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家庄枢纽汇集了轨道交通5、10、11号线和亦庄线以及地面交通枢纽等多种交通方式,是北京市区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北京现阶段最大的枢纽站。同时,上述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基地也设置在此处。宋家庄站要解决好轨道交通之间以及与地面交通枢纽的衔接,保证客流交通与换乘通畅、方便,同时协调轨道交通建设的近、远期关系 ,以及考虑交通基地的综合利用,做到地铁枢纽站、公交枢纽、车辆基地、相关线网、道路市政等总体的最优化。现着重介绍宋家庄站的建设内、客流分析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紧急情况下的轨道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日益重视。相比其他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具有系统复杂、环境特定、危险因素多、规范不足等典型差异化特征。为此,围绕影响轨道交通枢纽人员紧急疏散效果的疏散空间环境设计、疏散人员客流环境分析、疏散行为模式研究等3个关键领域,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技术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面向现有应用不足之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是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和其它交通方式于一身的超大型综合枢纽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阐明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总的设计思路特点,给相关枢纽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研究结果:通过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区域客流预测、规模控制、地理及其功能定位、换乘及交通组织流线、工期安排等众多方面的统筹考虑与规划,使得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更趋向于功能的集中性,枢纽的设计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经济性、社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一代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正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然而,针对智慧交通枢纽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智慧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的实现路径及建设方案也各不相同,尚处于探索阶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结合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依托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在阐述枢纽运营管理模式及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枢纽运营管理目前存在的诸如信息化水平低、旅客出行体验差、商业开发乏力等痛点,明确枢纽在生产运营、旅客服务、商业开发方面的智慧化需求,并据此提出智慧枢纽平台设计方案,包括平台定位、平台总体架构,以及IaaS、DaaS、PaaS、SaaS各层和云平台、云管平台、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等的具体设计,以期为类似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相邻城市间协同发展已成趋势,市域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市域铁路多与机场、火车站等大型枢纽相连,从而解决大量的出行客流。一般而言交通枢纽附近控制因素多,情况复杂,如何处理好市域铁路工程与大型交通枢纽的衔接是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工作难点之一,本文从线路条件、开发、换乘、客流、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比选,以期此段设计能为其他轨道交通与大型枢纽节点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高峰期,各地规划及建设了大批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本文重点研究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要求及客流特点,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起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综合交通枢纽是涵盖多种交通方式及多种专业门类的系统工程,应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进行系统研究;(2)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是进行枢纽建设时重点研究的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应以规划为核心,流线为主导,各方积极协调,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3)合理的导向系统能提高枢纽运行效率;(4)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也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枢纽建筑动态客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天津站交通枢纽和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站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及其动态客流仿真模拟的成果,对轨道交通枢纽建筑中的客流组织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客流组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济南西客站交通枢纽工程中包含多个行业的单体工程,各工程间基础的衔接和变形协调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同柱底反力(且变化较大)的基础形式处理和差异沉降控制是枢纽工程的难点.根据枢纽工程特点,着重阐述了济南西客站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基础的选型、桩基的布置原则、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桩基沉降控制等几方面内容.为枢纽工程桩基设计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综合交通枢纽监控系统的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在智能旅客服务、机电设备智能控制、智能运维、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需求,提出雄安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并设置统一的枢纽虚拟化云平台,可实现各类智能化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开展综合交通枢纽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提供基础条件。该研究结论已应用在雄安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设计中,研究成果可为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