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什么是非金属材料?机车车辆用合成材料有哪些? 除金属以外的材料称非金属材料.通常合成材料包括石油及化工产品、树脂及塑料、橡胶及其制品、水泥及其制品和玻璃及其制品等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包兰线宁夏段粉细砂浸水路基的形成及其危害,介绍扩坡方案及其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反映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深化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与电力传动及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工业实践;宣传其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进程和自主品牌发展与壮大。2007年《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将对报道重点和栏目作重大调整,主题内容包含三大板块: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大功率变流装置及其应用;应用系统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工程实例 ,介绍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良好加固效果 ,叙述锚索的作用原理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电力机车受电弓离线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弓网离线的危害及其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弓网离线检测技术状况,简述了相关原理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柴油机机体油漆涂装的特点及其对油漆质量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环氧底面合一油漆的机理、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玻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优点,探讨了玻纤维混凝土在铁路混凝土桥梁保护层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顺应社会产业信息化趋势,铁路行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铁路路基EBS编码应运而生。分析EBS编码的分解原则及其与IFC编码的区别,介绍路基专业EBS编码分解内容,提出EBS编码的拓展应用及其不足之处,并对铁路信息化过渡时期EBS编码的定位及其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机车车辆转向架构架疲劳损伤发生的原因,传统的强度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强度评价的改进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产业结构,及其经营战略上的不适应,提出产业结构重组及其经营战略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用电气信号及其传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龙安 《铁道车辆》1998,36(8):21-23
对电动车组制动系统所用电气信号及其传送,电力制动和空气制动模式的制动电气信号的产生及其实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TGP隧道地震预报系统与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隧道地震超前预报技术及其原理,并对用于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TGP型仪器及其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介绍蓝牙及其协议栈体系结构;讨论了蓝牙耳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模型,最后详细阐述了该蓝牙耳机系统的设计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外继续教育的理论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续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为适应新技术革命而兴起的一种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教育形式。了解国外继续教育理论及其经验,分析国外继续教育及其理论研究发展,借鉴和学习国外继续教育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先进经验,从中获得启示,促进我国继续教育健康和稳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役钢轨发生伤损的规律及减少伤损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钢轨伤损广泛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阐述和分析我国铁路发生的钢轨伤损的区域,沿钢轨纵向和横向发生伤损的位置及其所占的百分比,线路上发生的主要伤损类型及其所占的百分比,螺孔裂纹发生位置和开裂方向及其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PMD对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MD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PMD对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PMD的测量方法及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传统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的服务质量(QoS)机制及其缺陷,并分析了新的WLAN标准802.11e的QoS保证机制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CRH380型高速动车组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RH380型动车组火灾报警系统的调试方法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关内容,行业部门及其监测站在该项工作中的定位与作用。阐述总量监测对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持作用及其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及其关键部位的动载荷、动应力的测试及其结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确认其结构设计满足中低速磁浮列车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