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维杰  卜建清 《铁路航测》1997,(1):24-26,29
线路测量的主要工作是线路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及横断面测量,以往这三者是分别进行的,随着光电测距仪及全站仪的广泛使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测量途径,即在测量线路中线的同时测线路纵横断面,三者同步进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很有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线路同步测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BIM的铁路站场智能审查中,识别站场线路结构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是关键问题。站场线路为线状实体工程,线路的BIM模型往往被道岔、轨缝、绝缘头等构件分割,因此线路结构具有离散性,难以被识别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集合数据。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知识工程、图论,分别对线路规范、知识等文字性描述条文与线路图形结构等图形信息进行计算转译,两者结合后对线路图形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整体线路结构数据的获取。首先,根据线路中线信息,获取识别站场线路结构所需的推理知识,建立线路基本特征与线路结构特征计算表达,依据一阶逻辑形式语法编制了线路结构描述的多级词汇表,并进行知识编码形成线路结构的计算语义表达;然后,根据线路在BIM软件中的数据结构,与图论相结合,实现了对线路结构图的计算转译,形成线路结构的无向图,随后根据深度搜索算法并结合线路基本特征,构建了一种考虑线路结构特征知识的类树结构构建算法,实现了单次遍历树形结构即可获取初步的线路整体结构数据;进一步,使用线路结构特征与一阶推理分析初步线路整体结构,从而将其提取为最终的整体结构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算法可以高效地分析各类站场线路结构并...  相似文献   

3.
铁路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既分工又大力协调配合的大联动机,工务设备是确保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部分,需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大中修。而线路大中修设计工作,是线路大中修施工的前提,设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线路大中修施工质量.是对线路设备内在质量的保证。现就如何加强设计工作全过程质量的控制,提高设计工作的质量,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横移限值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开创意义。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设计参数(轨道原始弯曲、道床向阻力、轨温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采用大量试验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概率取值更为科学合理。轨道允许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高温和列车横向力作有下的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模糊随机性,认为轨道允许横向位移是一个模糊变量,在现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变量的当量随机化方法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对于模糊横移条件下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进行了随机模拟,发现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具有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轨道检查车(以下简称“轨检车”)是检查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查找轨道病害,评定线路动态质量,指导线路维修的动态检查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动态检查从轨检资料中(包括文字资料和波形图资料)了解和掌握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量,对线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指导,对工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实现轨道的科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型齐路机械对线路进行综合维修是高等级铁路发展的趋势。根据目前轨道几何、结构、弹性(刚度)、线路线形等线路关键技术和线路大机综合维修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情况,采用系统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是做好高等级铁路线路等固定设施养修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是按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建立综合信息传输网,及时制定检修对策,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线路设备数据,指导养护维修,使设备始终处于可靠受控状态,提高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大修施工是指在已开通运行的铁道线路上进行,主要内容有:更换轨枕、换轨大修、换铺无缝线路、道床清筛等工作;主要施工作业手段是利用轨排列车铺设轨排的方式进行换枕同步换轨施工,利用长轨列车进行收卸钢轨作业,利用换轨小车进行换轨或铺设无缝线路施工,利用大修列车进行换枕同步无缝线路施工,利用大型清筛机械进行道床清筛作业,利用风动卸碴车进行卸碴作业;大修施工由于是在运营线上施工,隶属工务施工的范畴,主要由铁路局下属的工务大修段或线路工程段承担实施。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采用高架双线整体道床线路,为便于减振降噪和运营管理,全线铺设了同一锁定轨温的无缝线路;而R-300m小半径曲线是本工程无缝线路保持稳定性的薄弱环节,其稳定性储备成为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轨道稳定性、强度、断缝检算,确定了本工程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和伸缩区长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合格的轨距尺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线路,不合格的线路就是影响行车安全的直接隐患。