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国道309张店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方案比选及立交桥的设计特点,对互通立交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互通立交的设计水平,以徐明高速公路大许枢纽互通立交为实例,通过对互通立交的交通量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详细介绍枢纽互通立交设计选型、方案比选的思路及方法,以期为同类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枢纽互通立体交叉(system interchange)是高速公路或具干线功能的其他多车道公路相互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为路网系统中的最高级节点,担负干线公路之间交通流转换的重要功能。本文从某高速公路中凤山枢纽互通在路网中的地位、专项交通量、匝道布设、工程数量多少等方面出发,提出多个互通方案的必选,最终选择适应各方面需求且最为经济的立交方案,总结出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隘洞互通A-B匝道左侧古滑坡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及监测,结合古滑坡的判定及识别标志,分析了该古滑坡的变形机制,判定其是由牵引式引发而后又转换成一个推移式滑坡的复合型的滑坡,并提出处治方案的比选研究,最终选定经济合理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建的肯尼亚快速路为工程依据,着重分析内罗毕市中心主干道实施高架快速路互通时的制约条件,以绿色公路理念为设计原则,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处互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现绿色公路理念的层次分析法对每个互通的各个方案的指标做评分分析,对比每个方案在技术性、功能性、管理性和环境经济性方面的差异,并得出符合肯尼亚绿色公路要求的最优方案,最后与当地监理和业主接受并最终实施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比,总结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绿色公路原则的互通比选方法在肯尼亚背景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巍 《西部交通科技》2023,(7):50-52+59
为对高速公路路线比选方案的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文章以隆林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质、危险路段、重要结构物、不利气象等主要危害因素出发,选取五大安全评分指标,对路线各比选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选出最佳路线,为后续类似项目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隧址区的地形条件是选择隧道路线纵坡的重要影响因素,隧道路线纵坡方案一旦不能和地形相适应,会影响工程数量、造价及运营安全。文章结合广西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板可隧道工程实例,从通风、照明、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及工期等方面,对该隧道路段拟定的两个纵坡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提出了典型山区地形条件下的隧道路线纵坡设计的注意事项,为类似地形的隧道路线纵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G0512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在武侯区交叉,需设置十字枢纽互通,并在绕城高速公路内侧设置主线收费站。该互通交叉节点绕城高速公路与成绵乐高铁平行,最近的节点距离填方坡脚仅5 m,互通匝道布设受铁路影响较大,交叉区域位于城市边缘,受控因素多,方案布设难度大。文章结合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绵乐高铁及周边控制点布局,介绍了G0512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与成都绕城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的比选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南京至马鞍山高速公路江苏段扩建工程,对高密集互通群立交路段分离式断面标准进行论证,从分析老路现状的拓宽改造条件入手,综合考虑高密互通群路段的断面方案,高密集互通群立交改造方案,高密集互通群立交交通适应性等方面因素,得出了功能清晰、服务水平高、交通运行均衡性良好、工程经济合理的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高速公路勘测设计中,受城市规划、地形条件等限制,城市高速公路隧道与前方主线出口间的净距不足时,通过对不同速度检算不同的净距距离和结合优化互通立交形式,选择较为合理的净距方案,使隧道与前方主线出口间的净距距离基本满足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净距要求及城市快速路互通的地貌环境条件,该工程实例为解决城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互通方案技术指标选择提供一个参考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11.
受被交叉道路线位、用地、投资及重要地物等多种地物限制,高速公路枢纽互通设计时必然存在多角度比选问题。以四川省某高速公路枢纽互通选型方案为例,提出互通设计原则,对立交实例进行互通选型要素分析,就多个客观条件限制下的枢纽互通设计进行方案设计,对不同立交方案做出定量比较,最终提出相应的推荐方案,以期为类似互通式立交的方案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新增纳溪新城互通为例,介绍已运营通车高速公路在互通位置选择、避让基本农田、与城市规划衔接、近远期结合等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互通立交型式进行了比选分析,可为类似新增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沿河岸的山岭路线走向,主要考虑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条件、运营安全及环境保护、造价等因素,路线方案多分为两类,一是沿江的桥梁风景长廊,二是偏离河岸隐藏于大山之中的隧道通道。路线方案的确定,将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工期长短、车辆运行的舒适与安全性等,由于涉及到河流饮用水源等民生问题,河岸山岭地形的路线走向更为注重环境保护因素。文章结合处于典型河岸地形的广西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丹州路段路线选线工作实际,对沿河高架桥群路线及山岭隧道群路线的方案思路进行比选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山区高速公路修建隧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受地形限制,展线困难的地段,文章通过对此类隧道及围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受力分析进行论证和比选,最后采用小净距隧道的方案具有对路线、路基影响较小,且造价较低的优点,在山区公路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有着很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进行分析,从工程、地质、经济、旅游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并对路线通过县城水源保护区的方案进行比选,依次选出合理的推荐方案,这对于具有类似地形条件的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条件制约着公路路线方案的布置。文章以桂林-三江高速公路宛田-金桔段路线设计为例,通过对其沿线自然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路线设计方案,并结合原工可设计进行了方案比选,评价了所推荐方案的优越性,为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西高速公路的建设,出现很多互通出口与隧道出口净距过小的问题。文章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坡结互通与长里峰隧道、龙凤隧道的工程设计为依托,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地形条件受限时驾驶员从隧道出口驶出互通进行后续标志视认、车道变换所需要的最小净距需求,为山区高速公路受隧道出口净距限制的互通立交布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是工程设计方案中最根本的问题。以重庆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江津城郊段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该段路线的控制因素,确定了选线原则,以德感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路线方案比选。分析认为:(1)重庆市快速路网规划、相关城镇规划、缙云山管制禁建区、地铁5号线、渝昆高铁、临峰山隧道是江津城郊段高速公路的控制因素;(2)山区城郊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研究需分析项目的控制因素,对城市规划、基本农田、不良地质、拆迁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择优推荐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因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建设需要,电站水库将淹没清水至关门现有公路,改移公路受地形、地质、库岸再造、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制衡,在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做了大量技术经济、安全方案的比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沈海复线高速公路莆田段公路工程初设和定测阶段的总体设计及路线方案比选为例,针对我省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特点及难点,重点介绍特殊路段路线方案的综合比选,从顺应地形、互通立交节点合理性及符合环保、工程可实施性等角度出发,灵活运用技术指标,优化路线方案,减少桥隧构造物以降低造价及营运成本等多方面探讨了路线设计的关键问题,最后推荐合理的路线方案,旨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