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6"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3000吨级综合科学考察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 该船采用AFE有源前端驱动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设双吊舱、1台首侧推,DP-1级动力定位.该船挂中国旗,入级中国船级社. "实验6"船的主要尺度及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2.
动态定位是海洋工程船舶的一种特别的定位方式。在动态定位工况下,船舶主推进器、可伸缩推进器和侧推进器同时运转,激励源增多,在周围水流的作用下,将较大的振动能量传递给船体,引起推进舱及上层建筑甲板产生较大的振动,严重影响船舶的舒适性。目标船为重型起吊船,在主甲板右舷处设置有5 000 t的起吊装置,在艉部配备4台主推进器,艏部配备2台侧推进器及2台可伸缩推进器。定位工况下,需同时开启这3种设备,船舶处于多激励状态,易引发上层建筑较大的振动。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目标船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其振动的固有频率及模态,计算了多激励工况下整船的振动响应。结果显示:目标船自由振动的前6阶固有频率较低,均已避开各激励源的风险频率范围;多激励工况下,以可伸缩推进器和艏侧推器的激励为主,各层甲板速度响应的最大值出现在11 Hz附近,响应曲线出现多个峰值,振动耦合性增强,对加权值的影响增大,但最终均能满足舒适性相关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20,(3):29-29
3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顺利上船台。该型船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总长约114.3 m,排水量约6800 t,续航力15000 n mile,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配有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艏侧推装置在工作中出现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与处理,揭示了艏侧推变距负荷异常、振动、密封漏油及反馈装置链接杆卡滞等异常问题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与改进措施,对艏侧推装置的后续优化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0 引言为提高船舶操纵性能,耙吸式挖泥船配备2台横向推进器(即侧推器),不同吨位船舶所配备的侧推器的功率也不尽相同。侧推器由大功率电机通过扇形齿轮驱动螺旋桨进行传动,实现船舶的横向移动。其中,螺旋桨桨叶的螺距是可变的,简称可变螺距桨(CPP)。1 故障情况某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总长160.2 m、型宽27 m,配备2台额定功率为735 kW的电机,驱动侧推螺旋桨,艏艉侧推器电源由左右轴带发电机分别供电。该船在某港口施工期间因右  相似文献   

6.
蒋江  郭学峰 《船舶》2016,27(6):94-98
传统的船舶通常设置锚台(锚唇)或者锚穴,以便锚与锚穴或锚台(锚唇)很好地贴合,但如能利用船舶首部的结构外飘型线,通过不设置锚台(锚唇)或锚穴,而让锚冠及锚爪直接与外板接触,便能有效降低船舶的建造成本并缩短建造周期。然而这样对于船舶首部的型线设计、锚端链节设计、锚型式的选择、锚冠及锚爪接触处外板强度等要求都不同于传统。文章以国外示例,结合实船效果展示,对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逆向工程分析并充分利用三维仿真设计软件,在满足入级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出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船舶侧推器结构紧凑,控制系统复杂,其故障排查处理颇为棘手。某远洋拖船共配置2台艏侧推器和1台艉侧推器,均为南京某公司生产的NCT 165型电力驱动液压伺服变距式侧推器,单机功率680 kW。某日,该船靠码头期间,3台侧推器均在运行,其中前艏侧推器主电机突然自动停机而无任何报  相似文献   

8.
正"COSCO SHIPPING HIMALAYAS"轮由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建造,为5艘14500TEU集装箱船的首制船,该船型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自主设计。该轮申请了中国船级社(CCS)绿色船舶Green ShippⅡ的入级符号和《香港公约》有害物质符合声明,并满足最新的压载水公约的技术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轮被授予CCS最新的特定航线绑扎力计算的CLC(Ⅴ)入级符号和满足最新的《货物积载和系固安全操作规则》(CSS CODE)的集装箱系固ECL入级符号,顺应了当今世界追求绿色、环保、低碳、现代化的发展潮流,满足了船  相似文献   

