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飞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3):14-15,19
以典型的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为对象,从运输组织和编组站线路场别的合理设置两方面着手,提出了减少折角车流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的菱形交换场,以达到减少折角车流,编组站车流畅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武汉北编组站是我国目前一次性新建规模最大的编组站,车站规模为双向三级七场。该工程的建成并投入运营,结束了华中地区路网原来因能力限制而产生的不合理运输组织方式,保证了武汉铁路枢纽及长江两岸铁路运输的畅通,在适应全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提高全路运输能力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3.
杨熊斌 《铁道货运》2014,(10):27-33
随着铁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阜阳北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能力已经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十分迫切。针对阜阳北编组站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宜采用方案Ⅱ,即新建上行系统采用三级四场、与既有下行系统形成三级八场站型布置。  相似文献   

4.
1 概况   南翔站是上海铁路局主要运输站段之一,是一个路网性特等编组站,地处沪宁、沪杭两大干线交汇处,主要承担沪宁、沪杭正线旅客列车接发,担负大小运转货物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出发工作.车站站场设置为三级五场,目前车站日均办理7000余辆.……  相似文献   

5.
成都北编组站CIPS的功能与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俞平 《中国铁路》2008,(5):31-37
CIPS是编组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2007年,CIPS首次在成都北编组站投入使用,该系统提高了编组站的列车编解能力以及成都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以成都北编组站为例,全面介绍CIPS环境下的主要作业流程、生产流程再造、信息化运用、运输管理和集中控制,为全路进一步充分利用与发挥信息化优势,正确引导编组站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我国铁路从本世纪初,开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目标是将编组站已有的溜放速度控制、进路控制、车辆管理、信息管理、决策管理等集成为一体,通过在编组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与控制平台,完成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实现作业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路局调度与车站调度一体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以提高编组站作业能力与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生产,使编组站信息管理和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未来运输指挥对编组站的需求,确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家屯编组站是浓阳枢纽的主要编组站,也是路网性编组站,既有站为双向三级六场,上行系统为自动化驼峰,下行系统为机械化驼峰。“九五”期间要对哈大进行电气化改造,在此项工程中下行驼峰将改建为自动化驼峰。从国内运营中的自动化驼峰和半自动化驼峰峰高普遍偏高的现状,本次改建设计采取了特殊的峰高计算条件,本对调速制式的合理选择和驼峰纵断面优化设计做了介绍,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发中的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在铁路编组站的实际应用范例,即综合应用管理技术、运输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信息集成为核心,将编组站控制、调度、管理、运营、优化、决策一体化,形成智能闭环系统,提高整体效益,为创建我国编组站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南昌枢纽向塘西编组站作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编组站扩能改造方案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技术经济、运输灵活性、作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枢纽内编组站扩能改造方案的研究,在全面考虑枢纽内客、货列车对数、车流性质、作业径路灵活性、运输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基础上,在既有格局无法进行大的调整的条件下,合理运用平面疏解将下行系统扩建为三级三场站型,上行系统扩建为二级四场站型,既满足枢纽近、远期运输发展需要,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8-I0008
从目前中国最大的改扩建工程和规模居亚洲第一的新建编组站,到代表未来运输发展趋势的集装箱中心站,铁一院在大型铁路枢纽设计这一领域,始终与中国铁路的进步保持了同步发展。左图为新丰镇编组站,是中国改扩建规模最大的编组站,其综合自动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将原三级四场规模的站场扩大至三级八场并同步配套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及既有下行解编系统整治工程。通过对阜阳北站既有站区供配电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基于阜阳北编组站扩容改造后的全站负荷计算,依据"尽量利旧"原则,从供电系统、一级配电系统及低压配电系统全面探讨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并在35/10 kV变配电所低压侧无功补偿中引入电缆充电功率与传统容性无功功率补偿结合的无功平衡方案,以加强对编组站用电负荷功率因数的控制。通过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设计流程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探讨形成流程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车辆实时跟踪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制约现车信息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介绍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性能和改进方案,及车辆实时跟踪系统(RVTS)与货车管理信息系统(YIS)的通信方案;指出实现RVTS在编组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缓解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的影响,优化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完善其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昆明东编组站,为三级六场结构,其运输组织工作全部通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进行控制,为保证系统融于部、局、站一体化的铁路运输指挥体系中,必须与TDCS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此,对SAM与TDCS系统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描述,分析接口方式、接口界面、共享信息、接口维护方面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结合西安铁路局新丰镇编组站站改工程的实施,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经过几个月来的每日3,12,24 h的测试过程后,SAM系统工程的最后关键功能--集中自动控制功能于2009年2月25日、3月1日先后在新丰镇编组站上行出发场(含编组场尾部)、上行到达场投人试运行.集中自动控制功能可以根据铁路局行调、编组站站调的行车作业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对作业指令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指令优化,排解冲突,实时调整指令下达的时机,并将作业指令下达到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接发列车进路、解体/编组调车进路的自动办理,提高了车站的作业效率,减轻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实现了接发车方向、设备状态、外勤作业等关键作业环节的自动卡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编组站的运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基于CIPS的跨站协同运输计划编制平台,感知生产现状、车流分布、阶段计划,从跨编组站协同运输一体和以编组站为核心的区域互保运输一体两个方面,以车辆在成都局集团管内编组站总体的中停时为目标,协同编制各编组站的计划,均衡利用三大编组站能力,实现车流均衡,从而达到避免到达编组站进行重复解体,产生折角车流的目的,形成全局优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编组站运输分析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功能、总体结构的基础上,以阜阳北编组站为例,介绍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实现过程.编组站运输分析自动生成系统的应用,可减轻人员劳动强度,为车站行车和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车流信息,从而提高运输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路局直管站段后淮南西站在运输组织上采取的一些措施,如成立调度室,强化编组站的核心作用,改变支线运输组织方式,强化自备循环列车的用转等,提出在部—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下如何强化站段运输组织能力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愈来愈多地在编组站建设和改造中应用。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驼峰调车场。在综合自动化环境下,常规的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更新和改造。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实施过程中,根据总体要求,对既有新丰镇编组站下行驼峰实施了驼峰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更新改造,并于2009年1月15日18点顺利开通新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