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由可口可乐拟收购汇源引发了有关“民族品牌”的口水大战;随后,在汽车后市场由外资企业的全面介入也掀起了阵阵波澜。德国博世收购“威宁达”,美国斯必克收购“车博仕”.这两个“收购”仅仅是个案还是揭开了“收购浪潮”的序幕?跨国巨头为什么竞相收购内资品牌?由此会引发“汽保”行业的大洗牌吗?本刊将系列报道、全方位解析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收购案”。  相似文献   

2.
由可口可乐拟收购汇源引发了有关“民族品牌”的口水大战;汽车后市场由外资企业的全面介入也掀起了阵阵波澜。德国博世收购“威宁达”,美国斯必克收购“车博仕”,这两个“收购”仅仅是个案还是揭开了“收购浪潮”的序幕?跨国巨头为什么竞相收购内资品牌?由此会引发汽保行业的大洗牌吗?本刊继续系列报道、全方位解析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收购案”。  相似文献   

3.
最近,可口可乐拟收购汇源一案备受关注,并由此展开了一场有关“民族品牌”的口水大战。一向风平浪静的汽车后市场,最近也因外资的全面介入而掀起阵阵波澜。先是博世收购“威宁达”,9月1日美国斯必克(SPX)又正式对外宣布收购“车博仕”。收购者——博世和斯必克同是世界“500强”的跨国集团,而且都是全球汽车检测设备行业巨头,被收购者——威宁达和车博仕虽然在国际市场还名不见经传,但绝对是国内汽车检测设备行业的排头兵。跨国巨头为什么要竞相收购内资品牌?这两次“收购”仅仅是个案还是掀起了"收购浪潮"的序幕?“收购”将会引发“汽保”行业的大洗牌吗?面对这些问题,我刊将采访各方人士,力争多角度、全方位解析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收购案”。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中铝收购力拓宣告失败,这例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以力拓“移情”并付给中铝1.95亿美元“分手费”而宣告谢幕。与此同时,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悍马品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蛇吞象”式的收购将是中国企业在汽车制造业所做的最大宗海外收购之一,引发了不少质疑,有媒介评论和专家表示悲观,指出其“不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自从钱江收购贝纳利之后,这个本土品牌在大家心中便有了不同的感觉。随之而来的龙系列,“钱江龙”、“御龙”和“黄龙”等更是这个收购了意大利百年摩企的自主品牌对本土市场正式发力的头炮。  相似文献   

6.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3,(15):14-15
最近“上海汽车”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9729万元收购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99%股权。同时拟以自有资金2980万元收购上海菲特尔莫古轴瓦有限公司40%股权;拟以不超过6680万元的自有资金收购上海天台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50%股权。自然,此一公告的焦点在于收购“仪征汽车”。 仪征汽车曾在80年代因生产“黎明”吉普和吉普车底盘改装客货两用车  相似文献   

7.
刚刚上汽还在为收购“罗孚”品牌忙得不亦乐乎,半道儿福特突然杀出,“罗孚”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著名汽车品牌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福特汽车日前就“关于Rover(罗孚)商标发表声明”,福特汽车将行使优先权,从宝马手中购买罗孚商标。  相似文献   

8.
虽然腾中向收购成功又迈进了一步,但与最终的收购成功乃至经营成功还有相当距离。因此,越是在这种时候,腾中此前“落下的课程”就越需要紧急恶补。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5,(16):26-28
罗孚申请破产了!历经困难与反复的上汽收购罗孕计划就这么“突然死亡了吗”?抑或这只是收购的漫漫路中又一个分叉路口?如果继续从英政府手中收购罗孚,上汽接焉将面对的最大难题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从南汽宣布成功收购罗孚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南汽为什么要收购罗孚。人们怀疑:明明知道破产罗孚是个“烂摊子”,南汽为什么一意孤行,非要将它拿下呢?南汽能负担收购罗孚的资金压力吗?会不会拖垮在国内汽车业竞争中本就处于劣势的南汽?因此,南汽此举被疑为“莽汉行为”。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5,(5):160
“身为大宇集团股东之一的上汽集团,一定对几年前通用在大宇申请破产后将其收购的过程了如指掌。如今罗孚申请破产,让我们隐约看到了几年前通用收购大宇案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9,(10):12-13
去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成为继中国汽车收购韩国双龙和英国罗孚等国际品牌之后,作为新兴国家汽车的又一个收购案例。这在国际车坛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印两个“金砖大国”的收购行为是真的捡了金砖还是当了冤大头,目前正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所关心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竞技     
《世界汽车》2011,(1):134-135
真假“莲花” 2011赛季,莲花汽车集团(Group Lotus)以收购雷诺F1车队的方式重返F1,车队名为“莲花-雷诺”.并继续沿用老“莲花车队”的黑金涂装。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汽摩配》2005,(3):42-43
异业整合不是用资本去买进或收购“异业资源”,而是在同异化的“置换”和“共享”中让企业自我资源价值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08,(4):94-94
日前,麦格纳国际公司旗下的麦格纳电子宣布,该公司收购了联合交通科技公司。“联合科技的收购为麦格纳电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强化了我们现有的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线”。  相似文献   

16.
被“腾中收购悍马”雷倒的人还没有醒过来,宝马汽车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消息骑着快马又杀到!  相似文献   

17.
雅坤 《世界汽车》2009,(4):48-51
保时捷汽车因为一款911而风靡全球,因为一场“蛇吞象”(收购德国大众)而使其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8.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3,(49):32-33
美国A123系统公司破产保护,被中国万向集团收购。万向集团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后,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捷新”公司)有何变化,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捷新公司樊晓松总经理。  相似文献   

19.
张立 《经济导报》2010,(21):6-8
“新36”条主要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扩大投资范围.可以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其中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合理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  相似文献   

20.
记事本     
《经济导报》2007,(25):12-12
港商收购英超球会;一技之长;赌王想做“航空业巨子”?泰国乞弓月入高过一般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