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双车道公路安全平面线形安全设计与评价缺乏科学可靠的方法问题,从几何设计标准以及双车道公路平面线形指标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出发,提出以平曲线半径和曲率变化率作为平面线形安全评价的几何指标,通过运行速度反映几何指标与事故关系。基于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下大量运行速度实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运行速度分布规律,建立了双车道公路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基于运行速度一致性评价标准和跟驰理论,将曲线间直线长度区分为独立直线和非独立直线,对于非独立直线,曲线与曲线的关系是安全评价的控制因素;对于独立直线,直线与曲线的关系是安全评价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基于运行速度和直线独立性分析的平面线形安全性评价程序,可用于指导双车道公路安全设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和交通冲突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车速标准差、交通冲突强度与交通事故率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建立了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省道203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多种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多项式回归模型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79,研究结果表明双车道公路车速标准差与交通冲突强度存在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双车道公路超车特性的基础上,将超车过程划分为超车意愿、超车条件、超车行为、超车中止强制回车4个步骤,建立了超车模型。选用超车率、超车次率和区间平均速度作为验证指标来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符合误差范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分析得到的超车率一流量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呈现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随着双车道公路流量的增加,超车率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一阶段流量增加而超车率不断下降,当流量达到2900pcu/h以后,超车率几乎为零,以此作为临界点,推荐我国标准2级双车道公路的双向通行能力为2900pcu/h。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双车道扩建4车道后的安全影响,选择某平原区域内条件类似的双车道公路和4车道公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安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整体安全性、事故分布特性、公路条件安全影响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平原地区4车道公路平均事故水平高于双车道公路,事故在地点特征、形态和车型分布等方面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双车道公路超车两难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车行为分析,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的两难区域概念,在该区域内超车车辆既无法完成超车动作又不能在避免与对向车辆相撞前安全避让。应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下游车队规模、车速、设计车速与两难区域范围以及安全超车视距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超越单车的视距要求相比,超越车队所需的安全视距较大,且随着设计车速、下游车队规模以及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现当流量或车速较大时,两难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且因驾驶者错误估计引发交通事故的机会增多。最后给出了不同下游车队规模条件下安全超车的速度限制及视距要求,为制定安全行车策略以及道路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以运行车速为中介,提出了相邻路段运行车速相协调的路线设计理念,并参考国外双车道公路及国内高等级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经实例分析,证实所提标准较为合理,从而为设计和改建双车道公路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该路段事故多发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从驾驶员行驶舒适性的角度对线形的舒适性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双车道公路线形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双车道公路的经济分析问题,介绍加拿大阿尔波特省运输局所进行的关于驾驶舒适费的研究,测试结果以及计算舒费用的模型,鉴于双车道公路交通量上升所导致的服务水平下降的情况,国外有关专家于1985年就建议在道路用户费中增中计算舒适费,为此,该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标定了双车道公路的驾驶舒适费的概念性模型,同时详细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洪启  沈涛  吴云  张巍汉 《公路》2009,(3):205-209
为提高双车道公路隧道群隧道间紧急停靠带安全设置水平,分析了在隧道出入口白洞效应和黑洞效应影响下,因紧急停靠带位置设置不当而可能引起的追尾碰撞事故及其发生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紧急停靠带与隧道出口安全距离解析方程组和紧急停靠带与隧道入口安全距离解析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两个方程组可获得紧急停靠带与隧道进出口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最后,用实例的方式介绍了如何应用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禹彦荣  徐倩 《交通科技》2011,(3):114-116
山区双车道公路由于地形、环境以及投资等具体条件限制,在线形设计时采用较多极限指标,不利于行车安全。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线形安全评价体系,确定评分标准、建立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赋权,最终评价整体线形的安全等级,遴选出不安全路段,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以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双车道公路接入口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对大量的双车道公路进行了调研和采集了海量的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基础上,针对接入口对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采取的分析方法包括接入口单因素对安全影响分析、考虑交通量和路段长度因素接入口对安全影响分析、接入口和其他因素综合对安全影响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接入口对双车道公路的总事故率尤其是追尾事故率有重要的影响,并得出了双车道公路接入口对交通安全影响的量化结论。全部事故、一般以上事故、路侧事故、追尾事故和碰撞事故等的次数都随接入口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山区双车道公路上,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接入口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全部事故增加4.36%,追尾事故增加11.9%。  相似文献   

12.