由于线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输安全,确保线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是工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延2问题的存在及联想通过对表1、表2合计项中的“管辖线路总长”与“危害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合格线路怎么越干越多呢?”这是因为目前的轨距尺日使用管理方式无法保证现场失格轨距尺被及时发现的事实,从而造成失格轨距尺继续流通使用,导致更多的合格线路被绵铁路质量靠什么保证?靠的是合格轨距尺准确的量值传递。到目前为止,评价线路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使用液压拉伸器进行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能适当提高无缝线路较低的锁定轨温,并能改变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明或不准的应力状态,以增强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曲线轨道无缝线路呼吸及弹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固敏 《铁道学报》1996,18(1):84-89
本文对曲线轨道无缝线路呼吸变形及弹动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曲线轨道无缝线路在受力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径向温度分力,其变形失稳规律与直线轨道不同,对曲线轨道无缝线路稳定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列车提速对线路的动力影响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列车提速是我国铁路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由于提速是在既有线眩进行的,提速后机车车辆对线路结构的动力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增强,给轨道结构强度和线路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文中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及车轮擦伤对线路的动力影响等,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州至珠海快速轨道交通线是我国第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对于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线路通过能力,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铺画运行图的方法对线路通过能力进行科学、可靠的验证,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是指无缝线路的零应力轨温,其初始数值是在无缝线路铺设时通过计算确定的,锁定轨温是决定钢轨温度力水平的基准,它所反映的是无缝线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钢轨纵向内应力的问题,即无缝线路钢轨内部所承受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大小问题,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量化表现,因此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其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无缝线路的状态稳定和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正射影像采集、无人机倾斜摄影、点云激光扫描等技术的发展,在GIS平台中构建三维场景的方法日趋成熟,现有的数字化选线软件多为图形、数据分离的二维设计软件,在GIS平台下开发的具备符合线路设计业务且勘察设计流程的软件较为欠缺,因此,从统筹规划、数据筛选和利用服务进行铁路选线的角度出发,开发GIS平台下的人机交互线路方案优化功能势在必行。将目前三维GIS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于系统开发中,结合铁路选线的常规调整优化作业流程,提出基于GIS三维大场景中的线路方案优化流程、三维单一及二、三维组合场景下的线路方案优化方法。通过集成线路表达参数、平面交点、断链、纵断面等线路走向控制数据,对优化区域内的线路方案进行空间变换及同步调整,为线路设计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环境信息,以及与之契合的线路空间实体。在铁路大场景系统中开发线路方案优化模块,通过对2.3 km线路方案进行功能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GPS进行列车定位是一种全新的列车定位方法。而建立生成各个车站和区间的数字电子地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针对高效率、低成本地生成列车控制用高精度电子地图,提出了多轨迹求径的概念,即利用低成本GPS接收机采集的线路轨迹数据,在关键点(POI点)坐标的约束下,拟合得出线路方程,用以生成数字电子地图。该算法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车载导航地图线路更新,未知区域线路探测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贻军 《科技交流》2005,35(4):44-46
根据架空线路悬链线方程展开式的二次项,结合断面成图的比例要求,利用CAD的PL线进行架空线路纵断面的拟合编程,使架空线路的纵断面成图能够进行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19.
高俊青 《铁道建筑》1996,(12):11-12
乌鲁木齐铁路局根据线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综合维修,提高了道床的阻力,加强了线路的稳定怀,为铺设无缝线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R=350m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介绍了最大轨温差幅度达到80.3℃、R=350m曲线上铺设无缝线路的用其结果,突破了TB2098-89关于无缝线路铺设曲线半径不小于400m、最大轨温差幅度不超过72℃的限制。在分析小半径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TB2098-89和TB2034-88,对秦皇岛地区R=350m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检算,提出采用Ⅲ型轨枕、I级石碴的轨道结构强轨道横向稳定性的试验方案,并在无缝线路铺设以后,对道床向阻力进行了测试,验算的最大温差幅度比实际值富裕39.7℃,表明试验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是有保证的。通过对实际铺设的无缝线路长达400天、通过总重87MGT的观测,无缝线路没有出现失稳现象,钢轨纵向位移和实际锁定轨温变化值都在允许范围内,钢轨磨耗2.7mm较以前的有缝线路7mm减少2.5倍,取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