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凸轮磨床及其磨削凸轮的过程凸轮磨床是以切入式靠模法原理进行磨削的。它的布局与外圆磨床相似,只是上工作台(摇架)既能往复摆动,又可随下工作台纵向移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数块靠模串装在头架主轴上,并随主轴一起转动。由于弹簧的拉力,使靠模与异轮始终接触,在转动过程中,靠模驱使摇架产生摆动。工件装在主轴与尾架之间,与靠模同轴等速旋转。通过砂轮的径向切入,对工件进行磨削。在磨削凸轮陡削面时,为使摇架摆动时平稳无冲击,设有缓冲装置。同时,为使工件转速均匀,头架主轴上装有摩擦阻尼装置。凸轮磨床磨削凸轮的过程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对凸轮轴的粗加工,一般是用靠模成形法在车床上进行的。为了使一次对刀加工出的各凸轮和偏心轮达到理想的工艺尺寸,除保证各凸轮靠模基圆尺寸一致外,还要求偏心轮靠模的尺寸与凸轮靠模的尺寸保持一定的关系。凸轮靠模的基圆直径是根据靠模与工件的比例确定的,而偏心轮靠模的直径则应根据工件和凸轮靠模基圆尺寸来确定。  相似文献   

3.
改进后的"补偿反靠"工艺方法,是制造摩托车发动机凸轮靠模的一种简便、实用的工艺方法。根据磨出的工件凸轮升程误差的规律性,通过修正标准凸轮,进行再次反靠。在整个靠模制造过程中,一般不直接测量靠模本身,而是通过测量磨出的工件凸轮,间接地对靠模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凸轮靠模“补偿反靠”的制造方法。从标准轴(原始靠模)的选择,修正标准轴的刮肖,靠模的反靠,工件凸轮的磨削,以及标准轴和工件凸轮的测量,“补偿反靠”的工艺过程等,阐明了凸轮靠模的制造与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凸轮机构的分析理论,获得了加工DD680系列汽车制动凸轮的轮廓曲线方程和加工该靠模凸轮的刀具中心轨迹方程。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了靠模凸轮轮廓曲线的辅助设计,保证了所设计的靠模凸轮的各项精度,采用该方法计算加工靠模凸轮比用作图法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凸轮靠模直接影响被加工凸轮的尺寸精度。凸轮靠模的设计则依据凸轮在不同转角的平面挺杆升程、基圆半径、磨削用的平均砂轮直径、工作靠模的基圆半径、导轮直径和机床之结构参数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凸轮摩削原理可知,凸轮靠模的型线实际上就是依据磨床的结构参数,把被磨凸轮适当地进行放大而成。讨论了凸轮升程的测定方法及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凸轮靠模的设计方法及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叙述凸轮靠模的计算方法。基本途径是以凸轮型面参数方程、机床结构参数、砂轮直径等为计算的原始数据,在分析磨削过程中几何关系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导轮中心的极坐标方程。然后运用包络法求得靠模的型面参数方程,并将其坐标值转换为平底挺杆测量值。将测量值插值处理后便可进行靠模加工。在长春汽车研究所电子计算机室及我厂计算站的协同下,我们按本文文末综合的计算表格(表1、表2),对解放牌C—10B型汽车发动机配气凸轮的靠模进行了计算和试制,由我厂发动机分厂用此靠模加工出的产品(凸轮),其精度已满足要求。由于本文重点在于计算方法,所以有关凸轮磨削原理及磨削过程,在此不作详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凸轮机构的分析理论,考虑加工机床传动系统的传特性,由此分析和获得加工刹车凸轮的靠模凸轮的实际轮廓方程和理论方程,以及加工该靠模凸轮的刀具中心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0.
中凸变椭圆活塞裙部加工工艺及设备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凸变椭圆活塞裙部加工用立体靠模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对靠模指的材料选择摩擦副及其润滑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德国SCHAUDT双砂轮端面外圆磨床可磨削曲轴轴头、法兰和信号轮座.针对靠模跟踪不稳定问题,分析了曲轴线SCHAUDT磨床靠模机构的特点,并提出了调整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汽车、拖拉机和内燃机等工业的发展,使用凸轮轴磨床的单位日益增多,广大用户提出希望制造厂提供凸轮靠模的迫切要求。在厂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三结合试验小组于1976年3月至1977年5月陆续在我厂产品M8312型凸轮轴磨床上进行了“凸轮靠模的一次反靠及其互换”试验。经过一系列反靠和磨削试验,我们对影响凸轮曲线精度的各种因素初步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在做到凸轮靠模于本机床上“一次反靠”的基础上,进一步达  相似文献   

13.
双圆弧凸轮是高速柴油机配气机构中凸轮的一种。工艺上一般先粗加工,即用仿形车削的方法加工出凸轮的形状,然后再精加工(包括粗磨、精磨等)。仿形车削的原理是靠模与从动秆保持接触,在靠模转动时,装在从动杆上的车刀前进或后退,从而加工出要求的凸轮形状。文中导出了计算尖顶从动杆在凸轮不同部位升程数值的公式,并编制了程序,可借助微机进行求解,由得到的数值可绘制出靠模图形。这种微机解法简便可靠行之有效,完全达到了产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M8325凸轮轴仿形磨床为对象,从非平稳机过程的时间序入手,建立了以凸轮靠模升程作作为输入、工件升程作为输出的磨床加工系统二阶定常线性自回归数学模型。基于此数学模型,提出了动态设计凸轮靠模型的方法,并按此法进行了凸轮靠模的动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磨削凸轮时,影响凸轮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原始靠模(标准凸轮)、工作靠模等系统本身的设计和制造误差,仿形系统的间隙及弹性变形引起的变形误差,磨床本身的精度误差及被磨削凸轮形状引起的磨削动态特性造成的形状误差等。通过分析,凸轮磨削时的动态特性是影响凸轮形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活塞环靠模凸轮的设计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这是继“在M8312型凸轮轴磨床上<凸轮靠模的一次反靠及其互换>试验”一文(1979年第1期)的续篇。本文仍以“瞬时速度中心”的概念,导出了凸轮靠模型面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为满足广大用户和读者的要求,特提供了全部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以CA10B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配气凸轮为例进行了实际运算。结果表明,这套计算方法简便准确,对一般凸轮轴磨床具有较大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4"补偿反靠"工艺方法的实质通过上述"磨削"与"反靠"的过程,得到如下结论:靠模是标准凸轮的放大与机床诸动态因素的合成,而工件凸轮是靠模的缩小与机床诸动态因素的合成,工件凸轮的精度是依靠标准凸轮与机床诸动态因素误差的合成精度来保证的,如果机床系统刚性可靠,几何精度稳定,排除机床诸动态因素误差,工件凸轮就成为标准凸轮的复现。要  相似文献   

19.
以黄海公司BOB车型上顶外板为例,针对不同的生产需要,论述了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不同的靠模制作客车前围覆盖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自制靠模夹具检测和修理制动蹄支承座孔、蹄支承端面和制动底板支承座孔等部位的配套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