部分涡流消失;催化转化器载体内的气流不均匀度系数下降了38%;歧管催化转化器的排气背压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影响催化转化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强调了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与发动机及排气系统匹配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我国普及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元催化转化器工作效率温度监控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气体、固体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研究建立了三元催化转化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分析建立了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的温度监控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的温度监控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证明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汽车催化转化器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催化转化器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有害物的排放,在汽车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对汽车催化转化器的结构设计仅停留在经验设计的水平上,满足不了愈来愈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对催化转化器的优化设计准则,探讨了计算流体力学在催化转化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步骤,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载体、衬垫的选择要素,提出了排气歧管、进气端盖以及氧传感器布置位置等的设计要点.利用CFD软件对所设计的歧管式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流动仿真计算,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逸锋 《汽车与配件》2007,(17):40-42
这里所介绍的直喷式汽油机机型,由于具有较高的效率,在无节流充量分层运转和接近怠速运转工况点时的废气温度有可能低于200℃。另一方面对全负荷工况时催化转化器涂层的高温稳定性的要求应保持不变,另外还应顾及到存储式NOx催化转化器起作用的温度窗口大约在250~500℃范围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对FLUENT软件在汽车催化转化器流场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利用FLU-ENT软件对催化转化器建模、仿真的的过程和方法,得出了三种不同入口扩张管锥角时催化转化器的流场分布,从而分析了入口扩张管锥角大小对催化转化器流速分布和压力损失的影响,以为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催化转化器的正确使用及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正确使用催化转化器的一些注意事项,即正确使用润滑油,使用高品质的无铅汽,油保持发动机良好的工作状态,发动机电控系统必须正常及安装过热报警器等。另外,阐述了利用两次废气对比法,冷热怠速对比法、怠速温差法及真空测量法等方法对催化转化器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汽油机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条件,指出了催化转化器机械破坏的主要原因和破坏形式。重点介绍了利用台架试验考核催化转化器总成机械性能的方法及其在部分催化转化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倪计民  杨德亮 《汽车工程》2007,29(12):1079-1082,1113
利用微孔媒介的声传播特性来研究催化转化器的声学特性。研究表明,当利用圆形微孔替代方形微孔时,在低剪切波数下存在较大误差;高温使微孔的传播常数向低频段扩展、移动,但是整个曲线的趋势未变。相同特征尺寸时,用圆形微孔计算催化转化器的衰减量要大于用方形微孔的情况;温度升高,催化转化器的衰减量也升高。试验证明,声衰减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测量的声衰减量略大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