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多年冻土区的特殊气候环境特征,在对多年冻土区公路的大量普查以及对重点病害路段的调查与钻探基础上,总结了多年冻土区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系统地分析了路面使用性能,同时研究分析了混合料低温特性和配合比设计,以及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所得结论对公路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道214线和青海省省道天(峻)木(里)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病害的大量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研究了典型公路病害的主要类型与多年冻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今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道214线和青海省省道天(峻)木(里)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病害的大量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研究了典型公路病害的主要类型与多年冻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今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中,采用绿色防护工程,有效保护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实施,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使整个公路工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省道308线公路是连接玉树地震灾区和国道109线的主要交通枢纽,项目的实施对完善青海省青南地区公路网建设、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多年冻土地温普遍较高,高含冰量冻土发育。在极差工程地质条件地段,增设热棒路基,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热棒路基首次在省道308线多年冻土公路工程中应用,因此,有必要在运营阶段对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效果进行监测。本文总结了该区的地质条件区划和多年冻土特征,结合热棒工作原理,通过地温和变形等试验、监测方法,来实现对热棒路基效果的评价,为以后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特点,提出了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多年冻土区常见的几种类型的路基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于国道G109线(青藏公路)路段的公路工程概况和该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青藏公路涵洞使用状况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多年冻土区涵洞破损类型与特征,并对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提出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涵洞破坏原因,应从4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进行病害防治:减小工程对多年冻土的热扰动;消除或削弱季节活动层的冻胀和融沉;增强涵洞结构抵抗和适应冻融变形的能力;消除或减小涵底渗流。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条对多年冻土区道路病害的现场调查,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存在的主要病害类型,并分析了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性的措施,全面服务于多年冻土区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形态,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路肩、边坡以及排水设施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养护的关键措施。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养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0.
国道214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沿线气候高寒缺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分布着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全长约440km,呈不连续状,并且主要为湿地和高山型多年冻土类型。多年冻土主要集中在鄂拉山至清水河路段,这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1.
结合内蒙古省道301线根河至拉布大林段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气候、地质特征以及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详细阐述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检查和监测方法。施工完成后,没有出现路基产生冻胀、融沉变形、翻浆、纵向裂缝质量病害,路基安全稳定,多年冻土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保温板基路国道214线、青藏公路试验段地温进行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年冻土区保温板路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等建筑物后,改变了多年冻土地表的冻土水热条件,造成多年冻土融化,路基失稳,导致一系列的公路病害。片、块石利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和热屏蔽特性,有利于保护冻土,保持路基稳定性。片、块石路基有效改善了多年冻土区路基下热状况,是一种有效保护多年冻土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道G214线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北至长石头山北坡段K414+500~K427+ 500段,全长13km.该段冻土垂直分布明显,有三种不同的冻土类型:(1)连续多年冻土地区湿润型亚区;(2)连续多年冻土地区干燥型亚区;(3)不连续多年冻土地区冻土岛亚区.该路段建有多年冻土观测站一处,同时配有气象观测站.本文重点选取其中的不连续多年冻上地区冻土岛亚区为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冻土破坏特性与冻土破坏机理,分析了不同的冻土钻机和钻具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冻土钻机和钻具的选择原则.针对我国国情及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质结构特点和一些钻机钻孔试验结果,推荐了合理的冻土钻机及钻具选型,为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全球升温致使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热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试验路为模型,通过建立路基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多年冻土区通风管管径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变化特征,为保证路基热稳定性及保护冻土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园地     
1科学研究支撑共和至玉树公路建设共和至玉树公路全长628km,平均海拔4000m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分布广泛,是进行高原高寒多年冻土研究的最佳载体。5月末省交通厅组织召开了依托共和至玉树公路实施研究的科技项目《国道214线多年冻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共和至玉树(结古)高速公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高寒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高温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及大孔径波纹管涵关键技术研究》和《高温多年冻土区隧道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为支持青海省藏区的发展,玉树重建工作能顺利实施,国家规划把G214线共和至结古段建设成为高速公路。公路穿越大片多年冻土区,而当前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尚无修筑高等级公路的先例。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永久不化的冻土,它的分布一般是受到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在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修建是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9.
我省近年来修筑的路基穿越多年冻土区路段较多,为保证路基稳定,结合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祁连县大冬树山路段冻土路基处治经验和科研成果,浅谈我省在建共和至玉树公路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采取的路基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10,(11):93-93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是世界性工程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已建成的多年冻土区铁路病害率很高,列车时速只有六七十公里。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由于对冻土的认识不清,缺乏工程经验,措施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