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船舶》2018,(4)
正近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海洋石油119"号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顺利开工建造。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副院长李小平、海工部主任康为夏等应邀出席了开工仪式。该项目船体的基本设计与详细设计由MARIC承担。"海洋石油119"是目前中海油国内油田适应水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15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海洋石油119"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命名交付。"海洋石油119"FPSO为15万吨级,双船底、双舷侧、无推进装置,由永久性的单点系泊固定在中国南海流花16-2/20-2油田水域,作业水深420米,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作业水深最大的一座FPSO。据介绍,"海洋石油119"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20,(5):84-84
2020年5月15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流花16-2油田群开发项目"海洋石油119"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命名交付。"海洋石油119"FPSO为15万吨级,双船底、双舷侧、无推进装置,由永久性的单点系泊固定在中国南海流花16-2/20-2油田水域,作业水深420米,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作业水深最大的一座FPSO。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正>"海洋石油670"号命名交付6月1 2日上午,上海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的12000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0"号在崇明基地造船1号码头命名交付。"海洋石油670"号是上海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的4艘系列船的首制船。该船由瓦锡兰(挪威)船舶设计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承担详细设计,是一艘具备拖带、起抛锚、ROV作业支持、潜水作业支持、对外消防、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石油118"号FPSO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采用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可抵御500年一遇台风环境,创国内FPSO设计之最。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9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完成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的综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7"交付。该船采用电力推进方式,可航行于无限航区的,是SDARI综合勘察船TUNA S系列中的TUNA S600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勘察船。该船配备钻井取样系统,可进行工程地质取样,原位静力触探测试(CPT);配备多种用于海底勘探的声学设备,可进行水深、地形测量;  相似文献   

7.
正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以下简称"嘉庚"号)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承担前期方案、详细设计和施工配合,美国Glosten公司承担基本设计,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承造。该船挂中国旗,入级中国船级社。主要尺度及参数见表1,图1为"嘉庚"号下水图。该船为钢铝结合轻型科考船,可充分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需求,以较小的排水量获得较大的实验室面积利用率。其采用AFE有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15日,我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青岛肩航,开赴南海我国首个深海气田“荔湾3—1”,与早前已开钻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会合,投入“荔湾3-1”气田的1500米深水铺管作业。作为国内自主详细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深水海洋工程船舶装备项目,是我国实施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9.
《船舶》2020,(3)
正近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设计的国内目前首个油轮改内转塔式FSO(海上浮式储油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1"正式完工交付,填补了MARIC利用油轮改造FSO的设计空白。"海洋石油121"号FSO是由"凤凰洲"号油船改造而成的海上浮式储油设施,改造设计始于2018年5月。该FSO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程时间紧,整个项目改造新增设施包括:单点月池及单点转塔、直升机平台、艏楼、原油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为中海油服进行设计的12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0"、8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41"、6 000 HP深水供应船"海洋石油616"先后在上海船厂、广东中远船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交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石油760"号南海深水二维物探船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并由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高端二维深水物探船。该船入级中国船级社,船东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OSL)。该船于2015年1月28日开工建造,2015年6月10日下水,并于2015年12月16日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工程船舶,被称为“海上原油加工厂”的52000吨浮式海上储油船“渤海友谊号”,于1989年4月4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完工,并正式交付拖航。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国际招标中中标,并自行设计(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和建造成功的第一艘海洋石油工程船舶。“渤海友谊号”建造成功,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精铟01"号8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承担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17年5月15日交付船东。  相似文献   

14.
《船舶设计通讯》2010,(1):27-27
5月28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在江苏如皋港顺利出坞。  相似文献   

15.
《船舶》2015,(1):24-24
<正>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海油等多家国内单位共同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也是该院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前两个获奖项目分别为"远望"号综合测量船和"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  相似文献   

16.
国内动态     
<正>首艘中国籍LNG运输船投运9月15日,第一艘中国制造的、悬挂中国国旗的3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海洋石油301"实现第一笔租赁,开启了国内LNG短程运输业务"国船国造,国货国运"的新时代。"海洋石油301"隶属于中国海油海油发展,于2013年11月8日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由海油发展采油公司负责项目实施。该船设计符合中国船级社《绿色船舶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市场活跃我国船舶工业面临难得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汝敬 《船艇》1998,(9):10-13
当8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进入国际市场时,不仅船舶市场处于短暂兴旺时期,而且海洋平台和辅助船需求也十分高涨。然而,从1983年起海洋石油开发活动转入衰退,海洋平台供求关系恶化,平台订单稀少。各国船厂很难从海洋石油工程市场获得订单。但从1995年起,国际海洋平台市场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石油295"号是由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完全自主开发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制,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精细打造的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该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可配置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管道挖沟设备,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管道挖沟、膨胀弯安装、清管试压、应急抢修、潜水作业、ROV支持、海底电缆敷设等作业。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16,(4):97
近日,由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首次为中海油服承建的"双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海洋石油751"号物探采集作业震源船驶离该公司万吨级舾装码头,自航前往目的地进行交船前最后试航。"海洋石油751"号高端海工船是江西船舶行业有史以来建造的最为领先的三维物探采集作业震源船。该船为全焊接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16,(3)
正2016年3月26日,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3"号在厦门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为"向阳红03"号加入国家调查船队授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沈伟平副院长出席了交船仪式。"向阳红03"号由MARIC承担初步设计、优化设计和详细设计。该项目从2012年12月签订建造合同开始,历时3年多,如今正式完成交付。该船不仅能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还将为我国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该船具备进行高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