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连军 《铁道建筑》2006,(10):75-76
京通线赤峰东至隆化区间为山区铁路,每年春融期间均发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危及行车安全。文章分析产生翻浆冒泥原因,并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理方法,完满地整治了翻浆冒泥病害。  相似文献   

2.
以聚氨酯、聚脲与碎石为原料,提出一种用于整治翻浆冒泥病害的新型化学高聚物-碎石复合结构层。该结构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刚度与韧性,可克服柔性材料易被裹挟、翻卷的缺陷,还具有良好的防水、耐磨特性。此结构层在宝成铁路一路基翻浆冒泥病害整治工程中运用效果良好,为我国有砟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整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路基翻浆冒泥是我国南方铁路中首要的路基病害。通过分析造成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主要因素—路基填料、水、温度和列车荷载对路基的影响,阐述几种常用的病害整治措施,结合工程实际,采取石灰改良土和土工布相结合的方法整治了一段路基翻浆冒泥病害,为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防治和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既有线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成因,阐述通过井点降水的方法整治既有线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基本方法,并在南昆线永乐二号隧道道床翻浆病害整治工程中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重载铁路大秦线路基病害,对大秦铁路北同蒲线典型病害断面进行取样调查并进行物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大秦线翻浆冒泥病害主要为道床翻浆冒泥,并提出整治对策,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太线翻浆冒泥区段道床含泥量的筛分试验,分析线路道床翻浆冒泥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健华 《成铁科技》2004,(1):13-14,12
基床翻浆冒泥是困扰工务部门的主要路基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对株六复线既有线我段管辖区段该类病害整治过程中的一些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成因和防治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京通线中段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原因,并介绍其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勋 《铁道建筑》1999,(4):22-24
综述淮南线线路翻浆冒泥病害的状况及产生原因,介绍其整治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结合道岔大修整治道岔群基床翻浆冒泥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整治路基翻浆冒泥施工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整治路基翻浆冒泥施工方法进行试验和总结,确定既能方便完成施工任务又能确保施工中行车安全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幼平 《铁道建筑》1997,(12):31-3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架空施工,整治道岔区翻浆冒泥病害  相似文献   

13.
分析重载铁路隧底翻浆冒泥的成因机理,对比分析铁路隧道隧底翻浆冒泥整治方法,并对两侧设排水井、隧道中心设排水井以及两侧设置深水沟3种隧底降水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侧设置深水沟能有效降低仰拱中心处的水压力,能够根治隧底翻浆冒泥病害,并给出该降水方案相配套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对重载铁路隧道隧底翻浆冒泥病害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废旧煤矿输送皮带具有强度大、韧性高、耐磨性好、易于施工、成本低等优点。针对传统方式整治基床翻浆冒泥的各种弊端,提出一种利用废旧煤矿输送皮带整治翻浆冒泥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包神铁路瓷窑湾站南岔区和神东站北岔区基床翻浆冒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即利用废旧煤矿输送皮带收集地表水和地下水,并通过排水沟将水排入涵洞。结果表明,整治后岔区排水效果良好。2个岔区每年可节约维修费用315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全面整治翻浆冒泥病害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线路翻浆冒泥病害发生机理的分析,将其发展过程吩为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特别强调了排水通畅和在清筛过程中补设路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线路翻浆冒泥是影响线路质量、危及行车安全的一大隐患,特别是隧道内的线路翻浆冒泥对行车安全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载铁路翻浆冒泥病害这一"老大难"的问题,提出在基床表层增设聚氨酯碎石复合半刚性加强层结构,并开展材料力学特性试验、施工工艺以及现场测试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级配碎石掺9%聚氨酯胶水,孔隙率低、固化时间快、强度大、耐久性好,且混合料常温下初凝时间40 min,初凝强度5.4 MPa,满足天窗点施工和受力条件;半刚性结构层在包神重载铁路瓷窑湾站翻浆冒泥整治试验工点得到运用,施工工艺合理有效,能在有限的4 h封锁天窗时间内完成分段的翻浆冒泥整治工作;现场行车试验显示加强层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线路维修、增加线路使用寿命,现场长期监测证明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结构层整治翻浆冒泥病害效果显著,聚氨酯半刚性层产生13.21 mm沉降,且后期沉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黄强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117-119
某特长隧道局部地段道床出现翻浆冒泥的病害现象,因既有线行车密集,病害处治施工要点难,要求处理时间短,并在处治后短时间内要达到行车条件,这就要求整治效率必须要快、效果要彻底。根据对整体道床进行注浆加固的处理情况,总结了翻浆冒泥整治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宽轨枕线路病害的分析与整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宽轨枕线路的道床板结和翻浆冒泥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道 床破底清筛整治病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京原线隧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京原线隧道所采用的两种道床(整体式道床和碎石道床)的裂损和翻浆冒泥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治病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