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军  谢承利 《船舶工程》2012,(Z2):63-66,186
船用下翻式尾门具有快速运送人员、装卸物资以及收放小艇等优点,在某些船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绞车-钢丝绳、摆动式液压缸以及导轨-滑块式开闭装置是下翻式尾门的三种开闭形式。文章详细介绍了上述三种开闭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建立各开闭装置的数学模型,以典型的尾门设计参数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三种开闭装置的性能对比,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水文绞关在长江水文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测量工作中,绞关钢缆故障时有发生,既影响测绘工作进度,又增加员工劳动强度。本文通过设计一款绞关自动触底感应装置,让绞关滚轮上弹簧装置感应钢丝受力情况,并利用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绞车运转。经验证,该装置能有效减少绞关发生缠绕、脱盘的故障率,在不同水深、流场条件下,性能达到设计要求,装置感应灵敏,安装简单,具有内河测量船舶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比利时海工与疏浚巨头DEME集团已经正式接收荷兰Royal IHC船厂交付的巨型绞吸式挖泥船"Spartacus"号。该船是全球最大和动力最强的绞吸式挖泥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双燃料绞吸挖泥船,具有绿色护照和清洁设计符号。作为行业内首艘采用LNG动力的绞吸式挖泥船,该船船上配有多个能源节约装置,比如废热回收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装有梭式弹簧缓冲装置的新型绞车。这种绞车可用于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和在船舶激烈摇摆的情况下进行收放小艇作业。还介绍了吊艇柱和绞车的结构和力的分析。梭式弹簧由梭子、橡胶缓冲弹簧和球轴承组成。特别考虑了装置的可靠性和液压控制性。  相似文献   

5.
《船艇》1986,(4)
本发明属于船舶甲板铰缆机械的自动排缆装置在已有技术中,船舶深水锚机、绞缆机,起货机、绞网机的排缆(或网、绳)装置有手动齿轮条式,销钉式、链条式和双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CNT型船用燃油粘度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作为船用装置在设计上的特点。该装置由发讯、变送、调节、指示、执行机构和辅助设备等组成。装置的工作介质为1.4公斤/厘米~2的压缩空气,输出气压讯号的压力为0.2~1.0公斤/厘米~2。粘度发讯器为毛细管型,通过测量一部份被测介质(燃油)经过毛细管后产生的压差来测定被测介质的粘度。差压变送器采用力矩平衡式,结构简单,且无密封元件,特别适用于船舶。粘度调节器也是力矩平衡式,而且由于采用PI调节(比例积分调节),能消除静态偏差,提高调节精度。最后,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实船使用数果。  相似文献   

7.
丁勇  邬卡佳  曾庆松 《船舶工程》2020,42(12):48-51
针对自航绞吸船在艏部设置辅钢桩定位系统存在的影响航速等问题,“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提出了在艏部设置钢桩门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保持完整的艏部线型,减小航行阻力,而且还可以减小辅钢桩甲板作业空间。本文介绍了“天鲲”号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辅桩钢桩门结构设计,最后提出了辅钢桩门开闭油缸等关键设备的选型计算方法及选型结果。本文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提高坞门开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对基于传统卧倒式坞门的铰点与止水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的卧倒式坞门用铰点与止水装置。研究表明:新型的卧倒式坞门铰点及止水装置设计安装可靠、使用方便、开闭及拆装简便,止水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卧倒式坞门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有观 《航海》2009,(3):26-26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一种能减轻停泊或航行中的船舶摇摆的新型装置。这种装置利用带有减速机的自行式台车的左右行驶来减轻船体摇摆,减摇效果良好,可使船舶的摇摆减轻70%左右。使用时,装有电动机和减速机的台车随着船体的摇摆,在弧行轨道上左右行驶。传感器检测船舶的摇摆程度,并据此自动控制台车的移动位置。  相似文献   

