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本氏病亦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中并不少见,一般多宜内科治疗[1]。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复杂,使部分病例误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易引起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本文对我院1990年3月至1995年5月误行手术治疗的14例桥本氏病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由病理证实。男1例,女13例。最小年龄37岁,最大68岁,平均50岁。入院前病程最短1月,最长20年。一般起病缓慢。14例均有甲状腺肿大,Ⅰ~Ⅱ度肿大11例、Ⅲ度3例。表现为单侧结节9例、双侧5例。…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ity pancreatitis,SAP)手术种类繁多,术式各异,麻醉比较复杂,故应依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但麻醉方式的选择仍有较多争议。现就我院1990-1997年连续手术治疗的41例的S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较为理想的醉方法,以利于麻醉方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6例,开放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3,0.914 1,0.581 9);腔镜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5.06±3.20)枚,开放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4.80±3.19)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 7)。结论腔镜与开放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术式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疾病,特别是急性坏死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7%~20%),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比较一致认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在一定的启动因素下,机体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损害性因素侵袭时,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及激活,  相似文献   

5.
通过5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案分析,阐述了早期手术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发病后48h以内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4.3%和3.6%;而发病48h以上手术组,两率分别达52.2%和21.7%,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不同手术方法也影响着本病的预后。作者认为,早期手术能够减轻或阻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进一步发展;术时应充分游离胰腺,切开其表面纤维组织减压,坏死组织清除,确保通畅的引流,可望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共16例肿瘤患者,其中硬脊膜外3例、髓外硬膜下12例、髓内1例;包括颈段(C3~C7)3例,胸段(T1~T10)5例,下胸及腰骶段(T11~S2)8例,肿瘤均做到镜下全切,无中转开放性手术者;按病理分型包括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4例)和神经上皮性囊肿(1例)。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2~10月无1例肿瘤复发或出现脊柱失稳的并发症。结论采取Quadrant通道可进行长度小于2个椎体节段、横截面小于2/3椎管面积的硬膜外及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切除,但粘连广泛及髓内病变的手术应更慎重,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标准由内向外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与改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确诊为SUI的女性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TVT-O组(56例)和改良TVT-O组(57例),对两组的手术安全性、短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标准TVT-O组双侧闭孔膜至皮肤穿出点所植入吊带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大于改良TVT-O组;术后大腿内侧疼痛平均NRS疼痛评分标准TVT-O组显著高于改良TVT-O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吊带位置及双侧闭孔膜至尿道间所植入吊带形态及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TVT-O术与改良TVT-O术均可有效治疗女性SUI;改良TVT-O术吊带穿过内收肌群路径缩短、出血减少,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pedicle screws, PPS)内固定对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术后早期融合器(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采用OLIF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OLIF(stand-alone)组58例和OLIF附加PPS固定组60例。患者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CT及MR扫描检查。术后即刻及1、3、6、12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再手术率,行X线及CT检查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次随访时的Cage沉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118例患者中,141个椎间盘顺利完成OLIF手术,其中58例、68个椎间盘行OLIF stand-alone手术;60例、73个椎间盘行OLIF附加PPS固定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Cage沉降率单纯OLIF组为22.41%,OLIF附加PPS固定组为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再手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LIF stand-alone和OLIF附加PPS固定均能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一期附加PPS固定能显著减少OLIF术后早期Cage下沉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10.
后尿道损伤主要由骨盆骨折引起,绝大多数发生于膜部,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及病情严重,一些患者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尿道修补术,多采用经会阴切口途径.该方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阳萎,破坏受伤后的性功能.为了维持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原有性功能状态,我科从1994~1997年试用金属管刀经尿道切除后尿道疤痕治疗后尿道闭锁及狭窄,对其中14例性功能基本正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该手术方式对性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6岁.后尿道完全闭锁者12例,严重狭窄2例,受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Chiari畸形Ⅰ型后颅窝减压术后患者发热的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4例Chiari畸形Ⅰ型后颅窝减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传统缝合技术组和硬膜-肌肉悬吊缝合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4例患者中,其中7例术中采用传统缝合技术,术后均出现术区的硬膜外积液和发热,而且3例被证实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余7例患者采用我们自研创新的硬膜-肌肉悬吊缝合法后,均未出现术后积液和发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治愈出院,与传统缝合组相比较,缝合改进组的住院花费更少(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非感染性因素,尤其是硬膜外积液可能是Chiari畸形Ⅰ型后颅窝减压术患者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硬膜-肌肉悬吊缝合的方式可以降低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眶后部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 ,以往多采用经眶外侧壁入路切除肿瘤 [1] ,其手术显露较难 ,尤其是眶尖部肿瘤更难以完全显露。自 1990年以来 ,对 14例眶后部肿瘤 ,采用经前颅窝底眶顶入路切除肿瘤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4例均系我院 1990年 10月~1997年 1月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4 8岁 ,平均 33.7岁。病程 2周~ 4年 ,平均 1年 4个月。临床表明 :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眼及球结膜水肿 ,13例伴视力下降及眼底改变。头颅CT及 MRI检查为阳性结果。手术治疗及疗效 :12例行全切除 ,2例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EST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3例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出现远期(≥术后3月)并发症者13例,发生率为12.6%.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8例,有6例伴随胆管炎反复发作;单纯胆管炎1例;出现结石性胆囊炎2例;胆管结石残留1例;慢性胰腺炎1例.结论 EST是治疗胆道梗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前患者黄疸可能是引起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感染的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IP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胰腺坏死组织及引流液培养是否有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与结局,并分析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214个病例,其中真菌感染组49例。真菌感染组患者的坏死物累及区域更广、红细胞压积更低、入院时血糖更高;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MDRB)比例更高,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时间及接受肠外营养时间也更长。与无真菌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接受手术患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正> 新生儿硬肿症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0年3月共收住硬肿症患儿203例,死亡45例。其中住院24h内死亡者27例(60%)。病死率为22.3%。个别病情垂危,家长放弃治疗者未统计在内。临床资料本组早产23例。足月22例。生后7天内发病者32例(71.1%)。出生体重2500g以下者26  相似文献   

