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临床实验室HBsAg漏检查情况分析,可知国产常规ELISA HBsAg试剂灵敏度普遍偏低、容易漏检;漏检标本多来自HBsAb阴性个体;漏检个体可能和隐匿性HBV感染相关,临床应重视长时间HBsAb阴性个体的HBV定期复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免疫检测,对HBV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意义。HBV免疫检测中的假阴性、假阳性问题大多是因弱反应性标本所引起。由于弱反应性标本本身的复杂性和免疫检测方法的某些缺陷,造成了HBV免疫检测的复杂性,对其产生的原因应予以正确认识,并发出科学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3.
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CRC检错及漏检能力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铁路信号系统上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抗扰度进行室内动态模拟试验,是保障信号设备应用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按照现行铁道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检测方法进行室内动态模拟试验,存在着对防护盲区和冲击损坏积累效应漏检的问题。通过分析试验结果,说明防护盲区、冲击损坏积累效应产生的原因和漏检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转向架构架是关系到铁道车辆安全运行的一种重要构件,虽然可通过定检及磁粉探伤、目视检查等无损检测方法来发现故障,可是仍然存在漏检裂纹等风险,作为从整体上降低漏检裂纹风险及监视疲劳裂纹的方法,研究了利用LBB(构件断裂前漏泄)概念的方法。介绍了LBB方法的概况、工作原理及在转向架构架上应用的可能性的评审结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角焊缝超声波探伤二次波遇到的缺陷容易漏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效提高二次波发现缺陷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铁路通信网潜在攻击检测方法在识别异常攻击时忽略了对数据的降维处理,导致检测效率偏低、误报率和漏检率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铁路通信网潜在攻击检测方法。将铁路通信网样本集通过数据类型划分为多个子集,通过对主成分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子集间的降维影响,使各子集降维达到最佳;基于降维处理的数据,构建孤立森林潜在攻击检测器,判断数据异常行为;基于孤立森林算法更新铁路通信网潜在攻击检测器,实现铁路通信网潜在攻击检测。仿真试验结果:测试样本数量增加时,该算法的检测速率保持在90%以上,误报率和漏检率均小于等于0.02%,表明该方法在铁路通信网潜在攻击检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在对混凝土轨枕裂纹检测效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YOLOv5+,主要以YOLOv5网络模型为基础,对混凝土轨枕裂纹进行高效检测。首先,采用分治标签的策略来增大裂纹在标签中的实际占比,从而解决混凝土轨枕裂纹尺度变化大的问题,使网络更利于提取有效特征;其次,将YOLOv5网络结构中SPP模块的最大池化层改为平均池化层,减少裂纹漏检的现象;同时,在YOLOv5骨干网络中嵌入SE注意力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 SE)提高对细小裂纹的检测能力;最后,结合新的检测尺度与特征融合网络,降低微小裂纹的漏检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以YOLOv5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改进算法YOLOv5+,除了召回率Recall变化不大外,精确率Precision提高6.5%,平均精度均值mAP提升8%,帧率FPS也有所提升,能够满足实时性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广泛运用,积累了大量的电气特性、继电器状态等设备运用数据,而目前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仍需人工调阅数据,受限于作业数量大、盯控不及时甚至失误,难免会出现漏检、漏修甚至假维修的情况。为此,结合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数据、作业卡控系统数据、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数据等,对维修作业盯控的自动化、智能化进行研究,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设备安全隐患。通过对设备报警、运用次数的统计,进行作业留痕分析;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作业前后设备的电气特性曲线、道岔动作电流/功率曲线进行匹配,分析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实现不同网络间的安全隔离,满足网络等级保护二级的要求。经过现场一年多的运用,有效避免了漏检、漏修和假维修等现象,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存在的测温效率低、测温数据不准、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像检测、人员跟踪、红外热成像等多技术融合的大流量智能测温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像检测技术获取人脸信息;通过人员跟踪技术连续跟踪人体并准确定位人脸及额头位置;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取人脸温度,将测温数据与人脸信息关联,实现精准测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电务部门对信号设备进行周期性或临时性检修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漏检、假检等问题,研发了信号设备检修跟踪管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电务段管理、车间管理、工区管理和设备检修APP组成;可自动生成临期预告和超期报警,并在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生成检修执行进度图和超期报警明细表;多方式督促车间工区完成检修任务;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检修作业的过程管控,有效保证设备稳定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YOLOv3算法在行人检测上准确率低和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YOLOv3的行人检测方法,并将其定义为GA-Wide-YOLOv3。