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上海市南北高架铺装的特点,结合夜间封交、白天开放交通的施工条件,初选了预防性养护、铣刨加罩、现场热再生三种常见路面整治措施进行分析.进一步对铣刨加罩和技术上可行的预防性养护方案沥青还原处治、含砂雾封层、微表处,从病害处治效果、设计使用年限、施工速度、施工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比选,确定推荐方案铣刨加罩.方案比选过程和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庐铜高速公路经过近10年的运营,路面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庐铜高速公路的原路面设计以及养护措施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庐铜高速公路最佳养护时机。提出采用针对性更强的养护技术方案:微表处、薄层罩面、铣刨重铺和裂缝处治进行养护处治,以提高其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唧浆等主要病害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唧浆和裂缝处治以及病害处治后实施微表处预防性养护的方案;结合实体工程施工,分析了微表处原材料现场补给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长上坡路段是车辙发生的集中位置,车辙发生的概率较大且程度较一般路段更为严重。文中对长上坡路段沥青路面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找出车辙较严重的原因;同时针对沥青路面长上坡路段车辙处治的需要,给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车辙铣刨加铺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广(广州)惠(惠州)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类型及分布范围,采取铣刨、取样、钻心,了解病害发展程度,分析病害成因,结合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归纳了几种病害处治对策,以期为路面大修及深层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甘肃省高速公路裂缝病害情况,分析病害成因、发况以及对交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思路。从裂缝处治角度观测裂缝封闭、微表处、开普封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橡胶沥青混凝土罩面方案的养护效果。其成果可为相似条件下的养护方案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广西国道G322桂林至全州段是广西区桂北重要的出口通道,全路段116km,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2004年经路面大修加铺了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经多年运营,部分路段出现路面抗滑性能差、车辙、裂缝等病害,为恢复路面面层使用功能,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进行修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桂兴高速公路灵川西互通A匝道路面病害状况为例,介绍了匝道的工程概况,详细调查了匝道的路面病害类型,并结合路面结构和材料、交通量情况以及路面结构层位的钻芯情况,分析了匝道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根据旧路处治原则,针对四种病害工况提出了处治方案。行车道网裂沉陷及横向裂缝:挖除原有路面,加铺AC-13C和AC-20C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沉陷:清除原有路面,修补基层,加铺AC-13C和AC-20C沥青混凝土;硬路肩纵向沉陷:挖除面层基层,加铺C35水泥混凝土基层和AC-13C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破损:凿除原有破损水泥路面,重新采用C35修补压实。  相似文献   

9.
在重载交通流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逐步出现车辙、龟裂老化、密集裂缝等主要病害。在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与修复过程中,沥青砼路面铣刨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中通过广州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实践,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剑  黄颂昌  秦永春 《公路》2003,(10):55-58
结合我国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工程,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分析病害成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并着重介绍了微表处的施工和使用情况。维修路段近3年的使用效果表明,微表处有卓越的抗滑性能、封水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的需要,但使用前要对原路面的病害进行彻底处理。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山市南三公路改建工程,论述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改建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具体介绍了该路段旧水泥路面病害的分类,处治重点排序和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中厚度车辙处治技术是铣刨后重铺,施工速度较慢、影响车辆的通行,并且造价高。该文即在现有微表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二次车辙的大厚度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指标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改造以改善路面结构及路面使用性能,采用铣刨旧路面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及防止、延缓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4.
聚酯玻纤布在新、旧路面接缝处防治反射裂缝病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5国道淮阴段主要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类形不同程度的水毁病害,采用局部面层或基层铣刨,补强基层、加铺面层的形式进行维修.为增强新旧基层之间的连接,以有效避免因基层收缩产生收缩裂缝,根据不同病害的情况,采取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合料间加铺聚酯玻纤布或玻纤格栅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反射裂缝产生和水破坏.就此对聚酯玻纤布性能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茂湛(茂名—湛江)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6cm改性AC-16中粒式沥青面层实体工程,采用河南路大灌封料、聚酯玻纤布、玻纤格栅、HZZD接缝料进行加铺层反射裂缝处治,介绍了4种防反射裂缝措施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了处治效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扬州、泰州地区高速公路病害严重段的路况进行调查研究,列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处治决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结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路面病害评价指标与铣刨处治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根据路面破损状况调查结果和路面无损检测数据来评价铣刨处治的适应性,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两种评价方法的部分指标间的相关联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刘武  邓俊双 《中外公路》2019,39(3):64-67
为了验证易密实超薄罩面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改善路表功能、减少车辙、提高耐磨、抗滑的效果,该文结合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平整度、车辙、抗滑等性能指标,采用了铣刨回补后易密实超薄罩面、精铣刨后易密实超薄罩面以及直接易密实超薄罩面3种处治方案,对不同处治方案路段的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3种处治方案对路面平整度改善效果均不明显,但对路面车辙和抗滑性能处治效果较好,其中车辙改善效果铣刨回补方案最好,其次为精铣刨后罩面,最后为直接易密实超薄罩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3段已进行MS-2微表处处治,但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不同的路段开展处治效果问卷调查,定性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的关系;选取2条交通荷载等级分别为中等、重的高速公路,对已进行过MS-2型微表处处治且纵坡坡度为1.0%~4.5%的路段开展抗滑性能跟踪检测,定量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的关系.结果 表明:交通荷载等级为中等、纵坡坡度小于3.8%的路段,MS-2型微表处可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寿命一般为2.5年左右;交通荷载等级为重级的高速公路,纵坡坡度小于2.8%的路段,MS-2微表处进行抗滑处治寿命一般为1.0~1.5年.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结合车辙病害特征和成因分析,选用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加聚酯纤维进行病害处治,收到较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微表处路面构造与级配及沥青含量的关系,选取抗滑性能指数不足的代表性路段6处,在路面采取微表处处治前后,现场分别实测路面构造深度和抗滑性能指数,研究微表处在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处治中的适用性。得出构造深度与集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构造深度与抗滑性能指数没有明显的关系;微表处只能暂时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不能起到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