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准高速轨检车的轨检资料,探讨影响轨检结果的因素,总结应用轨检结果指导线路维修的经验及体会,提出对线路动态检查标准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
轨检仪对线路的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和三角坑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具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节省劳动力等优点。针对既有线铁路如何克服钢轨状态不良、曲线技术管理薄弱、轨检仪专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完善轨检仪管理制度、加强轨检仪专业队伍建设、规范曲线地段数据采集、落实轨检仪数据运用管理工作等提高轨检仪专业管理水平、确保轨检仪检查数据准确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统轨检仪机身笨重、成本高、操作便携性不足,从轨检仪硬件电路、数据采集方案、应用软件设计三方面对传统轨检仪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种精简型轨检仪。样机试验证明新研制的轨检仪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稳定可靠。该系统的设计思路适用于其他测量系统的便携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GJ-5型轨检车数据目前难以分析统计的问题,对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分析的软件平台进行了设计,研发了GJ-5型轨检车数据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功能及构架特点,经使用证明该系统不仅规范了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管理,有效提高轨检车数据对现场维修保养作业的指导、针对性和时效性,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海铁路局轨检车的实际配置情况,简要介绍五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并结合轨检车实际运用,根据在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干扰及误判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海铁路局轨检车的实际配置情况,简要介绍五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并结合轨栓车实际运用,分析轨道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检测误判及影响检测结果正确性的一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对于轨检车数据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量轨道的几何参数,安全检测综合车在转向架上加装轨检梁结构,用以安装新型测量传感器以满足测试要求,本文建立了加装轨检梁结构的安全检测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比较了不同的轨检梁结构形式对安全综合检测车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动力学分析表明,以往采用的轨检梁结构由于均衡梁和联系梁之间采用垂直销接或焊接结构限制的前后轮对的相对位移,导致了轮对在进出曲线时横向力及脱轨系统急剧加大,同时造成均衡梁和联系梁连接处存在极大内力,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重新设计了的轨检梁结构。动力学分析表明,加装了新的轨检梁结构的安全综合检测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达到了与无轨检梁结构的原型车相近的水平,新的轨检梁结构各连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原结构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8.
王魁 《中国铁路》2011,(11):64-66
轨检车检测数据是反应轨道状态变化的基础,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积累、存储、分析、整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质量问题并分析里程漂移原因,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波形相似性,并提出里程校正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轨检车检测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轨检车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轨道动态检查工具。上海铁路局新型轨检车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引进的轨道检测产品 ,随着铁路的发展 ,其检测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阐述新型轨检车优化的背景、改进的内容、改进的方式和实施的情况 ;介绍如何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新型轨检车的性能优化 ,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以满足轨道检测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轨检车动态检侧过程中,存在水平加速度项目上连续出分现象,从几次轨检车检查结果来看,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为了找出原因,进一步提高轨控质量,分析了轨检车检出线路水平加速度病害的成因,总结出在线路维修中针对水平加速度病害采取的整治措施,以提高线路动态检测成绩。  相似文献   

11.
介绍轨检车动态几何检测数据与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轨检车日常检测数据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轮重减载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轨检车测出的左轨和右轨轨向不平顺、左轨和右轨高低不平顺为输入,以轨检车测出的轮重减载率为输出,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构建了NARX神经网络。仿真试验结果及与BP神经网络输出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NARX神经网络实现轮重减载率预测是可行的,NARX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更适用于减载率预测。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轨道状态检测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张江  朱耀斌 《铁道学报》2001,23(5):92-95
从工务部门实际应用背景出发,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目前铁路轨检数据进行再次处理的智能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由轨检车测得的数据进行再次处理并作出智能的模式归类。给出合理的评价。文章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轨检车数据的数据结构,并对BP反向传播网络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以京九铁路上行线2000年5月23日的轨检数据为实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超限级数,数据采集标准,异常波形,标定误差,大半径曲线状态,轨检实例曲线半径对轨检结果分析,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轨道检查车是反映铁路线路动态质量的大型检查设备,而现在我国大量使用的D J 3型轨检车、D J 4型轨检车、D J 5型轨检车,其水平加速度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但这种原理与现场指导维修的理念有所不同。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对水平加速度检测方式的两种改进办法,使得该轨检车在实际使用中检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进而有效地指导铁道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最新研制的GJ-4型轨检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目前国际、国内轨检系统的优点,以微机系统作为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采用模拟滤波与数字滤波相结合的混合滤波信号处理方式,是“捷联式”的检测系统。该系统在国际招标的轨检车中中标,并已投入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7.
GJ-4型轨检车轨距-轨向检测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轨检车轨距-轨向系统进行改造。以激光摄像式轨距-轨向系统替换现有的光电伺服式轨距-轨向系统。采用加大延时的方法解决轨距轨向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的同步问题。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采用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优化传输数据,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实时显示和几何波形打印,以及实时超限编辑和汇总资料打印。该项技术已在全路GJ—4型轨检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轨道检查车作为指导线路维修和确保行车安全的有效检测设备,应对其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地分析和应用。介绍轨检车检测原理,以曲线养护为例,分析轨道几何测量、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和变化率等项目的检测数据,提出如何利用轨检车检查报告和有效利用轨检波形图加强曲线养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列车通常利用里程计实现连续定位,但其累积误差必须加以修正.由于轨检车无法利用传统方法校正里程计累积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地面标志图像进行轨检车位置定点校正方法.它利用安装在轨检车顶部的相机获取相机前方的图像,通过地面标志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计算它到相机的距离,然后由该距离和事先存储的地面标志实际位置计算轨检车位置.本文首...  相似文献   

20.
问与答     
<正>问:JJG 1090—2013《轨道检查仪检定规程》中检定横向是相对于线路中心线而言的,而在实际使用轨检仪时,却可以选择左轨、右轨和中心线为基准,是否要考虑其中的差别?答:因为根据轨道内部参数测量数据,可以在测量外部几何参数时,对左轨、右轨和中心线进行基准转换,所以在实际使用轨检仪是,可以选择左轨、右轨和中线为基准,不需考虑其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