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几种不同生料进行配方,烧制不同含量硅酸二钙水泥熟料,在煅烧过程中通过阴离子掺杂来研究对熟料易烧性能的影响,并添加稳定剂B2O3使贝利特保持活性较高的晶型;运用XRD、岩相分析、SEM等测试手段,初步探讨了离子掺杂对高强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和水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最佳的煅烧温度为1 350℃,稳定剂的加入可以促进熟料中的稳定存在;其次,当煅烧温度在1 400~1 450℃,w(C2S)含量在45%、w(C3S)含量30%时,熟料矿物结晶完整,矿物形貌最好,其早龄期的水化产物量也最多。  相似文献   

2.
活性碳纤维负载TiO_2去除低浓度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光催化气体反应系统,模拟有限密闭空间特殊环境,以甲醛气体为代表,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配比的TiO2并负载在活性碳纤维上,将其放入马弗炉中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最后测试其对甲醛的去除效率,且研究了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作为整体材料对甲醛的去除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冰醋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煅烧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是交互的,理想配比下两小时去除率可达78.89%;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作为整体材料对低浓度甲醛的去除满足动力学方程ρA=m0+(ρ0A-m0)exp(-Kt);自制材料对甲醛的去除量为4 357.78mg/(h×m2),稳定性为78.3%.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TiO_2纳米粉体的结构,从而获得光催化性能最好的TiO_2纳米粉体,采用TiCl_4与NH_4OH直接沉淀法制备得到TiO_2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TiO_2纳米粉体,通过松密度、TG-DSC、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TiO_2纳米粒子的热效应、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TiO_2纳米粉体粒径呈单调增加.TiO_2前驱体为非晶结构,在250℃转化为单一的锐钛矿晶型,450℃出现少量的金红石结构,550℃后金红石含量显著增加,光催化结果表明450℃制备的TiO_2光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氰二胺、硫脲、三聚氰胺、碘化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备钾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钾源、掺杂量等条件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样品与纯石墨相氮化碳(g-C3N4)相比,减小了能带宽度,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对比不同温度、不同掺杂比的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发现以硫脲和碘化钾为原料,在550℃、煅烧时间为4 h,钾离子与氮化碳掺杂摩尔比为0.1的制备条件下所得的样品光催化效果最佳,其光催化降解速率是g-C3N4的4.29倍。  相似文献   

5.
煤油基磁性液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SO4·7H2O(AR)、Fe2(SO4)3·xH2O (AR)、NH3·H2O(AR)为原料,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粒子;通过选用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在重力场和磁场中稳定性良好的磁性液体.探讨了氨水用量、Fe3 和Fe2 摩尔比、温度、油酸体积用量等对磁性液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Fe3 和Fe2 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50℃,氨水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0~2.5倍,表面活性剂的投加量为0.8mL/100mL磁液.  相似文献   

6.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六方密堆积结构(Zn1-xMgx)TiO3(x=0.1~0.4)固溶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和微波频率下Hakki—Paoli法测定了不同Mg^2+添加量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陶瓷体积密度和微波介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Mg^2+掺杂量体系在1100℃下烧结后陶瓷的形貌.结果表明,Mg^2+掺杂能有效稳定六方密堆积结构,避免其分解为反尖晶石结构的Zn2TiO4和金红石(TiO2).当Mg^2+掺杂量x=0.3,1100%下烧结时,可获得最稳定、致密的六方密堆积结构陶瓷体,且该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微波介电常数(εr)=27.1、品质因数(Q*f)=590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65ppm/℃.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六方密堆积结构(Zn1-xMgx)TiO3(x=0.1~0.4)固溶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和微波频率下Hakki—Paoli法测定了不同Mg^2+添加量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陶瓷体积密度和微波介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Mg^2+掺杂量体系在1100℃下烧结后陶瓷的形貌.结果表明,Mg^2+掺杂能有效稳定六方密堆积结构,避免其分解为反尖晶石结构的Zn2TiO4和金红石(TiO2).当Mg^2+掺杂量x=0.3,1100%下烧结时,可获得最稳定、致密的六方密堆积结构陶瓷体,且该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微波介电常数(εr)=27.1、品质因数(Q*f)=590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65ppm/℃.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异丙醇锆为原料,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粉体.通过TG-DTA、XRD及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性能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300℃前煅烧的粉体星无定型结构,500℃煅烧后粉体呈四方晶型,800℃煅烧后四方态全部转化为单斜态;氧化锆粉体形貌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胶团结构→球形结构→哑铃型结构→多边形结构的变化,纳米粉体的存在温度为800℃左右,高于此温度粉体发生烧结.  相似文献   

10.
掺金属离子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 、Zn^2 、Cu^2 的纳米级TiO2,并进行了XRD、TEM表征,对染料废水、苯酚的光催化实验表明,Fe^3 、Zn^2 、Cu^2 的掺杂能明显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了有机物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