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逐渐趋严,船舶企业的旧废气处理设备逐渐无法满足新环保要求,船舶企业对新设备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分析船舶分段涂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有组织排放的特点,对比不同处理工艺的适用工况,研制适合船舶分段涂装VOCs有组织排放的组合处理设备,并对...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21,38(1)
针对涂装车间VOCs处理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几种VOCs处理方法优缺点比较,结合涂装车间特殊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涂装车间使用吸附法和催化燃烧法进行VOCs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涂装车间VOCs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船舶行业VOCs处理现状,对VOCs净化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工艺手段,根据船舶涂装VOCs的处理现状与工艺手段,重点分析船舶涂装方面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设施、船舶VOCs排放工艺,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方式等方式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涂装污染物排放问题,进行绿色表面除锈清理和大包装喷涂工艺装备研发,结合涂装工艺改进与装备升级,开展涂装粉尘、漆雾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排放治理技术研究。绿色涂装工艺装备可有效减少粉尘,VOC最大减排率达12.5%。颗粒物治理技术综合应用结果表明,绿色涂装工艺装备的应用和涂装工艺改进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霍加拉特催化剂主要由铜锰混合氧化物组成,它不但对CO低温氧化有高活性,也能高效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物(VOCs),所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催化燃烧的优点,综述了霍加拉特催化剂催化燃烧卤代烃、芳香烃、脂肪烃、含氧有机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混合VOCs在催化燃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2种铜锰混合型催化剂低温催化燃烧各种VOCs的反应活性,以及这2种催化剂的抗湿性能和受空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催化剂都能在低于260℃完全催化燃烧VOCs;1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抗湿性能更优.通过BET,XRD.XPS,SEM等表征发现,2种催化剂呈现无定形状态,表面孔分布特别丰富,2种催化剂都有大的比表面积,这些因素就促使2种催化剂对VOCs有高的低温活性.通过XPS分析,Cu2p3/2显示Cu元素主要是 2价,Mn2p3/2显示Mn元素主要是 4价.  相似文献   

7.
船舶造修过程中的预处理及涂装工艺,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对国内相关船舶造修企业的走访和调查,梳理了船舶造修过程中产生VOCs的工艺环节,近年来因VOCs排放超标受到环保职能部门处罚的案例,以及当前企业的涂料用量和VOCs的排放现状。同时,汇总了船舶造修企业常见的VOCs净化处理技术及其适用的情况,并介绍了实际进行VOCs治理的案例。对比国内外先进船舶建造行业,并基于我国船舶造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VOCs法规的排放要求,提出若干工艺优化的建议和举措,旨在减少排放且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戴健  董浩  张丽  孙瑜  杨佳  王月 《造船技术》2023,(3):38-43
针对大型船舶涂装车间,建立用于两种不同通风方案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废气扩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通风方案的气流速度场和气流压力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侧进侧排(Side Intake and Side Discharge,SISD)式的原有通风方案导致车间VOCs废气不断向车间顶部累积,通风效率较低;而侧进底排顶部补风式的优化通风方案可有效提升车间湍流区域面积和风速,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涂装车间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推进以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制造。在绿色制造体系(绿色生产体系)建设中,相关评价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以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的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为基本参照,从绿色发展理念和生产体系分析入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研究目的,提出了车间环境影响评价的维度模型。运用该维度模型,结合船舶行业涂装作业自身特点及发展现状与趋势,在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标准框架基础上,调整指标项目和权重,建立了船舶涂装车间绿色生产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完成船舶涂装车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5,(6):587-590
挥发性有机物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文章系统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控制技术,列举了水运行业中典型的回收技术及其处理工艺,通过对原油组分的特性分析,提出了适合原油码头的治理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处理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而提出了原油码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修船厂船体涂装作业的潜在危害、相关管理规定以及监管现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减少船体涂装作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下,员工个人能力得到合理安排,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冲砂作业是涂装作业中重要一环,其精细化派工的实现有利于涂装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冲砂作业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冲砂效率影响,其中着重研究了作业环境所造成工作人员不同姿势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冲砂作业在不同姿势下的作业效率,并对涂装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精细化派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船舶涂装生产设计现状,通过对TRIBON软件的Painting Areas模块研究,提取TRIBON三维模型中PADB数据库的信息,编制分段涂装工艺卡片快速生成程序,并在实船生产设计上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以醋酸钠为矿化剂,通过水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MIL-101,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气体吸附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静态吸附法对苯、甲醇、甲苯和水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IL-101形貌为八面体,颗粒尺寸约为500 nm,其VOCs吸附性能与220℃制备所得的MIL-101(HF)性能相当,优于210和200℃制备所得的产物,明显优于商业活性炭,在25℃下,对苯、甲醇和甲苯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 300、1 127.7和750 mg/g.通过比较吸附等温线的初始斜率发现,甲苯/水的吸附选择性最好,苯其次,甲醇最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2,(6):I0024-I0024
MARPOL附则VI第15条第1点第5点规定,当缔约国指定对液货船产生的VOC排放进行控制的港口或装卸站生效3年后,所有停靠在指定的港口或装卸站的船舶,  相似文献   

16.
结合2012年我国海军首次在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直招士官生工作,兼顾军政教育、军事训练、航海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考证培训、技能实训等教学环节,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士官生培养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17.
对于油轮来说,装货作业不可避免要排出货油舱内多余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主要来源是船舶惰气系统提供的低含氧量。作为惰化货油舱的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和部分货物挥发的蒸汽,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并随燃油和货物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国际上通常简称为Vapour。目前国际上许多油码头都有要求,即不允许在靠泊期间对外排放Vapour。  相似文献   

18.
目前阶段,高速发展的船舶行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发动机的需求量。在船舶应用发动机航行的过程中,为保证与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相适应,会借助多种处理方法,对发动机有害排放进行必要地控制。然而,柴油机所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生成条件均存在诸多差异,且净化方法存在极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以及微粒排放逐渐成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醇类燃料得到了普及应用。本文结合当前国内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新型清洁型代用燃料的发展可以不断改善船舶发动机燃烧特性,减少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好地实现能源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9.
快速获取有效、可靠的被动采样速率对被动采样器在舰船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要。传统被动采样器的模型要求得到吸附管的物性参数,获取参数困难且难以推广。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实验舱测定等2种方式提供被动采样速率的标定方法及参考值。基于集总参数简化吸附传质模型,并搭建实验舱测定代表性VOC污染物的被动采样速率,通过回归拟合得到了模型中的关键表观参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大型船舶开放性工作面涂装爬壁机器人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系统本体运行机理并获得满足工作特性的两项必要条件,即轮辐磁吸力及双轮驱动力矩的极小值条件。建立涂装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组成及控制机理,并结合开放性工作面开展无线定位及自主规划方法研究,形成能够适应喷涂作业的机器人在线路径规划算法。并结合实际开展涂装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检测并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系统空间坐标轨迹路线等,实现了涂装工作路径的实时在线规划。通过试验验证了文中的系统力学特性分析及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