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根据冶金厂特种车走行线的特点,车辆的最大轴理和年运量成为计算轮压和道床顶面,路基顶面动压力重要的数据,路基加固,道床厚度亦与之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线路路基的稳定和列车运行安全,满足路基设计应力σ设计=0.2Mpa,对铁水走行线道床,路基面面应力进行了验算,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基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持续性强降雨后郑太客运专线路基状态的检测评估为依托,厘清强降雨致损机理与路基水害类型,建立了强降雨后路基状态调查检测与评估方法,系统分析了该铁路路基的水害特征与产生原因并给出工程修复对策。结果表明:持续性强降雨下路基水害主要表现为冲刷作用产生的路基表层破坏和入渗作用诱发的路基内部侵蚀;雨后路基水害多发生于过渡区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和高路堤结构中,主要有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坡面浅层滑动、整体滑移等;填料中细颗粒含量较高、路基结构形式设计、地形等是水害产生的客观条件,降雨作用下土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水害产生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3.
杨炜东 《西铁科技》2009,(4):F0004-F0004
西安铁路局和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提速区段路基状态检查车,是用于既有线路基状态普查和新建线路基质量验收的无损、高效检测装备,可采用车载或手推两种方式。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路基病害,可直观地给出道床路基结构各层的厚度、路基土的含水量和道床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刘鑫  曾学贵  魏庆朝 《铁道学报》2002,24(6):111-114
提出了以路基变坡点为变量,路基工程费用为目标函数的路基工程最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解析形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矩阵。为河道,公路及铁路路基最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是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保证。本文分析了铁路路基施工质量各种检测方法产生的背景及原理,指明了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对路基压实检测提出了新的建议和发展方向,为提高我国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红枝 《科技交流》2003,33(2):38-41
运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路基对钢轨桩产生的土压力,路基上轨道恒载和列车活载换算为与路基填料相同的土柱重,将钢轨桩看作底端固定的悬劈梁,计算钢轨的抵抗力矩,从而求出路基防护所用钢轨数量。  相似文献   

7.
多年冻土区铁路通风路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通风结构路基内模型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模型路基典型部位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整个路基2个典型断面在最低负温,最高正温和融化期结束时的温度场特征。通过对不同周期内对应时刻温度场的对比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基土体的温度有明显的降低,最大融化深度有逐渐减小,这说明通风管路基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为路基提供冷能,发挥保护冻土,维持路基稳定性的作用。沿着风向方向,路基温度场呈不对称分布;通过通风管中心的断面和位于两根通风管中间的断面温度场在同一时刻非常相似,说明在路基的横断面上温度分布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8.
铁路路基病害灰色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灰色系统理论引入铁路路基病害管理工作,提出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路基病害进行宏观预测的方法和建立预测模型库,通过对路基病害的科学预测,用“事先控制”的路基病害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事后控制”模式,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总结无碴轨道路基施工及其沉降观测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参数,验证软土路基桩网加固结构和红层泥岩改良的合理性,为今后制定类似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按照四区段八流程、采用冲击碾压加速沉降的方法填筑路基,采用K30、Ev2、Evd检测手段检验路基碾压的密实度。采用埋设沉降板和剖面管方法,长期跟踪观测、记录路基沉降变化的数据,并编写程序预测远降变化的规律。 研究结果:桩网加固段和红层泥岩改良段路基的密实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沉降板观测结果:预测总沉降为小于15mm,6个月沉降小于8mm,均满足工后沉降15mm的标准要求:20m不均匀沉降观测结果为7.89mm,小于20mm/20m的标准要求。研究结论:经高填方桩网路基施工技术和红层泥岩配制石灰拌和料回填碾压路基施工技术做的路基,通过了路基评估验收,满足时速200km无碴轨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作为我国铁路智能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未来路基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总结与展望,系统提出了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总体架构,明确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建立了以岩土动静力特征识别、参数化设计与基于岩土动力学特征的智能机械作业控制为主线的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出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建设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方向,可为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现代化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路基工程质量,标准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加强和完善路基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述了如何做好路基设计和施工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正在分阶段全面提速,同时也在发展高速铁路。从提速对路基承载力的要求和高速铁路接近或超过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时的变形两个方面探讨铁路提速与路基弹性波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提速区段路基提速的判识方法。提出控制列车速度小于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并且用瑞雷面波法在轨道上用路基面波速度和路基承载力两种判识方式进行实测,可以判识路基特性对提速的影响问题。试验数据表明,用路基承载力的判识方法作为路基提速的判识依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以路基一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现有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建立客运专线路基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旅客列车运营条件下的路基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动应力随路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基床表层内衰减较快,在基床底层内衰减较慢;动应力沿路基面横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轨下位置最大,靠近轨枕端部次之,轨枕中间最小,总体上呈马鞍形分布;基床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与动应力是相似的。计算结果为客运专线路基的动力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路基设计要求,以K30-K或K30-n的双控指标控制填筑质量的概念和方法为基础,详细论述了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结合秦沈线施工特点,具体指出路基采用细粒土,粗粒山皮土和级配碎石几种具有代表性填料进行填筑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工艺的总结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强 《上海铁道科技》2011,(4):13-14,39
以京沪高铁徐蚌段路基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该段路基施工填料选料、粒径、级配、含水量等关键工艺控制,并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介绍,以期进一步丰富高铁和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经验,促进路基施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铁路改良土路基设计和施工缺乏相关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改良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出发,对改良土路基的设计及压实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改良土路基的标准设计强度应以控制路基面的变形为准,并考虑路基处于不利气候条件和施工时的强度损失,对设计强度作相应提高;建议改良土强度采用改良土养生7d的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考虑延迟压实的影响,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了确保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快捷性、有效性及可控性,建议改良土路基的压实指标采用压实度和改良土掺入料的掺入量,并且在压实度的计算中采用与现场施工等时的室内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17.
在某铁路松软土区域设立路基试验段,试验段的地基分别采用塑料排水板和碎石桩法进行处理,通过路基的沉降观测和地基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对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同时对加固后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并对比了理论计算值,对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新修订路基预算定额的主要依据、参考资料和修订原则,同时通过新老路基定额的对比,对新修订《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的主要特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并帮助使用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新修订的《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库的铁路路基横断面设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工作量很大,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对铁路一般路基横断面设计数据的分析和分类,建立了一般路基横断面数据库,应用ObjectARX2000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实现了一般路基横面自动和交互设计,内容包括跑基边坡设计,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标准路基挡墙设计及图形绘制,论文介绍了机助设计系统,以Windows9X为操作系统,在VisualC 6.0环境下开发,依长VisualFoxro6.0应用数据库,完全运行在AutoCAD2000的图形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陈雷 《科学技术通讯》2001,(3):14-15,35
路基排水是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路基稳定性及工程造价,本文针对路基排水设计有关问题,结合配合施工的体会,提出自己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