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速度系数法的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心泵在水力设计中应保证达到设计参数的要求,有较高的水力效率和良好的汽蚀性能.以离心泵水力设计的速度系数法为前提,应用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以离心泵的效率和汽蚀性能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号离心泵振动超标和扬程下降的特征,采用流场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泵叶轮的内部流动并得到了大量的三维湍流场的分析结果,通过对叶轮入口处的分析,证实了该泵性能下降是由汽蚀造成的初步推测,该分析结果为改进离心泵的叶型设计、提高离心泵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号离心泵振动超标和扬程下降的特征,采用流场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泵叶轮的内部流动并得到了大量的三维湍流场的分析结果,通过对叶轮入口处的分析,证实了该泵性能下降是由汽蚀造成的初步推测,该分析结果为改进离心泵的叶型设计、提高离心泵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HVOF喷涂纳米结构WC-12Co涂层的抗汽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分别制备了微米及纳米结构WC-12Co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超声振动汽蚀装置研究了涂层的抗汽蚀性能,使用SEM微观分析的方法对蚀坑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汽蚀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纳米结构WC-12Co涂层显示了优异的抗汽蚀性能,汽蚀率仅为微米涂层的1/3,涂层中纳米结构的存在是涂层抗汽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航道疏浚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挖槽尺寸设计方法有经验法、计算法、实验法和风险评估法等。文中以挖槽尺寸设计的计算法为基础,综合考虑挖槽尺寸和挖槽水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建立了挖槽尺寸的优化设计模型,用工程最优化方法确定挖槽尺寸,这种优化设计方法考虑的设计影响因素较全,符合航道设计实际。  相似文献   

6.
高压小流量离心泵三维建模及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心泵内部流场区域的模型是进行泵内流体动力学分析的载体,模型的精确与否将会影响对泵内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真对高压小流量离心泵,应用Pro/E软件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区域进行了三维建模,应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流场区域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高压小流量离心泵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可以得出高压小流量离心泵内部流场状况,为进一步对高压小流量离心泵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疲劳性能为目标进行了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设计,获得了4.75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粉胶比、空隙率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以性能为中心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疲劳性能为目标进行了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设计,获得了4.75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粉胶比、空隙率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以性能为中心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级离心泵的性能结构进行分析,基于冲压工艺设计出冲压焊接多级离心泵的基本构成,讨论了部分零件的主要结构及其冲压工艺过程,最后将零件进行焊接并装配成完整的冲压焊接多级离心泵.并对其叶轮内流体进行CFD静压力场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隔振和抗冲击的组合优化设计问题.指出连续性设计思想的弊端,提出组合优化设计方法并建立了系统模型;分析了冲击隔离系统的极限性能及2种实现方法,一种是采用较大阻尼的单个线性元件;一种为无阻尼的多个线性刚度元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缓冲器的刚度远大于隔振器的刚度时,具有线性刚度和阻尼的缓冲元件最佳阻尼比为0.4的结论仍然成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无阻尼线性元件同样能够实现性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