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在绿色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提出"绿色"控制是绿色公路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绿色公路施工与设计规划不符、施工不"绿色"、生态环境问题监管困难等问题,提出运用政策宣传与引导、"环保管家"模式、环保督查和奖惩措施等方式加强监管,实现"绿色"控制,保障绿色公路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符合我国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要求,体现环保理念,高远圣工集团引进国外先进的橡胶沥青技术,研制出了适合我国公路建设实际的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成套设备。本篇对高远圣工橡胶沥青成套施工设备的研制过程及性能进行介绍,为工程机械设备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力度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建设资源需求日益加大,沥青价格飞涨,采石场生态环境遭到重创,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排放和扬尘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传统的公路大中修对环境的危害更大,除了以上影响外,还因为旧沥青废料遗弃污染环境。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施工工艺,以供施工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晓帅 《人民交通》2021,(19):42-43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经过优化,多数公路路面已由原来的水泥路面转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以往的水泥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因此,得到了大量推广.但就沥青路面而言,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如施工技术以及后续养护不到位,便会发生路面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将就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分析展开讨论,阐述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必要性,分析如何运用有效的技术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进行养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发展已成趋势.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公路已是潮流所趋.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基本上按照"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模式建设,已经在建设中应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技术,建立了管理制度,开展了宣传培训工作,但是还存在绿色发展理念有待提升、企业主观能动性需进一步激发、节能环保相关标准规范少、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尚未发挥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欢龙 《人民交通》2021,(21):36-37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普遍使用传统沥青混凝土、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以及沥青玛蹄脂碎石铺筑沥青层面,其通病是抗滑性能衰减快、路面平整度难以持久、路面开裂几率大、车道车辙印记明显以及极易受到雨水侵蚀.而HPRA高黏高弹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配比技术不但可以很好地规避掉这些问题,还能够推进绿色低碳环保,从而践行绿色公路的建设与应用.本文将从HPRA高黏高弹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特点出发,分析其施工方式、施工特点等特性,并对比出HPRA高黏高弹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优点,从而提高其在绿色公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小龙 《人民交通》2020,(7):80-80,82
以公路工程项目实例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施工中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先是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拌制的要求,其次在阐述沥青混合料运输内容的基础上,对沥青材料的摊铺、碾压养护施工等内容进行研究.实践可知,在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合理的控制施工工艺要点,能够切实的将整体的质量提升,对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省近几年公路发展迅猛,实现了全省所有市州通高速。但是随着公路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青海省作为我国的"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公路设计中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本文首先论述了我省公路环保设计面临的困境,然后简单叙述了公路环保设计的理念,秉持"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但公路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何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分别从路线选线、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取弃土场设计、桥涵设计及隧道设计等方面对在公路环保设计中应如何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破坏进行阐述,为我省的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提供参考,确保公路建设与自然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提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某公路的应用,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环保与经济的"绿色"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倡导"环保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引和支持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公路隧道系统的剖析,探讨照明、通风、供配电和消防等系统节能方式的选择和优化,对比分析了传统照明系统与新型LED照明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成本,为公路隧道节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路路面冷再生翻新技术充分利用旧路破拆材料,处理和避免了旧路破拆垃圾,也一定程度节省了新料的投入,符合节能环保公路建设理念。但旧料冷再生利用,必须以新路面基本技术性能得到充分保证为前提。本文基于JTGD50-2017规范,参考国内公路沥青路面的毁损病害多发状态与冷再生复合料的基本性能功效,对公路沥青复合料冷再生新路面开展结构设计分析研究,探讨了三种路面厚度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个新的沥青复合料冷再生新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因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公路界的广泛关注。泡沫温拌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的温拌技术,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成本优势明显,施工温度降低幅度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筑路技术。本文结合该项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从该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以及技术应用评价,对泡沫温拌沥青路面技术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估算MOH材料半柔性路面常温施工技术的环保效益,构建了具有测算对象、边界、指标及测算方法的测算体系,测算了MOH材料半柔性路面施工期的能耗、碳排放等,并与传统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H材料半柔性路面施工期的能耗、碳排放分别为81.60 MJ/t、6.05 kg/t,较传统沥青路面能耗、碳排放降幅均达到71.20%;在设备及人员配置、成本、扬尘、有害气体、颗粒物排放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是道路交通领域固废利用及节能环保的重点项目。随着我国道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加和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面材料再生的质量要求也更为严格。如何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是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性能质量的基本条件。在材料再生过程中,根据旧料中沥青的老化程度及矿料级配的变化等提出新料掺配的量化数据,以及专用机械设备的选取和配套作业工艺,是保证RAP用于道路铺筑质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彩色沥青路面作为功能性路面和景观道路,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文章结合国内外彩色沥青路面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彩色沥青路面的种类、设备、相关指标标准、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等,指出了彩色沥青路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抗滑性能是道路安全问题的核心,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提供依据。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将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为了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环境因素、车辆特性3个主要方面,其中在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方面,研究认为集料的结构特性与混合料配合比对抗滑性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方面,研究认为温度对于抗滑性的影响较大;车辆特性对抗滑性的影响方面,研究认为主要体现在轮胎特性与荷载方面。此外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路面的抗滑性能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国省道公路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及时改进现有的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有效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效率。道路工程作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对此有着足够的重视,确保道路工程可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公路沥青道路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不仅可以实现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还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过性,进一步减少国省道的拥堵情况。同时,对公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还能实现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利于道路使用寿命的提高。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改进,对于当前交通运营及物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最常见的路面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行车舒适度高、噪音小等优点,但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水损害现象,尤其是在南方降雨量多的季节。本文通过分析沥青公路路面产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以提高高等级沥青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工程实例,介绍了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组成及其性能指标,并对5种级配设计方案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为薄层橡胶沥青复合式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