该方法首先以行人头肩小目标为检测对象,进行重构数据集,利用遗传算法重新对目标先验框进行聚类,优化anchor参数,提高先验框与数据集的重合程度;其次改进YOLOv3,通过加宽网络宽度、减少网络深度,获得针对小目标检测的较大视野阈,避免梯度消失;最后,将多尺度检测算法3个yolo层前的1*1,3*3的卷积组各去掉2组,减少头肩小目标在复杂背景下的漏检率。在收集的数据集HS6936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K-means算法,平均交并比为81.89%,提高了0.8%;改进的YOLOv3算法检测平均准确率(mAP)为75.35%,召回率为81.20%,查准率为99.99%,较原始YOLOv3算法分别提高了2.53%,0.88%和2.75%。  相似文献   

13.
北京S1线车地通信的信息帧仅有128 bit,需在消耗尽量少校验位的同时,拥有较高的信息检错能力.首先介绍了CRC漏检原理;其次基于BSC信道,针对包含数据位、校验位在内的128 bit信息帧,采用概率方法,对CRC-24(0x1974f0b)与IEEE 802.3中CRC-32(0x104c11db7)的检错能力,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重载列车的开行,机车信号将逐步取代地面信号成为主体信号,在机车运行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机车信号设备出入库的检测靠人工完成,由于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易造成设备漏检、漏测、漏项.  相似文献   

15.
设备检修记录系统为设备检修情况分析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发现和防止设备漏检、漏修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阐述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并对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鲁棒实时钢轨表面擦伤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高速线阵扫描相机采集的钢轨数字图像,提出鲁棒实时的钢轨表面擦伤检测算法。这种算法首先分析采集图像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曲线,提取准确钢轨图像;之后,借鉴人类视觉对比度感知机理,将钢轨灰度图转换为灰度对比图,并基于最大熵原理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割出可疑擦伤区域;然后根据经验知识判定钢轨表面的可疑擦伤。实验验证表明:新算法的检测性能高,平均准确率为90.7%,平均漏检率为3.95%;检测速度快,平均检测时间不超过40 ms。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阶段人工排查列车故障隐患中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漏检率高等问题,通过获取列车特征数据及故障特征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集匹配分析的列车故障隐患自动排查方法及系统,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与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对3305名大连铁路辖区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发现HBsAg携带率为2.69%,低于9.8%的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携带率高于食品行业,男性高于女性,大于31岁及5a以上工龄者高于30岁以下及工龄小于5a者。共检出5种HBsAg携带模式:大三阳、小三阳、双阳、单阳及单-HB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5%、0.85%、1.66%、0.03%、0.0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光纤Bragg光栅(FBG)应变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采集的变形数据,分析FBG传感器的优势。采用FBG传感技术对某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基坑的轴力、已建地下通道施工裂缝、施工过程中结构沉降以及盾构管片钢筋应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以FBG为传感器的静力水准系统可实时自动化采集,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避免了最大变形的漏检;FBG传感器较传统振弦式钢筋计在测试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中国铁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企业经营用房租金的政策要求,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同战"疫"、共渡难关。经过全面摸排,中国铁物2020年一季度减免租金328.44万元,涉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22户;缓收租金236.47万元,涉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4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