10.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卸船机程控系统中使用光电式脉冲编码器来测量起升、开闭、小车、俯仰等机构的物理位移,通过编码器所提供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可以实现“软限位”开闭斗位置设定,全自动作业等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新型船盖真空密封装置加拿大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新型的船舶舱盖真空密封装置,能自由而轻易地开闭集装箱船上由多块舱盖板组成的舱盖。舱盖板之间的连接处用中空橡胶密封来防止风雨的侵入。由于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舱盖开闭操作,所以叫真空密封。在打开舱盖时,外凸型密封内的空气由真空泵抽出而成为负压约1~2分钟,密封变成凹入型,关上截止闭,拉开舱口楔耳,便可打开舱盖。在关闭舱盖时,放好舱盖板,插上楔耳,打开截止阀,在大气压下约五分钟,密封就恢复原来的外凸型,处干防止风雨的密封状态。使用这种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密封的接触…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海领域相关仿真系统中尚未涉及绞缆机收绞缆绳的模拟过程,以及柔性绳索收绞时的碰撞检测会产生不稳定现象的问题,采用改进的结构-弯曲弹簧模型模拟柔性绳索并进行三维可视化,提出一种改进的圆柱螺旋线算法。通过预先计算出绳索每一个质点在卷筒上的位置坐标,并在收绞时为即将绞上卷筒的绳索质点位置赋值,调整质点间的朝向和旋转角度以避免出现不正常扭曲现象。通过使用卷筒收绞缆绳和锚链的仿真实验对算法的可靠性和通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王纲筛  周壮 《水运工程》2000,(12):87-88
介绍加装液压机臂式吹吸装置作为吸泥、冲水装置主体的改造办法,将原绞吸式挖泥船改造成集绞吸和吹泥一体的兼容型疏浚工程船。  相似文献   

15.
在卸船机程控系统中使用光电式脉冲编码器来测量起升、开闭、小车、俯仰等机构的物理位移,通过编码器所提供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可以实现“软限位”开闭斗位置设定,全自动作业等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周志强  朱海涛 《水运工程》2020,(11):205-208
重型绞吸船多为上、下双耳轴设计,使用下耳轴时最大挖深普遍达到35 m左右。当今世界最大的绞吸船极限挖深达到45 m,绞吸船开挖岩石使用下耳轴时受到最小挖深的限制,采用普通横移锚抛锚方法会造成横移缆在坡顶边缘反复摩擦引起缆绳断丝、断股,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抛锚方式,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研究耳轴自行更换方案,采用现场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总结出一套上下耳轴快速切换、并采用横移锚抛开锚加浮桥的施工工艺。采用该施工工艺进行深槽基岩开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顺利、高效地完成了基槽开挖任务。  相似文献   

17.
传统小口径武器一般采用弹簧式反后坐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但后坐力偏大。为进一步降低自动机后坐力,本文采用一种气体液压式反后坐缓冲装置,编制后坐运动数值仿真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后坐位移的情况下,相比弹簧式缓冲器,采用气液式缓冲装置自动机最大后坐力下降了39%。对后坐运动过程进行流体仿真计算,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当前造船工业发展的需要,各船厂在拼板焊接与构架装焊作业中,已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埋弧焊技术。但是,在施焊过程中,对覆盖在焊缝上剩余的焊剂,目前大都还是采用手工清除和回收,劳动强度大,对工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船厂采用了以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速气流为动力的送入式或吸入式焊剂回收装置来回收剩余焊剂。采用送入式装置时,焊剂和压缩空气混和,焊剂容易被压缩空气中的油污和水分所污染,这样在下次使用时,将会影响焊接质量。而且,不管采用送入式装置还是一般吸入式装置,在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大量的细小焊剂和粉尘,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大量开底泥驳以供建港、疏濬河道与开发水利之用,特对目前使用之泥驳和今后新造之泥驳的泥门开闭装置提出改进意见。使能达到节省人力,操纵灵活、使用安全和自动化之目的。本文先介绍目前一般泥驳泥门开闭装置之构造原理,然后按照各种具体装置情况系统地提出基本估算公式和方法,(是把提出的计算方法,加以补充使更系统化),然后根据计算公式推论提出三种泥门开闭装置改进成为自动形式的方案。并用简单例题予以计算证明在学理上是无问题的,因此提出请国内外专家们研究指正,设计及用船部门予以试验并试造。  相似文献   

20.
以拖船锚绞机卷缆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动轴联接处失效、制动器打滑,以及缆绳松脱等故障的原因,提出全贯通传动轴、棘轮式防冲击卷筒、辅助扩张装置,以及缆绳防松脱装置等改进设计方案,总结拖船锚绞机卷缆装置改进的设计要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