16.
胰腺炎大鼠血清酶学变化及胸腺肽α_1对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酶学的变化是临床上观察病情演变的主要指标。胸腺肽α1(thymic peptide α1)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阻抑重症炎症反应,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我们拟进一步探讨SAP大鼠血清酶学改变及胸腺肽α1对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 1985年 3月至 1988年 12月 ,采用十二指肠旷置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胆管炎 34例 ,经 1~ 8年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 18例 ,女 16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年龄 5 8岁。除 1例无黄疸外 ,均有黄疸、发热及腹痛等胆管炎症状。其中 2 6例反复发作。并发胰腺炎 7例、胆囊结石 13例、胆管结石 5例。ERCP及十二指肠钡餐检查 ,明确憩室的确切部位 ,数目、形态和大小。憩室距乳头1cm以内 12例 ,2cm以内 18例 ,乳头位于憩室内 4例。直径最大 3cm ,最小 0 8cm。1 2 手术方式与结…  相似文献   

18.
我院由1974年至1995年间共收治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的胰腺癌202例,其中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率18.8%。现将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165例(81.2%)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06例,女59例,男女之比1.8:1。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平均56.3岁,大于50岁  相似文献   

19.
少量的、逐渐的牙齿磨耗是贯穿人一生的生理过程,而重度磨耗可以引起牙与牙列、与咬、颌间关系与颌周肌肉、颞下颌关节等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到咀嚼功能和各相关组织的健康。本文就67例牙列磨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修复治疗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7例患者按Whittaker[1]牙列磨耗分级标准均属Ⅲ级以上。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1~79岁,平均59例,其中40岁以下7例,40~59岁11例,60岁以上49例。2临床表现在67例中,56例为全牙列重度屠耗,11例为前牙组牙列重度磨耗。临床可见牙冠变短,继发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 1959年~1990年我院共收治气性坏疽患者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为17岁~52岁。12例因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所致;2例并发于局部治疗后(1例肛周脓肿切开术后,1例右网球肘封闭术后)。14例伤口分泌物涂片均找到粗大带荚膜芽胞杆菌。1例还培养出芽胞杆菌。8例行开放性截肢术,3例保存肢体痊愈,3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