9.
出于防腐考虑,船舶侧推器槽道内常布置一定数量的合金块作为牺牲阳极,而其对侧推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常被忽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非均匀进流的角度对因牺牲阳极引起的船体异常振动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牺牲阳极的不同布置位置对系柱工况下侧推螺旋桨激振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推器齿轮箱支柱2侧布置阳极块会导致螺旋桨遭受较大的轴向激振力,同时槽道内壁脉动压力幅值增大,.牺牲阳极宜在离桨盘面较远处的槽道内壁沿周向对称布置.为侧推器槽道内的牺牲阳极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1983年版《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即将修改,《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1985)》(下称《修改通报》)预定今年12月份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11.
双机并桨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滚装船为例,分析了由两台8ZAL40S主机通过齿轮啮合共同驱动一根螺旋桨轴旋转的复杂船舶推进轴系的自由扭转振动和强迫扭转振动,按照相关船级的要求进行了校核,满足安全性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计算了两台主机发火间隔角的匹配对轴系扭转振动所产生的影响.对合理选择同一系统中多台主机的发火相位差角,避免对轴系扭转振动产生有害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 E32、E36、E40和“E36-Z35”钢的应用性能研究、试验证明,这些钢种的性能与国外类似钢种相当,并满足“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和“海上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适用于建造海洋平台和大型船舶。  相似文献   

13.
(1)《长江水系钢船建造规范》修改通报(2)《玻璃钢船建造与检验暂行规定》(3)《海船防污染规范》修改通报(4)《海船无线电设备规范》修改通报(5)《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6)《长江水系船舶稳性和载重线规范》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检》2006,(1):76-77
中国船级社2005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5)修改通报及船级证书相关声明修改的通知”的通函,全文如下:为了进一步协调IACS统一程序与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钢规)第一篇入级规则部分的相关内容,现对钢规第一篇的部分内容调整如下:一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一些国家的验船机构(通常称为船级社或船级协会)一般系私人公司组织,是由一些社会团体组成的总务委员会来管理的,专门办理如下业务: (1) 发行有关船舶的建造规范、检验及入级的规则或章程; (2) 办理船舶的入级手续及进行船级的检验(对不入级船舶仍由政府机关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3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正式命名。该船总长184.7米,型宽28.1米,总吨位为25041吨,设计服务航速为16.5节,航行于无限航区,采用DFDE(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推进方式,并配有艏侧推,配备两台360°全回转推进器和三台双燃料发电机,拥有四个C型双叶独立液货舱,货物围护系统设计温度为-164℃,主要用于国内LNG二程转运  相似文献   

17.
《舰船科学技术》2013,(6):15-18
为分析某船首侧推振动强烈原因,采用正负螺距交替增加方案,在锚泊状态下测量首侧推的振动数据。振动速度随着螺距角的增加而变大,当螺距小于70%时,振动速度在桨叶叶频处幅值最大,随着螺距继续增加,振动速度幅值转移至低于叶频区域。首侧推桨叶进流均匀度与桨叶空泡是引起振动的主要原因。因首侧推导臂增加了桨叶负螺距时进流的不均匀度,造成负螺距时振动强度大于正螺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70%螺距时,桨叶叶梢区域存在明显空泡,随着螺距的增加,空泡逐渐向叶背区域扩展。根据振动测试分析结果,新设计船舶应优化设计进流条件,增加进流的均匀度。适当选取额定推力较大的侧推型号,以减小电机最大功率的桨叶螺距,降低空泡激励的振动。  相似文献   

18.
21 000 TEU船是目前航运市场大型的集装箱船。随着集装箱船的不断增大,对设备的扩大和相关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文中就21 000 TEU船的艏侧推筒体的装焊、本体与延伸筒体组合件的安装等工艺进行了研究。施工结果表明,采用创新的装焊工艺后未发现艏侧推的过度振动,为船只的成功建造及交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书介绍     
《中国船检》2006,(9):73-73
序号名称版本出版时间定价发行单位备注1《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5》中英文2006.0870.00上海规范所2《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第6分册——第9篇双壳油中文2006.04130.00上海规范所船结构(CSR)3《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第7分册——第10篇散货船中文2006.04110.00上海  相似文献   

20.
王剑平 《江苏船舶》2003,20(5):17-18
2003年,镇江船厂为唐山市"京唐港务局"设计并建造了"2 940kW 全回转港作拖船".根据该船的技术规格书:该船按<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以下简称<规范>)设计、建造,同时船体结构按B3级冰区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