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利用滨海地区盐渍土筑路是滨海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对不同配比、不同压实度的电石灰改良盐渍土进行液塑限试验、重型击实试验、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固结试验和抗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电石灰掺量、压实度对电石灰改良盐渍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石灰掺量的增加,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工程性能显著改善,8%的电石灰掺量是最佳掺量;8%电石灰掺量的改良土的CBR值、回弹模量、抗冻融性能均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同时改良土的压缩模量大,因此8%电石灰改良盐渍土可以用于盐渍土区路基填筑。  相似文献   

2.
测试电石灰改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是电石灰改良土路基潮湿状态分析的关键。采用张力计法测试了不同压实度的电石灰改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了van-Genuchten模型中的参数,分析了van-Genucht-en模型拟合电石灰改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电石灰改良土体积含水率增加,改良土基质吸力逐渐减小;随着压实度的提高,电石灰改良土的体积饱和含水率升高,相同体积含水率的电石灰改良土的基质吸力增大;van-Ge-nuchten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电石灰改良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为电石灰改良土路基的潮湿状态分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电石灰这一工业排放物代替石灰做二灰土的可能性,根据电石灰、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和性质选定多种方案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二灰土的最佳配合比设计,测试其相应的性能及变化规律,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掺石灰处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余湘娟  王媛 《公路》2000,(1):13-16
对膨胀土填料不掺石灰和掺石灰处理后的胀缩性及物理,力学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掺石灰对改善膨胀土路基填料工程性能的影响,并对不掺石灰和掺石灰处理后的填料进行了膨胀及收缩变形量的估算,以供公路路基设计及现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邢台至衡水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在邢台的东部地区及衡水地区发现存在较多的低塑性土,塑性指数为5~7之间。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低塑性土不适用于路基上路床的施工要求。由于该地区周边没有良好的土源,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土源质量受到限制。为此我们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使用当地原材料,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电石灰在邢衡高速公路上改善塑性指数为5~7的低塑性土。以邢衡高速的部分路基工程为实际应用工程,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对电石灰改善低塑性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法。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电石灰改善低塑性土具有施工质量高、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电石灰提高土基CBR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电石灰的路用性能 ,解决了工业废料的存放问题 ,提高了公路土基的CBR值  相似文献   

8.
郑西客运专线石灰改性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郑(州)西(安)客运专线采用石灰对地基黄土进行改良,介绍所进行的物理特性试验、强度特性试验及分析研究,得出了石灰改性黄土的强度在不同因素下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石灰改性黄土的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陇海线郑(州)徐(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对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粉土用石灰及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石灰在早期能较好地改善其水稳性;随粉煤灰的掺合比增加,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在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掺合比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
石灰处理膨胀土的膨胀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评价处理膨胀土最佳石灰含量的方法,做了50组超载膨胀试验,这些试样是用不同百分比的熟石灰处理过的,对其进行了相同的室内试验,确定了最佳石灰含量。试验的结果表明,石灰的掺加量达到2%最佳,超过此值就会被处理土的膨胀特性产生相反的作用。石灰含量达到4%和6%,膨胀率就是未处理土的两倍,石灰含量为8%时,膨胀率是未处理土的1.75倍。发现随着固化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对石灰含量百分率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