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沥青路面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后的性能衰变规律,完善验收指标,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类,选取代表性技术进行实体路段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类预防性养护技术会显著降低原路面抗滑性能和构造深度,封膜类和封层类预防性养护技术各方面性能更好,使用范围更广;同时从原路面性能要求、抗滑和构造深度双控制、工后检测加1年后检测双验收3个方面。给出了改进的验收标准所得成果对道路管理单位甄选和控制预防性养护技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HAP、CAP、沥再生、改性乳化沥青是较为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依托SSX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对HAP、CAP、沥再生、改性乳化沥青封层等四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跟踪观测和对比。结果表明:(1)四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处置后,可显著降低原路面的渗水系数,因而可以封堵或减缓雨水下渗,进而减少基层和面层材料的水损坏,以此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2)工后检测结果表明四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均会造成原路面构造深度减小,导致原路面的抗滑性能均有一定的下降。而工后半年的检测数据表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HAP抗滑能力虽有提升,但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破损较多;而沥再生抗滑性能、渗水状况均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沥再生在四种养护措施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雾封层技术降低了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所带来的抗滑不足问题,开展了超薄封层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首先针对超薄封层原材料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相关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合比设计。依托GH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项目进行实体工程验证,并对超薄封层路段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超薄封层材料可快速恢复路表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与抗渗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应用预防性养护措施,提升城市快速路路面技术状况水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预先调研路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了3类6种典型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试点应用。经过3年时间,对路面摆值、构造深度、渗水系数、破损状况及外观进行了连续跟踪检测,分析了典型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功能性、耐久性及适用性。观测数据表明,在中、轻轴载下,试验段内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均可使用3年以上。薄层罩面类措施长期性能优越;再生剂类和封膜类预防性养护措施在施工后,短期内会降低抗滑性能,随后又将恢复,并具有一定抑制剥落的效果。为今后同类快速路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加纤沥青碎石封层在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文中基于拉拔试验、渗水试验及构造深度试验,探究材料配比对加纤沥青碎石封层黏结性能、渗水性能、抗滑性能的影响,结合实际养护维修工程,通过跟踪调查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对维修养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对加纤沥青碎石封层拉拔强度、构造深度影响较大,纤维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峰  张肖宁 《公路》2007,(8):203-206
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进行路况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研究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流程、养护路段划分指标和方法。采用车辙深度、横向裂缝长度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三指标,使用动态聚类法,划分预防性养护路段。得到了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的流程,给出了聚类分析法划分路段的过程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流程进行养护措施的选择,科学性、客观性强;聚类分析法用于高速公路养护路段的划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行规范相关规定,并结合检测参数的确定原则,对沥青路面抗滑指标的检测方法、时机、部位及频率进行比选,并对抗滑性能衰减路段提出对应的养护措施。结果表明:构造深度应使用激光构造深度仪进行检测,摩擦摆值采用摆式仪法,横向力系数检测采用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检测法;检测时机为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检测部位应选取在路面的行车道和超车道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采取过预养护措施的高速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路面结构状况、路面抗滑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估.评价了灌浆处理、路面强化剂预养护、沥青再生预养护三种预养护手段的效果。结果表明:灌缝处理和路面强化剂预养护能够显著提升路面的抗渗水性能;灌浆处理大大延缓了裂缝的发展以及新裂缝的衍生,能够有效延缓基层的破损;沥青再生预防性养护段落的路表状况优于相邻段落。预防性养护技术对路面结构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有效维持良好的路表性能。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沿江高速公路上应用研究的简要情况.通过检测喷洒前后路面不同时间的抗滑值、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平整度以及不同施工层数、不同配比的效果等来研究其路用性能,并得出了初步结论.根据对检测数据分析得出:Supreme雾封层技术尽管会轻微降低路面的构造深度,但不会影响路面的摩擦性能,而且其防水效果较好,施工过程也比较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在某高速公路铺筑试验段,研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探讨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对试验路段施工完成时、通车1年后路面抗滑摆值和渗水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段路面施工完成时、通车1年后渗水系数及抗滑摆值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罗运辉  安昶 《公路》2022,(6):352-359
为探明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基于某路面养护项目,统计了旧路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结合病害分布情况,设计了6种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通过对实施养护前和养护5年后路面的状况检测,对比分析了各养护措施对于道路开裂、车辙、抗滑以及道路结构状况的影响;基于综合评分的方法,将道路状况的多性能指标转化成单性能指标;从性能出发,优选出了使道路综合状况最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结果表明,经过灌缝之后双层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的路段,在服役5年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效果,其开裂程度没有达到养护前的水平;薄层罩面相对于微表处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效果;不同养护措施对于抗滑性能的提升程度类似;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保持基层结构状态的作用,其中薄层罩面对于基层结构状态的改善较明显;双层微表处和薄层罩面都能在5年内较好地保持面层结构状态,而单层微表处对面层结构状态的保持作用有限;从道路综合性能出发,建议采取灌缝后的薄层罩面来进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相似文献   

