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铁路配电自动化的功能需要出发,分别论述配电自动化的可行性与期望,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铁路配电自动化的功能需要出发,分别论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可行性与期望,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郑州供电段配电自动化工程实例,本文讨论了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结合配电自动化的常规模式,提出适合于铁路供电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方案,并针对铁路系统较特殊的通信问题,提出了工程的解决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包头配电室至包头东水电段调度组网为例,介绍基于铁通X.25分组交换网的铁路配电自动化通信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遵循TCP/IP标准网络协议、设计基于TCP/IP的通信规约,并采用逐点轮循问答式规约控制网络流量。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配电自动集成的关键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并对铁路配电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概念、通信协议、网络结构、软件集成等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在现阶段应提倡“按需集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朱明瑞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1993,(3):12-16,22
到本世纪末,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将有大幅度增长,铁路编组站也要相应地发展,尤其在编制站自动化方面要有更大的进步。在自动化调速设备基础上,驼峰设计理论要加以研究和确定,改变旧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要改革现行科研体制,技术进行有偿转让,把调速技术推向市场,科研部门变成经济实体,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要探讨和制定驼峰自动化的发展政策,路网性编组站大中型驼峰要向综合自动化方向迈进,中小驼峰要实现调速简易自动化。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组站的作业要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7.
8.
9.
CD19系列数显智能表是一种多功能组合型仪表,适用于电力配电系统的现场监测显示和自动化调度远动装置的遥控、遥测和遥信,为铁路配电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铁路配电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分析了采用GIS进行管理的特点、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朱明瑞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1993,(1):2-6
我国铁路现有编组站46个,驼峰约210座,过去设备比较落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改造,现代化的程序有较大提高,有38.8%的驼峰已由减速器、调速顶、牵引小车组成的战式、战连式、全减速顶、微机可控顶、反坡等调速系统来代替人工下铁鞋。调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自动化的控制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劳动生产率、计算机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杨涵清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0,(3):39-41
深化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设计文件质量,铁路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这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大问题。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强化、做细、做深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推广铁路航测新技术必须积极引导,在编制全路性或区域性规划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加强管理、落实措施,为开创和加快发展铁路航测新技术在勘测设计中的地位,为降低铁路建设工程造价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针对铁路部门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计算机网络(包括Internet、EDI行业系统专线网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进行的各种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正异常活跃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以通讯网络建设和TMIS工程建设为基础,发展电子商务,实行网络营销的优越性,铁路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和铁路发展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铁路勘测设设计自动化系统是应用当代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新技术成果,结合铁路勘测设计的实际而设计构思的新型综合性应用技术体系。系统的建立可将野外勘测数据采集、航测数据采集及有关机助勘察设备的数据通过接口界面统一进行处理和优化、传输到计算机网络中的“工程数据库”,与网络子系统的各专业CAD终端联成一体,完成铁路勘测设计生产全过程,输出数字和目视化的产品,从而实现铁路勘测设计的一体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说明了铁路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以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为基础,以调度中心为核心,并适合于铁路发展的供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给相关行业自动化产品市场带来巨大商机。铁路供电自动化设备种类繁多,采用关键样本选择方法,对牵引电力调度系统、远方监控装置(RTU/FTU)、供电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变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等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9.
20.
对大修设计的三个方面:外业数据采集、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三个方面的数据传输,采用新勘测设备提高数据采集自动化,加强纵断面设计和平面设计自动化,提高大修设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