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的实践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强调隧道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的必要性,系统阐明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并附以实例。  相似文献   

2.
新奥法隧道围岩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刚 《铁道建筑》2006,(7):31-32
介绍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中现场围岩监控量测的内容、量测手段和量测方法,以及量测数据的处理和围岩稳定分析,据此进行合理施工安排和设计变更。  相似文献   

3.
围岩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三要素之一。结合东秦岭隧道出口段围岩量测实施方案 ,详细阐述围岩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技术以及量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骡坪隧道施工围岩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骡坪隧道工程的建设实际,介绍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以及监控量测成果的分析与应用。得出骡坪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均不大,基本在30 d内趋于稳定,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量测技术在浅埋富水特殊软弱围岩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京九线岐岭隧道进口浅埋富水特殊软弱围岩地段监控量测的内容和结果,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全站仪三维非接触式围岩净空位移量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全站仪自动采集围岩净空位移量测外业数据,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快捷地获得结果的整个量测过程.阐述了测点的布量原则以及量测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建铁路隧道数量多,大部分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山区,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结合我国国情,目前大多数铁路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机械化程度不高,同时,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相对不高,因此,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针对隧道施工安全,现有的围岩监控量测主要采用水准仪、收敛计、全站仪进行,从本质上讲,难以突破"人工读数、手工计算、纸质填写"的模式,实施中"干预因素多、数据处理慢、反馈不通畅"等问题时常发生,多数情况下监控量测流于形式,技术数据容易"失真",处理流程不够流畅。因此,对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研究与管理十分必要。研究结论:(1)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CFC信息化系统由采集传输、分析发布、处理闭环三个模块组成,通过"编码录入→测点埋设※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分析发布→信息读取→现场处理→信息闭环"八个步骤,实现了信息化管理;(2)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CFC信息化系统具有"数据可靠、传递高效、管理简洁、费用合理"的特点,通过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全覆盖管理,应用效果良好;(3)该研究成果可用于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依托怀新高速青山冲双连拱隧道工程,通过地质勘察、现场监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双连拱隧道在穿越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特征。借助位移量测、应力应变量测等手段,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模拟、修正设计、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9.
自动全站仪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及分析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用自动全站仪结合计算机组成隧道围岩变形量测及分析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提出全站仪双站自由设站三维坐标非接触量测、单站独立坐标测线、双站独立坐标测线法等围岩变形量测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平差模型,使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精度。简述全站仪机载软件、数据后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在机载软件控制下,无需进行对中、量仪高,全站仪可自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监测,由计算机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和预报,为隧道施工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长大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需求,通过分析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自由测站的隧道围岩收敛非接触监测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利用所述的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隧道施工期间的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量测工作。与传统的监控量测手段相比,新方法不仅能适应恶劣的洞内测量环境,达到及时反馈围岩收敛变形信息的目的,而且能够满足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为隧道监控量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变形,引进国外T-REX滑动测微计进行监测,介绍了T-REX滑动测微计组成、安装及量测掌子面围岩变形的方法,并在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滑动测微计量测到掌子面围岩挤压变形较明显,与开挖后揭示的围岩情况基本吻合。实践证明,T-REX滑动测微计用于测试掌子面挤压变形可行,该仪器构造较简单、安装量测方便、量测数据较精确。但考虑到仪器本身及人为操作的误差,该滑动测微计适用于挤压变形明显的软岩大变形区段,对稳定性较好的硬岩区段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以监控隧道施工稳定性为内容的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在乌鞘岭隧道的应用,监控围岩和支护状态,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支护参数、最大预留变形量,确定仰拱、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判定施工方法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3.
茶镇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荼镇隧道的现场监控实测资料,以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为指导,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量测所得的净空收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为指导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采用徕卡断面测量系统对隧道围岩净空位移变化进行量测,该断面测量系统的机载软件能自动采集隧道围岩净空位移变化数据,再利用其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可以快捷地获得隧道围岩变化量测结果,并以准确直观的图形和数据表输出,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判断和施工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采用断面测量系统进行围岩净空位移量测是可行的,在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支护效果、发现变异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人为误差,为隧道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也为优化隧道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建铁路巴准线上十几座软弱围岩隧道CRD法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控量测,获取隧道围岩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数据,运用Matlab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特性,得到围岩变形稳定时拱顶沉降值和周边收敛值,以此确定软弱围岩隧道CRD法施工阶段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为同类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岐岭隧道进口段施工中,采用水平超前负压抽水和深孔长套前进式挤压劈裂注浆、深井降水、大管棚注浆及工作面排堵综合降排水技术是富水极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在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监测、量测并反复修订参数是十分有效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采用隧道断面面积变形率判定围岩稳定性方法的工程可行性,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和常规监控量测的现场测试,获取监测断面的面积变形和特征点收敛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断面变化率趋势能较好地反映隧道围岩稳定性状态;对比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监测断面特征点部位的收敛曲线,可知其趋势一致、数量级接近。研究结果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用于隧道监控量测及围岩稳定性判识的可行性,并且三维激光扫描所得到的隧道断面变化趋势信息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通过黑松驿隧道进口段浅埋段V级围岩施工的工程实例,论述了大断面软弱围岩偏压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总结隧道开挖支护、防排水、围岩量测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量测技术在浅埋富水特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京九线岐岭隧道进口浅埋富水特殊软弱围岩地段监控量测的内容和结果,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隧道及地下工程中,采用数码相机、全站仪等仪器摄取工作面及隧道断面的有关数据,如地质数据、变形数据,可以方便、可靠地推定围岩的级别,进行三维地质分析以及进行隧道净空变形的观测等。重点介绍利用全站仪的遥测技术观测围岩净空位移,自动采集隧道围岩净空位移量测外业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快捷方便地获得量测成果,并以准确、直观的图形及报表数据输出,及时为围岩稳定性判断和指导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