12.
预防性养护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介绍了几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的应用,比较了其对高速公路的抗滑能力和抗渗水能力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微表处路面构造与级配及沥青含量的关系,选取抗滑性能指数不足的代表性路段6处,在路面采取微表处处治前后,现场分别实测路面构造深度和抗滑性能指数,研究微表处在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处治中的适用性。得出构造深度与集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构造深度与抗滑性能指数没有明显的关系;微表处只能暂时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不能起到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路面表层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病害也逐步增多,其中尤以裂缝与坑槽病害显得较为严重。为了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防止路面病害的加速发展,保障行车安全,不仅要对已形成的裂缝与坑槽病害进行修补外,还应对路面表层进行适当养护。以新台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抗滑表处封层技术对表层路面性能进行修复养护,并对施工后三个时间段的表观质量、渗水系数、平整度、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等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路面结构的整体性能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的适用性,有效地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结合实体路段检测,采用横向力系数测试方法和激光构造深度测试方法分别进行测试,比较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通过研究成果调查及实体道路测试数据分析,对横向力系数和构造深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横向力系数和构造深度均可以准确地评价路面抗滑性能,但应用范围有所差异;两者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依据江苏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基于再生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路面抗滑性能、渗水系数、平整度和压实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就地热再生装备处治路段的短期效果;进一步基于车辙深度、路面抗滑性能和平整度等路表指标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长期处治效果,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两种就地热再生装备处治效果基本类似,且就地热再生工艺处治路段的车辙深度在通车4年后仍处于5mm以下,表明对路面车辙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易出现微裂缝、坑槽等水损害病害,采用有机硅、改性乳化沥青、CAP及TIT含砂嵌固等几种不同的雾封层材料进行预防性养护处治,并对处治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及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雾封层养护处治后,路面封水效果良好,构造深度变化不大,路面破损状况整体均呈先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抗滑性能影响不一。四种封层养护措施的相对优劣顺序为:TIT含砂嵌固CAP改性乳化沥青有机硅。  相似文献   

18.
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在重庆渝合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对老化沥青的还原再生能力,通过渝合路试验路段实体工程的施工,比较施工前后的路面性能。试验表明:在老化的沥青中加入一定的沥青路面养护剂后,有效地提高了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及延度指标,降低了老化沥青的软化点;当养护剂渗透深度达到6 mm左右,其对原路面的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抗滑摆值有所改善,降低了路面的渗水系数,同时改善了路面外观。  相似文献   

19.
路面预防性养护,即在合适的时间,用恰当的方法,对适宜的路段进行养护,以使性能良好的路面保持更长的使用时间。以佛山一环高速沥青路面为实例,在详细调查检测的基础上,对需要实施预防性养护的路段进行了确定,并采用等效年度费用法、项目级综合评判法、效益费用比法确定了最佳养护措施和时机,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及后续施工,以使预防性养护措施发挥最大的效益,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沥青路面雾封层应用技术,基于某城市一级公路养护工程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控制原材料性质,并针对原路面处理、撒布雾封层材料等施工工艺进行详解,最后检测路面渗水、平整度以及抗滑摆值指标用以评价其养护施工质量,结果表明:采用雾封层技术能有效改善沥青路面抗渗水性能、平整度以及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