以山区公路上设置的某一爬坡车道为试验对象,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对其交通特性及驾驶安全性进行仿真。根据设计图和现场环境构建了三维虚拟试验场景,通过VISSIM生成试验路段交通流;32名受试者在4种交通条件下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模拟过程中记录车辆的速度、轨迹、加速度、制动力等数据;通过VISSIM仿真试验确定了该爬坡车道的交通量阈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交通流情况下,该爬坡车道可提高主路上的车速及其平稳性,同时可减少来自对向车道的冲突;但随着交通流量趋于饱和,其有效性逐渐减弱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双车道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例最大,双车道公路的超车事故经常发生。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双车道公路超车事故的研究情况,着重对超车事故与非超车事故和发生在超车带与非超车带上的超车事故的各种原因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还提出了减少超车事故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VTR摄像机记录车辆通过观测断面处的侧向位置,应用Virtualdub视频分析软件判读车辆外侧前轮至道路中心线的距离.选取典型双车道公路上8处曲线为试验段,根据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车辆在进入曲线段时,行驶轨迹存在着朝曲线内侧偏移的运动趋势;在出曲线段时,车辆行驶轨迹趋向朝曲线外侧偏移;平曲...  相似文献   

15.
王益  荣建  陈家源  汤婧  罗薇 《公路》2022,(4):331-339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车辆安全、畅通、高效、快捷行驶的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多集中于损坏性审查,较少关注其合规性,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基于实际工程养护需求,总结众多评价方法优缺点,建立基于场景化的交通安全设施评价体系,实现设施综合评定以及标志、标线、护栏分项评定。通过对北京G109路段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交通安全设施养护与评比工作全面推进,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软弱围岩的双车道公路隧道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陈炽昭 《公路》1993,(5):29-34
为了解新奥法修建大跨度公路隧道时围岩的支护机理,进而探讨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软弱围岩中大跨度隧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以检验掌子面支护效应的存在与范围,初始地应力和围岩参数与计算对比的可靠程度以及围岩的破坏形态、部位和范围。试验结论认为,围岩的初始应力符合σ_x=(μ/1-μ)σ_y的关系,三维有限元分析毛洞的位移曲线与实测值吻合,掌子面支护效应最有效范围是距掌子面约0.7D(D-毛洞宽)范围内,围岩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有一个塑性软化变形的阶段,试验与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新型车道线被认为是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现搭建了直道、弯道、交叉口的设施因素和晴天、雨天、夜间的天气因素耦合的9种道路交通场景,设置了全天候陶瓷微晶珠车道线和高对比度反光车道线两种典型的新型车道线,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各道路交通场景下传统热熔型车道线和新型车道线图片,利用边缘检测Canny算法对图片进行检测与提取,并对比分析了Canny算法下新型车道线与传统车道线的检测率。结果表明,新型车道线的车道线检测率在9种道路交通场景下,相比传统热熔型车道线都有显著提升,晴天、雨天和夜间天气下分别提高24%、152%和145%。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专用双车道公路路段上快速车(如小客车)的延误、速度等现象,推导并建立了计算它们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对不同交通量及不同禁止超车区长度下快速车的延误、速度等作出了定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国外乡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整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关于乡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方面的资料,以安全评价、工程措施、宣传教育、立法执法、速度管理和事故救援为主线,对乡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公路安全评价在交通安全保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2)乡村公路交通安全工程措施的低成本化对其可接受程度具有重要影响;(3)乡村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当地政府和社团组织的参与;(4)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立法和执法越来越受到重视;(5)乡村公路的速度管理关键在于限速值相对于道路环境的一致性;(6)对于乡村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除提高救援系统的响应速度外,加强本地救援能力也是发展方向之一;(7)稳定的资金支持是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科技研发、数据积累、宣传教育和工程实践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计算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速度的观测和行驶特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计算方法和预测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公路行车安全性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以速度变化率为主的双车道公路安全性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填补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在这方面的空白.实际应用表明其评价结论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